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9|回复: 0

关于诸葛亮历史随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4 04: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诸葛亮很感兴趣的你,快来读读有关诸葛亮的随笔吧。下面是师哈哈网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关于诸葛亮历史随笔,希望你喜欢。
关于诸葛亮历史随笔篇一  经过《三国演义》浓墨重彩的渲染,诸葛亮算度精准,智慧高超,已近乎神,近乎妖,甚至神妖也望尘莫及,自愧不如。诸葛亮高卧南阳时,自比管仲、乐毅,没有谁怀疑他吹牛。他死后,以今亮自诩,以老亮自居的,不止一个两个,随手就可拎起一大串螃蟹。刘伯温自吹法螺,大家确实有几分相信,但货色可疑的宋献策(李自成的军师)也给自己脸上贴金,就该贻笑大方了。
  说到底,诸葛亮情结是那些好以谋略骄人傲物的高手共有的心结。可是他们自诩归自诩,自居归自居,总还得时人和后人乐意承认才行。否则,掉价落入低仿的赝品之列,只会令识货者嗤之以鼻。
  诸葛亮情结最严重的患者非左宗棠莫属。他有一副对联广为流传,那就是文章西汉两司马,经世南阳一卧龙,貌似夸赞司马相如、司马迁和诸葛亮,骨子里却满是洋洋得意的自况。牛皮不是吹的,他执掌戎机三十年,东成西就,罕逢败绩。
  咸丰四年(1854),曾国藩率领湘军克服岳州,左宗棠参赞军事有功,却谢绝朝廷的褒奖,这是为何?他在致刘蓉的书信中谈到自己的抱负,口气大得惊人:……唯(总)督、(巡)抚握一省之权,殊可展布,此又非一蹴而能得者。以蓝顶尊武侯而夺其纶巾,以花翎尊武侯而褫其羽扇,既不当武侯之意,而令此武侯为世讪笑,进退均无所可。……若真以蓝顶加于纶巾之上者,吾当披发入山,誓不复出矣!左一个武侯,右一个武侯,他自居不疑。说白了,他不愿接受知府的职务,是嫌弃官职小,不足以施展他经天纬地的才干;要当官,就得当总督、巡抚那样的封疆大吏。信中,他自比为武乡侯诸葛亮,倒是有几分类似。孔明高卧南阳,羽扇纶巾,纵论天下大势,不就是要钓一条鲸鱼吗?
  尚未发迹时,左宗棠自比诸葛亮,难免遭人哂笑;一旦得势,马屁精就争先恐后,投其所好。他担任陕甘总督时,甘肃学政吴大澂召集士子,采风赋诗,命题为杜甫现成的诗句诸葛大名垂宇宙。消息传到左宗棠耳中,他掀髯大笑。
  左宗棠的诸葛亮情结根深蒂固,既有一门心思逢迎拍马的,也有明里捧场、暗里拆台的。某日,左宗棠与藩司林寿图聊天,说起智者料事如神,他自诩能明见万里之外。林寿图适时地给他一个甜头:此‘诸葛’之所以为‘亮’也。左公大乐,两撇浓眉立刻飞扬。随后,左宗棠又谈到古往今来自比为孔明的人很多,林寿图给他的却是一个苦头:此‘葛亮’之所以为‘诸’也。颠倒一字,讥诮的馅仁破皮而出。诸字不仅有多的意思,而且与猪字谐音。林寿图玩弄文字游戏,话中有刺,绵里藏针,左公顿时气得脸色涨红,既难受,又难堪,却不宜发作。
  与其说诸葛亮是神算子,还不如说他是苦长工,给先帝刘备打工多年,他不嫌活儿累,又继续给那位智商不在服务区的阿斗打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我们稍加梳理,就会发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死诸葛走生仲达,乃是小说家罗贯中渲染夸张的成分为多,失街亭不算大败,六出祁山,无功而返,元气大伤,则是铁的事实。《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这就是说,诸葛亮的长处是治国,短板是用兵。
  如此看来,左宗棠的诸葛亮情结就有点不伦不类,因为他的长处恰恰是韬略,至于治国的功夫如何,在这方面,由于他没有机会显露身手,我们不得而知。
关于诸葛亮历史随笔篇二  治军思想:
