查看: 32|回复: 0

精选关于竹子的散文随笔_描写竹子的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7 15: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竹子是一种奇妙的植物,它可以成为风格别致的竹楼,凉爽的竹床、竹席,别有新意的艺术品,还能煮出满口生香的竹筒饭。下面是师哈哈网小编给大家精选的关于竹子的散文随笔,供大家欣赏。
精选关于竹子的散文随笔:竹,是一首无字的诗  我对竹子的酷爱源于外婆后院的那片竹林。踏着晨光,漫步于竹林小径,看那烟光;日影;露气浮动于疏枝繁叶之间。罝身于这样的世界,让人心旷神怡,忘记一切烦恼。
  我爱竹,爱它那洒脱的身姿;爱它那挺拔的气势,爱它那节外无枝的操守;爱它刚柔相济的品德。我更爱它那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的性格。青山有竹则更青,水旁竹林则更秀,农家小院有几簇竹会把小院点缀得更加生机勃勃。竹是美的,长在哪里便会给哪里超凡的风韵;生在哪里,便会给哪里染上脱俗的情趣。优雅清静,令人赏心悦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强,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扎根于峰峰岭岭,沟沟壑壑,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的生存,固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它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不改变自己挺拔的站姿。风雨过后,依然生机盎然,蓬勃向上。依然心无杂念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兔撩蜂和蝶。
  我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艺术的美感。而是因竹的自然天性,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不畏世俗的颠覆,不畏尘世的打扰的优秀品格。给我以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无论是在出行旅途的车上,还是在游山玩水的时候只要看到竹子就像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感到无比的亲切。总会情不自禁地和竹拍个照留个影。还会?一些竹叶带回去,吹干,做成一味中药--淡竹叶。在我心烦难眠的时候,用淡竹叶和莲芯冲泡一杯淡茶,清香祛火,助我安眠。
  我爱竹子,可是我居住的地方无鸟鸣之乱耳也无草木之渐眼的世外桃源,无法目睹竹那清雅修长的身影。日日囿一种爱竹的状态,所以我爱在空假之时,种上几盆文竹,插上几株富贵竹,让家中有竹的气息。还在居室里挂上一幅居中有竹春常在,山静无人水自流的对联。人们常说:喜画梅,怒画竹。我却不这么认为。我会在心情特好的时候去写竹。铺开宣纸,拿起毛笔,蘸上墨汁。
  然后把自己脑海里的竹慢慢地用小楷的笔法,认真地写每一片竹叶:人字;个字;分字;介字;川字;高飞孤燕,晴竹;雨竹;雪竹;风竹……竹的千姿百态,感受竹的翠;感受竹的柔;感受竹的洒脱;感受竹的清雅。抒发我对竹的情怀,体会大自然带给我的惬意。感受郑老先生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闷中闲中有伴。的美好画面。
  我爱竹的自净自清,我爱竹的自善自美。
  对于我,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是永不消失的春天!
精选关于竹子的散文随笔:竹韵清音  前年搬家,院里多是野草,叫不上名字,想种些竹子总是没时间。今年已经到了夏天,又种不成了。近日,我读《世说新语》,看到任诞、简傲篇,悠然神会,遂作记。
  一千多年前的晋朝,在一座山里,一群文人饮酒作乐,写了一些诗,然后由其中一个人作了序,一下子就名垂千古了。这就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乐的地方在会稽山。为什么在那里玩呢?因为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晋朝的士人们喜欢竹子,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尤甚。王徽之在做车骑将军桓冲的参军时,住所随时搬迁,但不管住在哪里,居处不可无竹。
  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有一次,王徽之应召赴京,船停在一个渡口,恰好遇到桓子野骑马路过。随从告诉王徽之,那就是大音乐家桓伊。桓伊与徽之素昧平生,徽之也不下船,遣人谓桓伊:闻君笛艺高超,能吹奏一曲吗?将军桓伊忙于军事,常人殊难一闻。听说船上是徽之,桓伊便下马近渡,出柯亭之笛,奏《梅花三弄》。一弄梅花含苞放,二弄寒潮飘暗香,三弄风雪逼梅劲,其音由婉转而急切、而清扬,船上人或坐或卧,鸦雀无声,神思俱入云霄之外矣。桓伊曲罢收笛,更无客套,各自回去。
  君子之交,在以意会。兴之所至,虽千里也往;兴之所收,虽面对无言。
  徽之在山阴的时候,有一天夜里下大雪,开轩酌酒,四望一片银白,慢慢吟起了《招隐诗》。诗曰:杖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禽。白雪停阴冈,丹葩耀阳林。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秋菊兼糇粮,幽兰间重襟。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吟罢四顾,一片寂然,忽然想起了老朋友戴安道。安道尚在剡州,徽之遂坐上小船,乘雪去剡州,天明才到。到了安道门前,徽之望了一望即命返回。人问其为什么不见安道,徽之说:我乘兴而来,兴尽而归,为什么一定要见戴安道呢?
