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回复: 0

【原】yesuo聊历史||因口吃耽误了功名前程的一代宗师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3-30 15: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k2yg5rnan3k.jpg

k2yg5rnan3k.jpg

韩非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大师是春秋战国末年,法家学说集大成者韩非。韩非是战国七雄之韩国韩桓惠王的孙子,韩国末代君王韩安的儿子,历史虽未明确记载,但系韩国宗室无误。
韩非师从儒家大师荀子,与老师同为先秦七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之一,是七子中最年轻的。道德、仁义、礼法,从道家到儒家再到法家,司马迁认为韩非子之学成为法家,又归本于道家,其最高理想为“君无为,法无不为”,认为“法行而君不必忧、臣不必劳、民但而守法,上下无为而天下治”。
韩非的老师荀子身为儒家大师,却是位离经叛道者,相悖于孟子的“性本善”,荀子提出了“性本恶”,正是基于这一点,韩非觉得应该用法来对万民予以约束。
韩非的思想总结为“法、术、势”三个字,而这三个字的发明者分别是商鞅、申不害和慎到,商鞅变法的故事比较知名,具体可参看【yesuo聊历史||助力秦朝一统江山却惨遭五牛分尸】,申不害大概在距韩非出生百年前曾帮助韩昭侯变法使韩国一度强大,“术”是君主的专有物,是驾驭驱使臣下的方法,对群臣进行监督、考查、防范,是为阳术,而察言观色、因势利导、搞好平衡是为阴术,阳术宜行阴术难控,要掌握“术”术全在个人能力的高下了。慎到(著名的郭店楚墓据说就是慎到的墓)与申不害同时代,是楚顷襄王的老师,其主张“君主只有掌握了权势,才能保证法律的执行。”除了权势,还有借势之说。
关于慎到有个故事,说楚怀王赴秦会盟,被秦所欺而扣留于秦国,这时候楚国无君,为质在齐国的楚顷襄王要赶回家为君,齐君为难道:回去可以啊,划个五百里地给我。楚顷襄王问计老师慎到,慎到说先听听大家的意见,有说“不与则不信,请与而复攻之”,有说“勿与,臣请守之”,还有的说“不可与也,臣请西索救于秦”。你说到底该听谁的?慎到说“王皆用之”,于是先献地于齐,又派将守之,复遣人求救于秦国,终使齐王无可奈何,保住了楚地。

gldxrrmyriy.jpg

gldxrrmyriy.jpg

韩非将三位前辈的思想融为一体,法术势三者紧密结合。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韩非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对于臣下,他认为要去“五蠹(du)”,防“八奸”。韩非还提出,为了适应中央集权封建专制政权的需要,必须统一人们的思想。他说:“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他主张独尊法家,禁止其他各家学说,甚至他反对知识文化,反对藏书,主张焚书。而这个也是其后秦始皇焚书坑儒,实行高压统治的理论基础。
所谓五蠹,就是指:1、学者(指儒家);2、言谈者(指纵横家);3、带剑者(指游侠);4、患御者(指依附贵族并且逃避兵役的人);5、商工之民。他认为这些人会扰乱法制,是无益于耕战的“邦之虫”,必须铲除。 所谓“八奸”,就是指:1“同床”,指君主妻妾;2“在旁”,指俳优、侏儒等君主亲信侍从;3“父兄”,指君主的叔侄兄弟;4“养殃”,指有意讨好君主的人;5“民萌”,指私自散发公财取悦民众的臣下;6“流行”,指搜寻说客辩士收买人心,制造舆论的臣下;7“威强”,指豢养亡命之徒,带剑门客炫耀自己威风的臣下;8“四方”,指用国库财力结交大国培养个人势力的臣下。这些人都有良好的条件威胁国家安危,要像防贼一样防备他们。
韩非与秦始皇又是啥关系?
原来韩非自以为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于是就向君王爷爷上书,希望变法图强。谁知他爷爷本非成大事之人,也看不懂韩非讲些啥,就把他叫来,说你说说看你到底想怎么着?韩非自信满满就去说了,谁知说到关键处一兴奋口吃的毛病就犯了,我我我,涨得满脸通红,他爷爷说,你你你什么,小孩子别闹。韩非很受打击,于是发愤著书,先后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
再说韩王不用孙子的主张,却自作聪明派了个水利专家去秦国当间谍,那一年刚好秦王政(秦始皇)登基,韩王说,为了祝贺你执政,也为了两国友好,我派我国的著名水利专家来帮你国建一条水渠,没毛病啊,其实韩王的意思在于”疲秦“,可秦始皇一开始也没意识到,工程进行到一半阴谋暴露,秦始皇要杀这个间谍,间谍说”始,臣为间,然渠成,变秦之利也“,于是这个工程得以继续,十年方成。这名间谍叫郑国,那条渠就叫郑国渠。渠成之后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使得关中平原富庶甲天下,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发挥了重要作用。
秦始皇在抄郑国家的时候还得到了件宝贝,那就是韩非写的书,秦始皇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就问手下,这个牛逼的人是谁啊?这时候李斯正在秦国当官,就说此人我认识,他就是我的同学韩非啊。原来李斯与韩非同师从荀子,韩非出身贵族,又恃才孤傲,李斯出身寒门,常自行惭愧。秦始皇说,我一定要得到韩非。
为什么说秦始皇霸气,他想得到的东西就一定要得到。这不直接就把部队开到了韩国,韩王吓得手足无措,说无缘无故怎么又来打我?秦始皇说我只想要韩非,于是韩非就来到了秦国。秦始皇待之如上宾,说我好仰慕先生,先生何以教我?韩非心想只要能劝说秦王不打韩国帮助一下他也无妨,于是便侃侃而谈,然谈到高潮处口吃的毛病又犯了,几次三番秦王也很扫兴。俗话说”写得好不如说得好“,看来确实没错,这时候韩非的同门,会说的李斯出场了,他对秦王说“韩非前来,未必不是认为他能够让韩留存,是重韩之利益而来。他的辩论辞藻,掩饰诈谋,是想从秦国取利,窥伺着让陛下做出对韩有利的事呢”。秦始皇想起郑国为谍的事情一怒之下就把韩非关起来了,李斯又趁热打铁说,韩非这么厉害,留着他总是个祸害,要不就把他杀了?得到秦始皇的默许,李斯赶忙下药把韩非给害了,等到秦始皇反应过来,悔之晚矣。
韩非死后三年,韩国亡。韩非的所有著述后人将之整理为《韩非子》一书。

vexzmhvxkir.jpg

vexzmhvxkir.jpg

本期关注:
历史人物【韩非子】、重要文献【韩非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