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回复: 0

【原】yesuo聊历史||一代春秋霸主何以落得如此晚境凄凉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3-30 14: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ohb11dbjm1.jpg

uohb11dbjm1.jpg

一看标题大家就知道我今天要聊齐桓公小白,这位姜小白同学是姜子牙的嫡系血脉,能成为春秋首霸自然也是有着雄才伟略,和汉高祖刘邦一样,他的成功也是赢在会用人,他主要用了管仲、鲍叔牙、宁戚三个能人。但他晚年昏庸,用了易牙、竖刁、开方三个小人,导致晚境凄凉,未能像秦皇汉武、汉高唐宗一样成为一代风流人物,历史上像他那样集明君与昏君于一体的伟人恐怕也是绝无仅有吧。
伟人也是人,犯点错误也难免,秦始皇用赵高、乾隆爷用和珅,汉武帝晚年也因“巫蛊之祸”下了罪己诏,但不管怎样一切都还在他们的掌控之下,没有造成被小人欺负的尴尬局面,但姜小白就不一样了。
古时候的君王为了平衡各方势力,往往君子与小人并用,但作为明君你要分得清好坏啊,你还得控制得了局面啊,如果没这个平衡能力,还是要远小人勿用。估计姜小白没有明白这个道理,管仲呢以为小白英明,还不会傻到好坏不分吧。
事实上小白的智商情商远不如他的祖先姜子牙,他用三个小人并不是想要牵制管仲他们,而是真心喜欢他们的阿谀奉承,管仲或许看出点什么了,但还是认为只要自己在三个小人也是翻不了天,所以管仲在世也就没有去干涉小白的这点爱好。
但终于有一天管仲病重,不久于人世,小白去看望他,问后事。小白居然真的提出了三个小人做管仲的接班人选,管仲知道再不说不行了,于是一一投了反对票。管仲说易牙“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说开方“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说竖刁“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
小白一开始还听管仲话,将三人罢黜了,但后来感觉离开三人后浑身不自在啊,就又把三人请进了宫,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小白没想到三个白眼狼将生病的自己与外界隔绝,最后被活活饿死。更惨的是几个亲生儿子忙着争斗抢王位不管不顾啊,尸体搁了六十七天也没人收殓入葬啊。
姜小白虽然算不得绝顶聪明但也不是一般庸碌之辈,何以命运竟然被三个小人操纵?

venp53rlfy4.jpg

venp53rlfy4.jpg

竖刁很会拍马屁,自己把自己阉割了侍奉小白,虽然太监不知起于何时,但竖刁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史籍记载的太监。管仲临终对小白说“人情莫过爱其身者,竖刁不爱其身,岂能爱君乎?”,对自己狠的人往往都很残忍,果然,小白病危竖刁作乱,不给小白东西吃的就是这厮。小白临终以衣袖蒙脸,想来是羞于九泉之下见管仲。
易牙是个好厨司,因烧得一手好菜宠幸于小白,但他不该将自己的幼子杀了炖汤给小白喝,连自己的骨肉都下得去手的人又怎么会忠心于君王?这不,这边小白生病,易牙就联合竖刁迫不及待地拥立公子无亏作乱,将小白封锁在内宫。
本来小白与管仲早就定了公子昭为太子,也怪公子昭太无用,既然公子无亏已立,公子昭就逃,逃到宋国找宋襄公,因为小白生前将太子托付宋襄公。宋襄公护送公子昭归国,公子昭刚要即位,诸公子不服,联合起来对抗,于是公子昭又逃往宋国请宋襄公协助平叛。
公子昭后来做了齐孝公,一生碌碌无为,临死又被开方操控杀其子拥立了公子潘为齐昭公。这个开方本是卫国的公子,后来见齐国强盛就借出使之际赖着不走了,为表忠心,其后十五年不归卫国,连母亲去世也不奔丧,像这种自己亲人都不爱的人又有何情义可言?
讲完三个小人的故事,我的内心也是久久不能平静,人间至情自有天道,所谓勇敢与残忍一般人也确乎难以看清。
文章的最后来说说作为一代厨师始祖的易牙,如没有“烹子献糜”这一出,易牙也算得是个人物,在他之前虽说有烹饪的祖师爷彭祖和伊尹,但易牙也是将中华的烹饪绝技进行了发扬光大,他从彭祖那习得的“鱼腹藏羊肉”这道鲁菜经典,很好地诠释了鲜这个字,据说鲜就是易牙发明的,本来古字三鱼为鲜。另外,易牙还发现,在削山芋之前先咬一口,嚼一嚼,皮肤就不会再痒了。真的假的?不信你去试一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