  为了用有限的兵力抗衡和战胜大国,诸葛亮主张把建军重点放在提高军队质量上,从多方面增强战斗力。
  ①重视部队的节制和训练。认为有节制的部队,即使将领无能,也不会被打败。街亭失败后,主张精简将士,实行变通之道,强调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为使蜀军战术胜人一筹,他作八阵图,演练部队。
  ②主张以法治军。认为蜀地过去威刑不肃,失之过宽,应当纠之以严,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三国志.张裔传》)。强调高级将领既要严于执法,又要以身作则,讲究信用。当部下违反节制导致街亭失守时,他遵循《春秋》古训,勇于承担责任,主动自贬官职。
  ③讲究为将之道。要求将帅志虑忠纯,晓畅军事,为人表率,善于捕捉战机。要求主将与各将领同荣共辱。鼓励部属勤攻自己的缺点失误,以求集思广益,事业有成。
  ④重视改进武器装备,改善后勤保障,一方面讲究武器质量,发现质量不好,追究主管者责任;一方面进行技术革新,力图以技术优势弥补兵力的寡弱。他所改革的连弩,成为极具威力的远射武器,并以此装备5000连弩士;又发明木牛流马,以节省人力,提高军粮运输效率。为支持长期作战,主张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北伐中,在汉中黄沙和前线敌境屯田,建立粮仓,同时通过收割魏境麦田等措施,就地筹粮,以缩短运输线,保证供给。
  作战指导思想:
  用兵力主审时度势,谨慎从事。其南征,虽然是以强击弱,仍然坚持以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争取服南人之心,为下一步攻魏创造安全可靠的后方。北攻魏国是以一州之地攻击数倍于己的大国,由于荆州已失,改由一路出兵。反对采用悬危的作战方案,主张安从坦道,十全必克,乘敌无准备或兵力东下、关中空虚的时机出兵,并交替变化各次进军路线,隔绝陇道,动摇敌境夷、汉人民。鉴于远离本境作战,每战力求速决。魏军坚壁不战,企图疲弊蜀军时,改在敌境久驻屯田,以求战略上持久作战。攻城受挫后,转变为以野战为主。每次退却,都十分慎重,采取在山地设伏等手段,以掌握主动,保证安全。
  诸葛亮的军事思想,长于治军和战略谋划,为时人和后人所称羡。自宋以来,兵书多伪托其名行世,成为一时风气。
关于诸葛亮历史随笔篇三  诸葛亮认为,弱者所从事的战争只要是正义的,就可能战胜强者。据道讨淫(邪伪),不在众寡(《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刘备虽然力量寡弱,但由于据有兴复汉室的正道,信义名闻四海,完全可以赢得百姓箪食壶浆的欢迎,消灭邪伪,实现统一。注重人谋,认为名望低微、兵力寡弱的曹操所以能够战胜袁绍,以弱为强,不仅是靠天时,也是靠人谋(《三国志.诸葛亮传》)。为发挥人谋的作用,建议刘备分阶段实现兴复汉室大业。先避中原之实,击南方之虚,夺取力量薄弱的荆(约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二州,同曹魏、孙吴三分天下。然后据险防守,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修明政治,积蓄力量。一旦天下有变,则挥军北上,一路从荆州指向宛、洛,一路由益州出师秦州,钳形攻魏,占有中原。为完成这两个阶段的战略任务,他主张并坚持两弱结盟、共抗强敌的策略。认为孙吴长期据有江东,国险民附,贤能为其所用,与刘备集团有共同抗曹的利害关系,具备充当同盟者的条件。与之结盟,可免除两面受敌的威胁,牵制、分散强者的兵力。否则,两弱结仇用兵,将会顿兵相持,坐而待疲,使强者得志。为实现两弱结盟,主张抓住强者对两弱进攻的契机,对孙吴晓以利害,以必要的让步为代价(如承认荆州被孙吴攻占的既成事实),略其衅情,以求犄角之援(《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