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回复: 0

捕蛇者说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4 04: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柳宗元写的捕蛇者说,该文章通过揭露永州百姓在封建官吏的横征暴敛下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有力得控诉了社会吏治的腐败,曲折得反映了自己坚持改革的愿望。大家都写了哪些笔记?下面是师哈哈网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捕蛇者说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
捕蛇者说读书笔记篇一:词语理解  1.之:的
  2.野:郊外
  3.产:生产
  4.异:奇特的
  5.章,花纹
  6.触:碰
  7.尽:全
  8.以:假设连词,如果
  9.啮:咬
  10.御:抵挡
捕蛇者说读书笔记篇二:一词多义  已
  可以已大风:止,这里指治愈的意思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已经
  则久已病矣:早已
  赋
  岁赋其二:征收,敛取
  孰知赋敛之毒……:赋税
  疠
  可以已……瘘、疠:恶疮
  呼嘘毒疠:指瘟疫
  入
  当其租入:缴纳
  竭其庐之入:收入
  岁
  岁赋其二:每年
  积于今六十岁矣:年
  甚
  貌若甚戚者:很,非常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厉害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超过
  生
  君将哀而生之乎:使…活下去
  而乡邻之生日蹙:生活
  食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吃
  谨食之:通饲,喂养
  观
  今以蒋氏观之: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考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者
  有蒋氏者:…的人
  几死者数矣:…的情况
  貌若甚戚者:…的样子
  若
  若毒之乎:你
  更若役,复若赋:你的
  貌若甚戚者:好像
  徐公不若君之美:比得上
  为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作为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做,干
  故为之说:写,写作。
  然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的样子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是,但是
  之
  永之人争奔走焉:助词,的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捕蛇这件事
  悍吏之来吾乡: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而
  吾恂恂而起:表修饰关系
  黑质而白章:表并列关系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表承接关系
  毒
  若毒之乎?:痛恨,怨恨
  呼嘘毒疠:有毒的
  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毒害
  悲
  余悲之:怜悯,哀怜
  余闻而愈悲:悲愤,悲伤
  焉
  今其室十无一焉:语气词
  时而献焉:代词,指蛇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指作者的这篇文章
  得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得,捉来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得到
捕蛇者说读书笔记篇三:古今异义  向吾不为斯役(向 古:(假使)从前 今:方向)
  汪然出涕曰(汪然 古:眼泪流出来的样子 今:水深的样子)
  汪然出涕曰(涕 古:眼泪 今:鼻涕)
  而乡邻之生日蹙(生日 古:生活一天天 今:(人)出生的日子)
  于是(古:在这件事上 今:连词)
  则久已病矣 (病 古:困苦不堪 今:生病)
  以尽吾齿 (齿 古:岁月 今:牙齿)
  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可以 古:可以用来 今:能够)
  去死肌 (去 古:去除 今:到...地方)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往往 古:到处 今:常常)
捕蛇者说读书笔记篇四:写作特点  一、使用衬托突出重点
  第一部分即是第一自然段,重点突出了永州之蛇的特点。开头至无御之者,极力刻画出蛇的毒性异常,令人闻之色变。接下来至杀三虫写出了蛇的功用异常。而这也是造成永州捕蛇者命运悲剧的重要原因:封建统治者征集异蛇,每年征收两次,可以抵消应缴纳的租税。作者仅用争奔走三个字,就写出了永州百姓争先恐后、冒死捕蛇的情形。百姓惧怕原因即繁重的赋役。
  文本写毒蛇之害以衬托重赋苛政之害。捕蛇以抵赋,蒋氏之祖、父死在这上头,而蒋氏却甘愿干此差事,衬托出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毒。
  二、使用对比表现主题
  第二部分从有蒋氏者到又安敢毒邪,是写捕蛇者自述悲惨遭遇,笔法曲折。是全文的重心。先说蒋氏专其利三世矣,但这是以他祖父、父亲的死于非命和自己的九死一生为代价的,不能不说是一大讽刺。既然这样,好心的作者准备帮他解决困境。出人意料的是,蒋氏大戚,并汪然出涕,开始了沉痛的陈述。蒋氏的这番话大致有以下几层意思:一是恢复他的赋役将会使他遭遇更大的不幸;二是蒋氏祖孙三代在这个地方居住长达六十年,亲眼看到同村的人因为缴纳赋税,背井离乡甚至十室九空,而只有自己因为捕蛇才得以侥幸生存下来;三是凶暴的官吏到乡下催租逼税时飞扬跋扈,到处叫嚣,到处骚扰,弄得鸡犬不宁;四是说自己愿意一年当中冒两次生命危险去换取其余时间的安乐。
  蒋氏的这番话,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他以捕蛇读存和乡亲们非死则徙相对比;以他弛然而卧和乡亲们的惊恐相对比;以他一岁之犯死者二和乡邻旦旦有是相对比,说明捕蛇之不幸,确实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文章从多角度进行对比,从各层面揭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死亡与生存的对比:文章以其乡邻60年来由于苛赋之迫而非死则徙的遭遇与蒋氏以捕蛇独存的状况作对比,触目惊心地表明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毒。乡邻的痛苦是旦旦有是;而蒋氏一岁之犯死者二焉。诸多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题。
  《捕蛇者说》叙事开篇,因事而感,因感而议。柳宗元由异蛇引出异事,由异事导出异理,即由蛇、征蛇、捕蛇、捕蛇人、捕蛇者说依次刻画描写,以蛇毒与赋敛之毒相对举而成文。全文先事后理、因前果后,处处设比,文风委婉曲折,波澜纵横,脉络清晰,层层递进。阅读本文时应注意行文的曲折和卒章显志,对比的写法。
  三、使用议论、抒情表达写作目的
  第三部分即文章结尾段,是议论和抒情的完美结合。作者听完蒋氏的话后,深受震动。引用孔子的话可谓恰到好处,由苛政猛于虎类推出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毒乎这一结论,并且用蛇毒衬托赋毒。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则是作者写作此文的根本目的。从中可看出作者的无奈:自己如今位卑权轻,无能为力,只有寄希望于那些视察民风的封建官员。读来倍感愤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