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4|回复: 0

成熟的境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4 12: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少年的孤灯,那样叹息着亮到天明,雨在窗外纷纷扬扬地敲打着梧桐。有一个日子,风儿载着蒲公英去流浪,庄生不断地化蝶,蝶不断地化庄生,那日你去走出异乡的城,看见异乡的梧桐在向晚的斜晖中,卡车轰轰烈烈地驶过,很笨很丑,烟光中你淡淡地不喜不忧,然后你走了,一任风儿无语相送,走出了心灵的成熟。
  成熟的境界,可以是夜窗前的孤灯,可以是化蝶的庄生,可以是淡淡地走出异乡的城的淡然,也可以是窗外梧桐上潸落的雨。
  成熟的境界不拘一格,它可以是陶渊明、庄生的淡泊悠长,也可以是范文正公、诸葛孔明的心忧天下。前者是智者的成熟,后者是仁者的成熟。
  自古以来,仁者的成熟与智者的成熟一直是两种极端不同的价值取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水形流动,山势岿然。智者静,能不拘役于万物;仁者动,能继往开来;仁者乐,于开拓中领悟世事变幻,智者寿,于淡泊中感受岁月的绵长。
  智者可以在升天入地中悟道。
  仁者却习惯于拈花一笑的淡然。
  对成熟的境界,向来没有一个确切的诠释。有人说所谓长大后你即知道,那是什么,那所谓成熟即你故意说不知道。
  庄子曾叹息,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而已,我也曾想,秋虫因何而昼夜长鸣,是因为它生命的短促吗?那么人呢?难道因为时间比秋虫长几十倍而去随意浪费吗?
  成熟的境界,还应在于珍惜生命的短暂,匆匆地在世上走一遭,应留下些许痕迹。
  庄生梦蝶,陶潜归隐,那只是一个早已逝去的神话,后人所推崇的,只是他们那平淡自然,淡泊宁静的心境,倘若能融智者与仁者为一体,以智者的心境,仁者的行径,淡泊名利,执著追求,这应该是现代人成熟的最高境界。
  王国维有读书之三境界。人生隐者也有成熟的三种境界: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月已阑珊,上下莹澈,茶居灯炎的微茫小河月影的浚皱,水气的飘扬,惊涛的拍岸,一座座小小茶居,在醉意中,一切都和心象相融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