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回复: 0

怎么去评价诸葛亮这个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4 04: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这个人足智多谋,是智慧的代表,那他在被人眼里是怎么样的人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对诸葛亮的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诸葛亮的个人评价1
  从准备上讲,一伐和五伐是最充分的,一伐的失败源于马谡的战术失误,而五伐的失败,源于诸葛亮大限已到。二三四都是局部战争,并不会影响局势。诸葛亮的目的一直是攻取雍凉,再蚕食曹魏,相比来说,一伐基本已经实现了攻取凉州的目标,而五伐则还处于僵持阶段
  至于姜维,他出兵的时机都很好,魏国不是有内忧就是有外患,但是同时也拖垮了蜀国国力,内政不行出兵属于饮鸩止渴,他虽然成功的转移了内部矛盾,但是在不断的战争中缺乏内政人才的蜀汉不管是发奋进取还是偏安一隅,都很难拖的过曹魏。相比诸葛亮时期,姜维最大的问题就是不顾国力,诸葛亮北伐虽然有粮尽退兵,主要是蜀道转运艰难,基本不影响百姓生活和国内生产,到姜维北伐,民有菜色。但是姜维北伐相比诸葛亮,从西城子午谷线推到金城芒水线,多次大败曹爽王经,把魏国卡在秦岭一线。。
  谢邀,我对战争没什么大局观,所以不便高谈阔论,只是从自己看过的三国演义小说中感觉吧,到后期的他们两个都是在想强行改变战局,魏国在当时是最强的,如果三国都休养生息好了,对魏国最有力
  蜀国讲白了没有诸葛亮,基本上都是一群废物,别说五虎将什么的很厉害,他们只是将军,带军队正面干还行,论谋略,他们太不够格了,就像诸葛亮收姜维那样,打战军师的能力远比武将的能力重要,蜀国没什么人才,他们只是在赌,赌他们有生之年平定天下,毕竟时间不等人啊,没了他们两个,还能指望剩下的那些人能平定天下
  逆天而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实属无奈之举
  诸葛亮的个人评价2
  必须提一下当了十二年挂名皇帝,已经27岁的刘禅。他对诸葛亮这么多年把他当小孩子一样,越俎代庖的行为当然有所不满,拒绝为诸葛亮立庙,但他也清楚地知道否定诸葛亮对自己没好处,所以他一方面接受了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给蒋琬加封为大将军、益州刺史、录尚书事,另一方面他宣布永远撤销丞相这一职位,也没有授予蒋琬开府的权利,自摄国事。这就标志着蒋琬必须去皇宫上班而不能选拔自己的属官在官邸里办公。
  刘禅打算当一回真正的皇帝,可又不想承担繁重的工作,于是他把人事权握在手里,让蒋琬去替他打理麻烦事儿。蒋琬这时的处境很尴尬,他没有诸葛亮的权柄,却要干诸葛亮的工作,本来给伟大人物接班就是世上最不好干的工作,现在蜀汉帝国人人都感到天塌地陷,所有人都在看他如何应对。蒋琬如果愁眉苦脸,就会导致更加人心惶惶,如果喜笑颜开,大家就会说他没良心,这才是标准的哭笑不得。蒋琬只好每天都严格控制着自己的表情,看上去永远是无喜无悲,这才稳定了局势,赢得了多数人的肯定。
  这一年,孙权在吴蜀边境增兵,只要蜀国遭到魏国入侵,就趁火打劫。蒋琬从容应对,也在吴蜀边境增加部队,双方心照不宣,总算相安无事。
  诸葛亮的个人评价3
  公元235年,赋闲在家的杨仪怎么想怎么窝囊,不久之前还大权在握,现在却要眼巴巴看着论年龄、论资历、论功劳苦劳都不如自己的蒋琬在那领袖群伦,不爽啊,太不爽了。于是他逮谁跟谁发牢骚,大伙儿都躲得远远儿的,唯有费祎主动去他家送温暖,告诉他有什么不满就要大声地说出来。杨仪一向与费祎关系很好,现在一个中军师,一个后军师,都不得意,正是最好的倾诉对象。在费祎的亲切关怀下,杨仪越诉苦越觉得苦,终于说出了最有分量的一句气话:当初我要是带着大军投奔魏国,怎么会像今天这么落寞啊!费祎要的就是这个,连夜密奏打小报告。
