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回复: 0

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题集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 00: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勇气与方法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杂著十种.寓言》载:终南山上,有条滿是荆棘的路。棘枝蔓柔软,棘刺茂密,扎上人后,纠缠在一起很难解。人们害怕棘刺,宁可绕远路而避开。有个人见义勇为,撩起衣裳就冲上这条路,想拔去所有的荆棘。谁知用手折断了左边的荆棘,右边的荆棘又钩住了他臂膀,下边的荆棘又钩住了他裤子,弄得他疲惫不堪,寸步难行。君子说:这个人疾恶如仇是很好的,但他却没掌握除去荆棘的方法。假若他拿着斧头砍断荆棘的根,又有什么样的荆去不掉呢?
  请以《勇气与方法》为题作文。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点拨】
  人类活动的显著特征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人们往往为达善其事的目的而利其器,总要运用这种或那种方法。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这些谈方法的言论,既有思辨性,又有实用性,启迪我们努力去掌握方法这把钥匙。
  二、抛弃与救援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庄子·山木》载:假国灭亡之后,假国的人争相逃难。有个叫林回的人,扔掉了价值千金的璧玉,背起了被遗弃的婴儿急忙奔逃。有人说:你是为了钱财吗?这个婴儿不值多少钱。你是怕受拖累吗?这个婴儿的拖累多着呢!你抛弃千金璧玉而救助无名弃婴,图的是什么呢?
  林回答道:璧玉只是凭着值钱才和我有关联的,而救援这个弃婴却是天赋予我的善良本性,使我这样做的。
  那些为了钱财而结合在一起的人,一旦遇到贫病祸患,就会互相抛弃。而那些凭着人的善良本性结合在一起的人,一旦遇到贫病祸患,则会互相救援。互相救援与互相抛弃,二者之间真有天壤之别啊!
  请以《抛弃与救援》 为题作文。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点拨】
  凭利害关系走到一起的人,只可共安乐,不可共患难。只有凭着人的善良本性、良好道德、高尚情操走到一起的人们,既可同安乐,又能共患难。愿人们重道义、轻利害吧!
  三、看法与角度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刘子.正赏》载:从前,有两人一起评论一块玉,一个说好,另一个说不好,争论了很久也不能辨清究竟谁说得对。他们两人都说:你从我的眼里看去,玉的好坏就能分清了。那块玉的形状、性质是固定的,而对它的看法却大不相同,这并不是两人有意要说得相反,而是他们看玉的角度不同所致。请以《换个角度看事物》为题作文。
  请以《看法与角度》 为题作文。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点拨】
  对待同一事物,各种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去看,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便是这种情形的形象描绘。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换个角度看事物,从而写出事物的特点和风采来。
  四、上与下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现代语言学经典《我们賴以生存的隐喻》中谈了上与下,谈到这组空间方位譬喻与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的关系。考试分数好,叫做考分上扬成绩提高,反之则是分数下滑成绩降低;心情好是高涨高兴,反过来是低落低沉;天堂总在上头
  往地狱一定是要下去的。上下高低,不只是一组空间方位的说法,还饱含了价值意蕴的隐喻。
  请以《上与下》 为题作文。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点拨】
  凡在上的一定就好,凡在下的一定不好,这几乎是世界所有文化的通则。文化意蕴深,则高雅, 文化意蕴浅,则低俗。言人之抱负远大: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贬人之目光短浅,志向低下则曰:井中之蛙洞中之鼠。
  五、大与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刘备曾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今人常用来告诫人们应重视小亊,不要认为那坏亊小就去做,也不要以为那好事小而不去干。还有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但有人却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大’的民族。这是因为它历史悠久,地大物博,而中华民族的精髓便是一个‘大’字。大气魄,大志向,大抱负,大眼光,大胸怀。故有人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上所言大与小矛盾否?
  请以《大与小》 为题作文。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点拨】
  言大谈小勿将两者对立起来。人要成才,当应有大气魄,大志向,大抱负,大眼光,大胸怀,但又应扎扎实实从做善小不做恶小起步,而今迈步从头越。
  我们往往过分看重大事情,而对身边的小事视而不见,殊不知,导致失败的,可能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我们就常常因忽略小事而吃亏。一件小事,在所谓的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做错了,完全变了味,也以为只是小事,而不认真去总结,主观地认为这无足轻重,便安下心来做另一件事。结果呢?一次次地重复以往的失败而不自知!须知,有多少事都是因为小事的失误而导致了整件事情的失败,在做人上,在学习上,就有很多,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应该换个思路重新思考大与小的辩证关系了。
  我们往往能征服远方的高山,却被鞋里的沙子弄得不知所措。当我们决定整装前行时,缺少的不是勇气,不是能力,而是对待身边小事的态度。事无巨细,如果小事都能做好,目标不就越来越近吗?
  记住,上路了,莫忘清理干净鞋里的沙子!
