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回复: 0

学生高考语文文学常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 22: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学常识是大家学习中必须积累的部分, 高考语文试卷离不开语文常识,下面是关于学生高考语文文学常识的内容,欢迎阅读!
  先秦文学
  1、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2、先秦散文
  A、儒家经典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乐》)
  B、历史散文。《左传》(编年体) 《战国策》(国别体) 《国语》(国别体)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与他的学生言行的书。(《季氏》《荷》)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
  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与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3、先秦诗歌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特殊称谓:
  1、 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4、 年龄的称谓: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80岁、90岁。
  期颐:100岁。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1、 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 谪:降职并远调。
  3、 拜:授给官职。
  4、 授:授予官职。
  5、 擢:选拔,提拔。
  6、 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7、 罢:罢免、停职。
  8、 免:免除官职。
  9、 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地理部分:
  1、阴:山北水南 阳:山南水北
  2、左:东为左 右:西为右。
  3、河:黄河。 江:长江
  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5、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6、 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7、 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8、 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9、 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苏州:姑苏
  成都:锦官城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镇江:京口。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1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昆明——春城
  苏州——中国的威尼斯
  重庆——山城、雾城
  拉萨——日光城
  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徐州——彭城
  1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结语:以上是小编推荐学生高考语文文学常识的内容。文学常识广义是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其中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古代文化常识。例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