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6|回复: 0

1000字高三议论文:拯救黄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 13: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雄伟壮丽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辆、熙熙攘攘的人群。城市化
  和工业化的水平提高了。但基础设施却严重滞后。污水、烟尘和垃
  圾的处理能力远远低于它们的产生量。黄河中上游地区,只有兰州
  、西安、太原有几座污水处理厂,但处理的数量和深度与排放量相
  比,还远远不够。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可在这样的毒水中,鱼儿一天也不
  能生存,如果鱼儿会上树,或许黄河里的珍贵鱼种不至于基本灭绝
  。
  喝啤酒的人都知道,泡沫越多,啤酒就越好,可是河面上的泡
  沫越多,只能说明河水的水质就越差。
  90年代,每年注入黄河的污水近30亿吨,黄河的污水和净
  水比例高达14%。每立方米黄河水中还有52公斤污水。黄河有
  部分河段的水质丧失了饮用功能。我们的母亲河,日益疲惫和憔悴
  。
  铺天盖地的垃圾,就在黄河岸边附近堆放,风吹日晒,雨水浸
  淋。高浓度的渗滤液透析到地下,对地下水造成严重威胁,垃圾的
  渗滤液注入黄河,更使黄河的水质污染雪上加霜。黄河流域,露天
  堆放的垃圾场竟数以百计。
  黄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几十种资源
  。煤炭开采、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矿山冶炼、建材水泥,几乎所
  有的重污染行业都集中在黄河中上游地区。这种畸形的产业结构加
  上落后的生产工艺,对黄河的污染日趋严重。尽管沿黄省市对治理
  污染花了巨大的力气,加大力度,但面对严重污染,治理的效果往
  往还是不尽如人意。
  陕西北部,内蒙古西南部,山西西北部是着名煤炭产地,号称
  “能源金三角”;山西沿吕梁山、太行山河谷一带号称汾河工业走
  廊。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上述地区能源开发强度日益增大。
  这里焦炭生产集中。1996年10月以前,土法炼焦盛行。一堆
  堆明火,一座座焦炉,搞得黑烟滚滚,遮云蔽日。用这种粗放型的
  方式生产,既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又破坏了生态。
  1996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对这些
  落后的生产方式明令予以取缔。
  超载的土地、庞大的人口,为了吃饭,毁林开荒,弃草种粮,
  滥垦滥牧,滥采滥伐,使得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日趋恶化。茫茫黄
  河,赤地千里,干燥的气候、裸露的地表,为沙尘暴的喧嚣肆虐扫
  清了障碍。1998年4月15日,一场历罕见的沙尘暴席卷
  了半个中国,西北地区“黑云压城城欲摧”、“风沙滚滚来天半”
  ,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损失惨重。
  饱受污染之灾的两岸人民啊,快行动起来,一起来拯救黄河,
  治理黄河吧!
  1.将市场机制引入污染防治领域。通过市场作用,从原来“
  谁污染谁治理”的企业个体行为,引申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分
  工和供求关系,形成社会化、专业化的环保企业乃至环保行业,向
  污染责任方提供商业性环保服务,逐步实现环境治理市场化、社会
  化、企业化。同时,在企业比较集中的工业园区鼓励多家企业污染
  处理设施共建共享和治污设施专业化运行,提高治污设施处理效率
  ,降低污染治理费用。
  2.树立“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治河理念。一是划定黄河
  水功能区,根据黄河水资源量和水流的纳污能力,提出各省(区)
  允许排入黄河的污染物总量,实行省(区)际断面水质行政首长负
  责制;二是依法治污,在相关法规中明确相应的水污染超标处罚措
  施,对于污染超标省(区)要停止审批新的水资源利用项目;三是
  建立和完善水利、环保联合治污机制,在排污监测和监管处理水污
  染突发事件上统一行动、团结治污。
  3.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行绿色GDP,把环保工作纳入
  地方党政一把手的政绩考核。
  4.环保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实行垂直管理,脱离地方的制
  约。
  5.给予环保部门更大的执法权。如处罚力度,关停污染企业
  等。
  6.地方新上项目论证必须有科学的决策程序,有环保部门参
  与,对新上项目,如果发生大的污染事件,实行事后决策追究制度
  ,以加强地方“一把手”对黄河污染监督管理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7.应该在具备了有效的监测网络基础上,探索建立排污区域
  赔偿制度,让过度占有资源者付出应有代价。可以通过“排污收费
  ”的办法,由河流段面水质不达标者,向下游提供补偿,迫使沿黄
  地区政府加大对本地区污染的治理。
  这些方法不一定很全,但是个人认为要是做到了的话,黄河也
  就治理的差不多了吧。最后,希望大家与我一起保护环境,共同治
  理黄河,让黄河不再变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