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回复: 0

文章智育运用的基本知识有那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4 03: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智育的进步往往源于文章知识的更新和完善,如果抽掉了文章知识,那么智育必然悬浮无着落。不过在当前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日甚一日迅猛发展、改革的今天,有关文章知识的讨论也应该更新理念,更新思考的方法,具体地说,一要更新文章知识观,要获得最新的文章知识,对文章知识和相关知识保持高度敏感;二要培植主动挖掘开发文章知识、灵活运用文章知识的理念,尤其要掌握和更新获得文章知识的方法,做知识的主人,不做知识的奴仆。
  一、文章的本质与信息
  (一)关于文章的本质
  首先,文章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章反映社会生活是广泛的,可以反映现时代社会生活,可以反映过去时代社会生活;可以反映作者、读者所处之地的社会生活,也可以反映异域他地的社会生活;可以反映客观外在的社会生活,也可以反映人类内心世界。由此看来,文章的功能可谓神奇,触角可谓长而广、细而尖。
  文章反映现实世界是真实的。如果虚构是文学的专利或特长,那么真实就是文章内容的本质特征和主要要求(尽管还是其他要求)。有叶圣陶论述为据:“单只根据实事写成的是报纸的记事、历史的传载之类的东西,便是所谓叙事文。”“小说不一定要根据实事。”(《小说与叙事文》,《文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xx年版版)所以真实是文章的生命,虚情假意是文章写作的大忌。
  文章反映社会生活是有选择的。由于作者所在地域、所处社会地位、所持有观念和所发感兴的不同,由于社会大小环境需要的不同,文章总是呈现社会生活的一边一角,一篇之内不可能显现社会生活的全貌。所以,“写自己最熟悉的事”成为作者一以贯之的意念,“精选慎选”成为作者写作构思的法则。
  其次,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表现。叶圣陶的文章代表作取名《文心》,其用意在于宣示:“文字是心的表现。”(《知与情意》,《文心》)另外还说:“文章是抒述作者意思、情感的东西。”(《国文百八课》第一册《文话一》,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就是说,文章不可能单纯地机械地反映客观外在世界,还不可避免地要表达作者主观上的态度倾向或思考的过程和结果,二者合而为一才成为完整的文章。当然,作者的主观态度倾向在文章中的表现,可以是直露无遗的,也可以是曲折隐晦的。所以,对于习作者来说,先想好自己对所写事情的倾向态度,整理好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思考层次,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关。
  再有,文章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交际有种种形式,发表文章、以文会友是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叶圣陶谈到文章目的时说:“一切文章都是应用的,世间断不会有毫无目的漫然写文章的作者。”(《国文百八课》第二册文话七)曹丕谈到文章传播时说“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典论?论文》),意谓文章有自动传播的功能。古代有人著书“藏之名山”,也是对当时社会失望而希望后代人阅读的。且不说正式写文章是为着表达内心,与社会交流思想,就说平时,我们在网上交流,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以特殊的文章形式进行的,我们用手机接发短信也是以这种形式进行交流,因为“语段是文章的最小单位”。
  (二)关于文章的信息
  文章事料,又称文章质料,宽泛一点也可称文章材料,不过从文章学角度来看,应该叫文章事料或文章质料。所谓文章事料,是指文章内容的客观依据,即文章的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
  文章事料是多种多样的。作者亲身体验感受过的,从生活中直接采撷的,是直接事料;不是亲身经历,而是从书报刊网络或其他渠道获得的,是间接事料;现实生活中刚发生的或仍在继续发展的,是现实事料;现实生活中发生既久或在历史上早已发生的,是历史事料。人、事、景、物是感性事料;公理、原理、法则、定律等是理性事料。简而言之,人物、事件、场景、物体、数据、道理等一切被用来写进文章的特殊的“材料”,都叫文章事料。
  文章因事料而得以丰满,所以我们说事料是文章的血肉。
  文章意旨,是指文章所表达的基本思想、情感态度,或文章中描述的事物事件所蕴含的基本倾向、基本道理。这种意旨是就文章总体的思想、倾向和道理等而说的,因此意旨又可称为主旨;如果是文章片段呢?意旨则指整个片段的意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