  刘禅大怒,将杨仪流放到边远地区做一名老百姓。杨仪气得要吐血,一再给刘禅写信,言辞甚为激烈,信里面估计少不了告费祎是卖友求荣的小人。朝廷则干脆连老百姓都不想让他做了,打算直接让他当阶下囚,悲愤的杨仪在绝望中自杀。
  检举杨仪之后,费祎升任尚书令。
  诸葛亮的个人评价4
  公元238年,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宣布独立,魏明帝曹睿派司马懿征辽东。刘禅下诏给蒋琬说:国贼到现在还没能干掉,贼首曹睿又凶狠骄横,辽东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牛马不如的生活,现在终于起义了呢。想当年,暴秦灭亡,就是因为有陈胜吴广先跳反吸引火力,现在有这样的机会,真是很好、顶好,再好不过了。想过去,看今朝,朕此起彼伏,于是乎,朕冒出了一个想法&&由您组织好队伍驻扎在汉中,一旦吴国动手,我们就出兵夹击国贼。这次刘禅可不止是发个文件传达指示精神,他加封蒋琬为大司马、开府治事,授予蒋琬和当年诸葛亮一样的权力。这样的举措,说明经过四年的考查,蒋琬已经得到了刘禅的完全信任。当然,也有可能是刘禅怀念起四年前什么都不用操心的美好时光了。
  蒋琬刚出任大司马,他所委任的东曹掾(蒋琬办公室人事处处长)杨戏恃才傲物,蒋琬和他说话,他都爱答不理。这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挑拨离间的人对蒋琬说:杨戏这小子太不像话了,竟敢这么怠慢领导!蒋琬说:这人和人不一样,当面说好听的背后反对的才是需要警惕的,杨戏不想违心地附和我,又不愿反对我显出我的不是,所以才不说话,说明这个人表里如一哦。
  还有一位负责管理农场的官员杨敏瞧不上蒋琬,说蒋琬办事糊涂、不如前任。果然有人恨不得拿手机拍成视频给蒋琬看,要求查办杨敏。蒋琬说:我确实不如前任,他说的没错啊,为什么要查办?告状的人还不死心,说这小子还说您办事糊涂呢!什么叫办事糊涂?蒋琬说:事情处理不当就是糊涂,糊涂就是事情处理不当,这也要问吗?后来杨敏犯罪入狱,大伙都觉得他必死无疑,但蒋琬秉公办理,没有公报私仇。从此,再也没有人在蒋琬面前乱嚼舌根。五千年的中国历史,能够像蒋琬这样杜绝手下打小报告的领导,又有几人?
  得到了权力,稳定了人心的蒋琬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他将政务交给费祎,亲自率领蜀国主力部队驻扎在汉中(今陕西西南部),提升姜维为司马(参谋长),令姜维多次率领少量部队攻魏,既是为了摆出进攻姿态也是为了试探虚实,而魏国依然采取守势。
  诸葛亮的个人评价5
  公元241年10月,费祎前往汉中与蒋琬交流感情,商讨军国大计,一直商量到这一年结束。
  公元243年,经过了六年的总结,蒋琬提出诸葛丞相生前五次北伐,可北边道路太过崎岖难行,不如换个思路改为东征,沿汉水顺江而下,联合吴国一起攻打三国交界的魏国上庸郡。这一计划遭到了大部分朝臣的反对。反对的理由是水路进攻方便是方便,可要是攻不下上庸,想撤兵可就难了。他们推选费祎和姜维去汉中劝说蒋琬。
  费祎到了汉中马上表示坚决拥护大司马的领导,姜维则保留意见。对于蒋琬来说,这就足够了,他上书刘禅说:为大汉消灭国贼是我的责任,我奉旨来到汉中已经六年了,由于我水平一般,身体又不好,没有取得什么成绩,我惭愧得吃不好睡不好。曹魏领土广大,国力越来越强,想要除掉他们也就越发艰难。如果我们和吴国联手夹击,就算不能迅速吞了魏国,也可以把它一口一口吃掉。可是吴国总是说好了动手到了约定日期又把日子推后。我累得废寝忘食也还是举步维艰,所以我与费祎等人商量想出了一个折中方案&&任命姜维为凉州刺史,由他从北路进军,联合羌族的人马,而我则驻扎在涪县(今重庆涪陵),那里水路发达,方便从东路出兵,万一魏国从东北打过来,我也来得及驰援。这一计划得以通过。费祎升任大将军、录尚书事,确立了蒋琬费祎二元领导体制。同时,姜维升任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