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8|回复: 0

关于读书的话题随笔:春日暖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7 15: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读书,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多读点书,我们才能不负时光,做到心中无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春日暖书》
  人有时候,需要一些压力,才可以让人生活泛生动。如过去跨洋运输渔业,死水一潭时,鱼群死亡率极高。后有人出主意,在鱼群放吃鱼的鱼。结果死亡率骤降。
  有个同行,也是朋友。为人毅力都很好。日报李鹏飞。过去比我胖,现在比我瘦。每周四个10公里,一路下来,清爽帅气都有了。
  记得有本书说,体育锻炼会给人正向瘾结。因为跑步,能触发多巴胺分泌,使人快乐。这样的毅力,遇到合适机缘,是可以做大事,自愧不如远甚。
  前年开始,给自己布置任务,每天写一首诗。现代诗,古体诗,近体诗。都有。
  学诗之难,在于意境生发,意象构造,格律协调。尤其是入门难。古今大家都曾谈过这个问题。但有一点,写比不写,有进步;念比不念,有长进。
  开始写,都是简单平仄之后的古体诗。古体诗从唐分界。以前为古体,诗经乐府四六句,以及现在还有的三句半。唐以后的律诗绝句,为近体诗,然后山穷水尽时,演变成宋词元曲明清杂记小说,以至于胡适的白话诗。
  胡适白话诗,今天看来颇滑稽,幼稚不堪。但它是从无到有的创治,开历史之先河,意义非凡。再后来是戴望舒艾青等人。到北岛又变,学习西方语言模式,意象,朦胧,城市,抒情,流派不一。而根,在北岛这。
  鲁迅卓越处,一是他匕首般的杂文。二是他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篇小说也普通。但是,放在章回体小说以后去看,都是先河。鲁迅之大成,是阿Q正传,人物典型直刺灵魂,与今亦然。
  古体诗写多了,就有了一点意象。常有前辈问,押韵否,平仄否?无颜以对。有个论坛上,某大佬叹息曰,押韵多好。始遂尝试。
  最开始喜欢文学,是上世纪八十年中期。初中以后辍学,拜过去体制所赐,成了三峡日报工人,劳动之余,每日造句和写顺口溜。那时以为是诗。我提倡的微作文,就是这么来的。
  一边写,一边在社会上汲取别人营养。有个周刚兄,是高中夜校同学,哲学,诗歌,都是榜样,有个边欣华兄,是同事和师友,一直帮助鼓励,有幸遇到这样的机缘,才造益今日。
  顺口溜,现代诗,随笔,杂文,散文,再到小说,新闻,又回到古体诗,近体诗,算是一种学习的痕迹。都不怎么样。但能进步。
  先是每天写,后熟能生巧。再后来就觉得,进入学习模式。
  后来又逼自己,每周读书一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次国庆节,看闲书7本,每天一本。但也有杂事繁多,拖欠到7本时。又痛下决心追赶。好在目前,是在计划前面。
  家有藏书六千本,历史类都看过,诗歌类,看一大半,现当代小说看一大半,世界名著一小半,哲学和文艺其所微也。十岁读铁道游击队,迄今不足千本。
  所以一年下来,50本书,也为批判思维,独立思考起一点作用。偶然也投机取巧,时间来不及,就读闲书,以完成任务。
  去年末以来,读书有,明小品,唐传奇,古今笑,武林旧事,唐语林,小窗自纪,扬州画舫录,毛泽东的秘书们,李嘉诚传,策略思维,这才是心理学,现代中国的历程,以及上下册的唐文选,正在看宋文选。
  今天把宋文选下读完,再回去看宋文选上以及清诗选和梁文道的我读。读到谢枋得《与李养吾书》一段,李养吾,今不知其人。文在宋亡元初,有几句话颇感慨,是以为记: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逆顺不论成败,论万事不论一生。志之所在,气亦随之,气之所在,天地鬼神亦随之。
  丈夫不论前程地位,坚守理想初心即是。由此想,丘吉尔戴高乐辈皆是,而蒋介石汪精卫立判,甚以为感。
  人生倏忽,如白驹过隙,怅然已老。愿以不多的人生,在这盛世做一点利国利民的小事,或不负时光。无愧。
  作者:敏大叔
  公众号:敏大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