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回复: 0

写鲁迅的作文素材初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4 04: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鲁迅的文章和作品,很多年轻人都不喜欢去读,等你有一定的见解之后再来读读鲁迅的话,或许才能明白鲁迅的智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写鲁迅的作文素材初中,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人物简介
  鲁迅(1881.9.26&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为豫才。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出生在浙江绍兴府城内东厂房口,汉族。他幼年丧父,生活寒苦,就靠母亲和姐姐帮人洗衣服维持生计。曾有过百来个笔名,而1920xx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鲁迅先生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小说《祝福》、《阿Q正传》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先生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人物经历
  (1)童年
  13岁以前,身为官宦之家、书香门第的鲁迅是无忧无虑的,他用孩童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身边的一切,美丽而充满生机的百草园是鲁迅的童年俱乐部;质朴而仁厚的长妈妈是鲁迅心中最真的回忆,鲁迅用笔将这早晨最美丽的花放在夕阳的光辉下拾起,将它珍藏在《朝花夕拾》的字里行间,那茸茸的碧苔,颤颤的绿意,成为他人生永恒的春天。
  链接话题:捍卫童年;季节;时间不会让记忆风化;心灵氧吧……
  (2)少年
  由于祖父科举行贿下狱,父亲病故,鲁迅家道中落,做为长子的鲁迅,几乎每天要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有谁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路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少年的苦难给予鲁迅深刻的教训与思考,他开始直面人生,准备寻求别样的人们。
  链接话题:情结;直面挫折;苦难是一种养分……
  (3)青年
  认识青年时期的鲁迅,需要了解以下几件事:
  其一,弃医从文。南京求学期间,鲁迅接触到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使他有了对维新的信仰和对自然科学的爱好。加上对父亲的病的心结和对日本维新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认识,鲁迅到仙台学医。众所周知的幻灯片事件又使鲁迅认识到立国先立人,于是有了先生的人生转折&&弃医从文。
  其二:礼物事件。在仙台求学间,母亲函信促归,母命难违,鲁迅走进了婚姻的入口,他说: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她,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与朱安结合成了先生终身的一大憾事。
  其三,铁屋子理论。婚姻的不幸已使先生负重难行;又因为家庭琐事,鲁迅与弟弟周作人反目失和;更重要的是期间辛亥革命的失败,派系倾轧争斗,长夜昏沉,黑云翻滚,加之老友范爱农之死,使得先生一度消沉搁笔。这时《新青年》编者钱玄同请鲁迅出山,鲁迅回道: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面万难破毁的,里面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死了,然而从昏睡入死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钱挑战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于是有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传世经典。
  (4)壮年
  壮年的鲁迅爱情与创作双丰收,可谓鲁迅的黄金秋季。期间,他加入左联,《呐喊》《彷徨》付梓;同时先生终于跨过了婚姻这道坎,与学生许广平结伴牵手。从当时的《两地书》和此后的婚姻生活中,你可以读到一个作为男人、丈夫、父亲的血肉丰满的鲁迅来。
  (5)晚年及逝世:
  长夜待晓,身心交瘁,奋战犹酣。1936年10月19巨人停止了思想。鲁迅逝世后,送葬者数万人。半路上,自发加入送殡群众无以计数,队伍足足有二里多长!
  链接话题:生无所息;留下一点空白;人与路;季节;留给明天;纪念;时间不会让记忆风化;忘记与铭记;宽恕;情理之中与意料之外;装饰与本色;愿景;文化偶象;轨迹……
  人物事迹
  教育他人
  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
  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慢工出细活地理发。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听了大窘。
  弃医从文
  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到刀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从此,鲁迅把文学作为自己的目标,用手中的笔做武器,写出了《呐喊》、《狂人日记》等许多作品,向黑暗的旧社会发起了挑战,唤醒了数以万记的中华儿女,起来同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夜以继日地写作。
  标点的稿费
  大家知道:标点符号虽然其貌不扬,但在文章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呢。可当年的出版界对标点符号不重视,在支付稿费时,往往把它从字数中扣除,不给稿费。一次,鲁迅应约为某出版社撰写书稿,由于事先探知该出版社不支付标点符号的稿费,因此他的书稿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符号。
  编辑看了书稿后,以难以断句为由,回信要求鲁迅加上标点符号。鲁迅回复:既要作者加标点符号分出段落、章节,可见标点还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标点也得算字数。那家出版社没办法,只好采纳鲁迅的意见,标点符号也折算字数支付稿费了。呵呵!
  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着名的文学家。
  珍惜时间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自强不息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