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回复: 0

历史故事:韦编三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 22: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文名】 韦编三绝
  【外文名】 Study diligently
  【出 处】 《史记·孔子世家》
  【词 性】 褒义词
  【用 法】 做谓语、宾语;指人读书勤奋
  【结 构】 主谓式 近义词三绝韦编,牛角挂书 ,悬梁刺股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后人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加以概括。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故事: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夹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