  六、俭朴是种力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936年,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采访了革命根据地延安,写了本《西行漫记》。斯诺在该书中说:当我看到毛泽东住在十分简陋的窑洞里,看到周恩来睡在土坑上,看到彭德怀穿的背心竟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看到林伯渠的眼镜腿断了,用绳子系在耳上将就着戴,等等,我从革命家俭朴的生活上,发现了一种伟大的力量,称之为‘东方魔力’。我断言,这种力量是兴国之兆,胜利之本。
  请以《俭朴是种‘力量’》 为题作文。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点拨】
  早在先秦时,秦穆公问大臣由余:君主得国失国,有没有规律性的东西可循?由余说有,就是《韩非子.十过》中所云: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在由余看来, 俭可以产生一种力量得国。俭朴这种力量,似一种柔刚,拥有它,似乎觉不出多点什么;少了它,其损失无法估量。
  成由俭,败于奢,这是一条深刻的历史经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传家宝。无论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优良传统都丢不得。丢弃了,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懈怠了,在舒舒服服中迷醉了,在风风光光中沉落了。长此以往,我们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我们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
  七、留白与遐想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画家画花,独画一枝,纸上总爱留些空白,让欣赏者自去遐想;诗人作诗,讲究含蓄,字里行间留的空白,言有尽而意无穷;音乐家演奏小提琴,抑抑扬扬,曲中中断琴声的空白,达无声胜有声之妙……
  请以《留白与遐想》 为题作文。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点拨】
  一纸画满花,一诗言说尽,一曲尽抑扬,不给欣赏者思考、想象的余地,势必缺乏魅力。构思时作点虚化处理,留下一定的空白,给欣赏者的审美心理提供驰骋想象的空间,回味咀嚼的余地,就可使无画处皆成妙境。
  同样道理,人生,也不能没有留白。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事,是每一个我乃至我们所倾尽全力也无法完成的,那就放手,不要悲伤,至少我们曾经留下一段足迹。生命不息,后人总可以填上某一处空白,而这种等待,哪怕是幻想,也会令人微笑。我们应该感谢前人,他们有意或无意地留下空白,才令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有了动力和方向,而我们不正是在呼吸这一过程的芬芳吗?
  感谢上苍,他让我们拥有今天,却抓不住明天。于是每一个明天都成了留给每一个今天的空白。或许人类很卑微,当所谓的明天成了所谓的今天,我们便拥有了它,可是当我们又一次面对明天的时候,我们却无法预言它。但或许我们并不卑微,正因为我们预言明天,幻想明天,尽管道路坎坷,我们总是充满希望。当坎坷漫长的旅途被希望的光芒照耀,生命的奇迹就此应运而生。
  是故,我们的灵魂渴望自由,我们的生命需要留白……
  八、腹有诗书气自华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查:风雅,乃多义词,释义为端庄的或高雅的,尤指外貌或举止的端庄与高雅。那么,外貌与举止又是如何端起庄来或高起雅来的呢?比如端庄,那必定是气定神闲之后,才有的重正典雅。然那气定的神闲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古人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由此看来,这里关键的,还是要腹有诗书,而后才有仪态万千的风华正茂、风流绝代呀。也就是说,那气与华,并非从天而降,真真切切是自然的流溢与奔放出来的。人皆云:腹有诗书好,可以使人的言行优美典雅,与粗俗无礼断绝关系。
  宋玉说:风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反其意而用之,即,风起于草莽之末,而兴于青萍之间。无风不雅,读书如果不能形成全社会的风气,文明的社会就不可能到来。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点拨】
  远观近察当今社会,读书的人虽不能说越来越少,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并不多见。据《凤凰周刊》总编辑师永刚调查:13个朋友中,一年内读完3本书的人只有2个,一年内读完1本书的人只有3个,其他8人中除有个别人偶翻翻书外皆不摸书。诚然,这种倦怠读书的现象比较普遍,虽然因报刊杂志的呼吁读书,并不惜版面地大谈特谈读书对人之益,在有些城镇、乡村刮起了阵阵读书之风。然而真正静下心来,认认真真读书的人的人数,与我们泱泱大国14亿人口相较,确不匹配。
  为何读书这等好事益事却响应者寥寥可数呢?难道人们真的与风雅高尚的读书拜拜了吗?这倒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了。细察慢究其因,这种怠慢读书的时代病还是要在时代的身上找。这与我们社会整体的节奏发生了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冲突有关。当下的生活,容不得人们把谋生的宝贵时间与精力,外移出找钱的这个人生的中心。时间就是金钱,珍惜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寻常之人,哪能舍掘金之金色光阴,而去捧着一本闲书咬文嚼字呢?
  当《会计手册》《炒股秘籍》《厚黑》《阴阳》之类半工具半算命的图书,被多少人捧为圣经,而人文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类图书被人冠以闲书之名,这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缺失,亦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如果不能形成读书风气,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不可能真正成为文明的社会&&雅风习习,自然清淳。而要想真正树起读书之风,我以为,仍然是个发展观的调整问题&&即,我们怎么理解发展这个硬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