  人们向往魏晋风度,真正可以学的不多,潮流所向,非人力可以扭转。比如喜竹,今人弄一盆文竹放在桌子上,就可以神往流觞曲水了。且看徽之怎样喜竹:徽之过吴,听说一家芳竹满庭,便备好车马,径造人家。远远便望见一片烟竹,下车后也不跟主人打招呼,一心看竹。主人听说有客人赏竹,忙洒扫院庭,备香茶等候。
  徽之不问主人居所,只是看竹,兴尽欲返,已是黄昏。主人也不说话,只是关上院门,堵住客人。徽之转首,主人微笑而待。方相与登堂,品茗论竹,尽欢而散。
精选关于竹子的散文随笔:山中的那些竹  作者:王康年
  竹,以其特有的品性,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千古绝句和传世佳作。
  竹与地质本不相干,因为对竹的那份特殊情感,跑了二十年地质我,渐渐明白,竹之精神,已烙印有我们一代代地质人的身影。
  对竹的情感,还要从儿时说起。在乡村成长的童年,生活之清苦,一年两年也很难吃上一顿肉。有一天,母亲不知从哪挖来两棵连根的甜竹,栽在了屋旁的小河边,告诉我们明年就能吃上竹笋!那时起,我们姐弟三总是蹬在那小河边,瞪大眼睛等啊等,盼啊盼……次年夏天,第一棵竹笋破土而出时,母亲为我们炒上了第一碗竹笋,那时缺肉少油,那一顿,我吃得可香可香!那是我记事来吃过的最美味的一餐!至今仍有余味……
  后来竹子篷篷勃勃长成了一簇簇,后来我初中毕业考上了地质学校,后来怀着对家乡竹的思念,我恋上了画竹。读中专的日子,课外时间我都耗在了练习画竹上,没有老师,没有启蒙人,简易的教材,简陋的桌子,不知废了多少支毛笔,不知画了多少张旧报纸。
  后来十九岁中专毕业我踏上了地质行业的旅程……
  踩着前辈走过的足迹,踏上老地质人未走过的地方,在老地质队员的带领下,我们穿越原始森林,爬过悬崖峭壁,淌遍溪河沟涧,跑区调,搞勘查,取化探,淘重砂,打过游击*,睡过牛棚,啃过饼干……苦了累了,我们会唱响勘探队员之歌,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嘹亮歌声久久旋荡在那山山水水;夜深了鸟儿静了,我们会哼起勘探队员之歌,是那天上的星,为我们点燃了明灯,是那林中的鸟,向我们报告了黎明,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山风掠耳中我们渐渐进入梦乡;渴了饿了,捧上一口山泉,啃下几口饼干……忽然间,我会想起家乡的竹,那时那刻,才发现,山之巅,峭崖壁,坡岭间,谿壑缘,泉涧边,处处是竹!处处长竹!忽然间,心中豁然开朗,精神倍增,快步向前……那时起,我又喜欢上了山中的那些竹。
  渐渐地,不在野外的日子里,我会想起山中的竹;渐渐地,我成了一名成熟的地质队员;渐渐地,我终于懂得……山中的竹啊!你没有豪庭大院中竹的那份清逸幽雅和富丽高贵,但你坚韧挺拔,直冲云霄!更经得起风吹、日晒、雨淋,更经得起风霜雪压,更经得起严寒酷暑!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你有博大的胸怀,你有豁达的胸襟!你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你心无杂念,你甘于寂寞!……山中的竹啊!你的品质,在历史长河的千锤百炼中,已烙印上我们地质人的身影!你的精神,也是我们一代一代地质人的写照!
  于是,我对竹的那份情感有了更深的拓升!更深的想恋!……后来,每次提起毛笔,我会想起山中的那些竹,笔毫间,墨汁里,宣纸上,都寄托了我对你们深深的思念!
  后来,每次回到老家,我都会站在那一簇簇竹旁静静地回想,回想起美味的童年,回想起艰苦、单纯和快乐的野外生活,想起山中的那些竹……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