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回复: 0

用“鸡兔同笼”问题与数学思维相结合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2-5 06: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学思维是什么?范围涉及太广,那些你不知道的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除了教授基础运算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一种宏观思维,是对数学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及对解题方法的认识。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需要数学思维的辅助,在特定的条件下,还要转变或创新数学思维才能做出最佳选择。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鸡兔同笼”的问题就是突破口,有效地利用这一点才能帮学生掌握更多解题思路,从而建立其数学思维。
  一、“鸡兔同笼”问题概述
  《孙子算经》中的原题按照现在的理解是: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子,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那么各有多少只兔子和鸡?
  列式计算:
  兔子数量:(94÷2)-35=12(只)
  鸡的数量:35-12=23(只)
  这种解法叫“归化法”,体现了我国古代先进的数学思维。而现代教材多用“假设法”。
  例如题目为:鸡兔共90个头,228只脚,各有多少只鸡和兔子?
  则可假设有90只鸡,那么脚应是2×90=180(只),比题中的脚数少228-180=48(只),又因为兔子有4只脚,当把兔子算成鸡时,自然每只兔子都少了两只脚,少了的脚数除以2,就是兔子的数量,即兔子48÷2=24(只)。同理可以假设全都是兔子,用多出来的脚数算出鸡的数量。

思维导图
  二、“鸡兔同笼”问题蕴含的数学思维
  1.猜想思维
  “鸡兔同笼”问题会让学生产生“猜一猜”各有多少只鸡和兔,这可以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在猜想被证实或被否定时,学生就会逐步提升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深入探究的兴趣和动力,奠定找到适合的解题方法的基础,并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对未知进行猜测,再根据规律去求证。
  实际上,任何数学发现的开端,都是大胆猜想与开拓精神并存的壮举。因此,猜想思维对学生的学习有利无害,培养学生的猜想思维是数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2.列举思维
  列举即直接将猜想结果排列出来。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可以画一个表格,将各种假设情况填入表内,这样思路会更清晰。
  学生通过观察表格,可以发现某种规律,并用规律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图画来列举,即画出鸡和兔子的头、脚的数量,再通过给所有头匹配两只脚,得出剩下多少只脚,就是兔子少的脚的总和, 这样兔子的数量便可以算出来了。列举比建模更直接、快捷,也是数学建模的前提和基础。
  3.转化思维
  很多教材及习题集里的“鸡兔同笼”问题与原题有很大不同,可以说是对原题的转化。
  例如,“一个笼子里有鸡和兔子,上数16个头,下数42只脚”或“笼子里有鸡和兔子共80只”等 等,通过减小数量或增加条件,设置不同程度的变化,除了难易程度的转变,也是转化思维的体 现。
  转化思维可以指简化思维,即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也可以指转变思维,即将问题的形式转变到更易解决的状态;还可以指抽象思维,即将相似的问题归为一类,用同样的方法解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了解这些题目的异同以及转变过程,便可以很好地掌握转化思维,灵活地学习数学。
  4.代数思维
  “鸡兔同笼”问题还可以利用方程式来解决,设有X只兔子或X只鸡,都可以得出一元方程。
  以方程来解决问题是一种代数思维。学生拥有了代数思维,就可以运用方程把陈述性语言转化成代数式,沟通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在小学阶段,列方程和解方程是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学习复杂方程式的过渡知识。

  三、有效利用“鸡兔同笼”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1.强化思维意识
  数学思维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而“鸡兔同笼”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而数学思维需要深入挖掘。如果教师不认真研读教材、探索教材背后的思维方式,就不可能带领学生去掌握数学思维。
  因此,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努力吃透教材、提升自我,自觉在课堂内外向学生渗透数学思维。
  2.选择思维方式
  数学思维的培养并不是直接要求学生熟悉数学概念,也不是把数学思维生硬地搬到课堂上。而是要遵循“润物细无声”的原则,慢慢引导学生掌握、领略数学思维。学生通过探索吸取理论精华,就能逐渐内化思路方式为思维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思维。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需要用到转化、列举和猜想等多种思维,这些思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且有一定的特点。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数学思维来教学,例如猜想思维比较适用于低年级学生掌握基础运算,转化思维则适合高年级学生用来突破自我。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教师一定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利用“鸡兔同笼”问题在不同的教学场景中调整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学习更多的解题思路,以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