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回复: 0

2020年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立意明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 00: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意求深要求作者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象上,要努力发掘出事物内在的思想内容,要把有关材料放在一定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挖掘出它的社会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立意明确,欢迎阅读!
  【立意明确】
  1.概述
  我们不论写什么文章,在下笔之前,总要先考虑写什么内容,体现什么思想。这个过程,就是提炼主题的过程,古人称之为立意。在评卷过程中,立意一直是阅卷老师关注的焦点。意立得如何,是否突出、有深度,可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和的成绩。
  综观全国各地的小考、中高考评分标准,无一不将立意明确,中心突出这一要求作为其重要的评判标准,而且它在各地评改中所占的分值比重普遍较大。
  立意鲜明、新颖、深刻,乃是考场作文成功的关键。
  2.策略
  如何达到上面所说的鲜明、新颖、深刻呢?我们不妨采用以下方法与技巧。
  明题依体凸中心。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其次依据文体明了中心。以写记叙文为例,可抓住记叙的线索,诸如景、物、人、事、思想感情等,这是做到立意明确的先决条件;三要精心选择能表达文章中心的材料,若材料与中心联系不紧,就影响中心的明确;四是在文章的关键地方,用一两句话进行议论或抒情,揭示文章的主旨,使整篇文章宛如画龙点睛般活脱起来。
  化大为小炼主旨。仅以话题作文为例,考生可在析题的基础上,化大为小,把思维引向深入,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口拟题立意。如对话题处处留心皆学问,有一位考生从茶壶泡茶久了,里面长了垢,可泡出的茶却一天比一天香的现象入手,进行深度思考,最后明白了只有积年累月长出茶垢的壶,才能泡出清香爽口的好茶来的道理。在具体而生动的记叙中,突出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话题要旨。经过这样的炼旨,立意自然就高人一筹了。
  平中见奇出新意。常见的方法有
  (1)旧瓶装新酒。针对人们习惯了的事物、思想、理念,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看法和见解。
  (2)反弹琵琶。运用逆向思维,从反面提出自己与传统和世俗相悖的观点,以新眼光、新理念来分析事物,评价事物。
  (3)聚焦时代。针对社会现实,关注时代热点,比如对于救助弱势群体的看法,对环境污染的看法等,把自己对材料的独特体验、见解、评价等纳入文中。
  三思而行求深透。
  立意求深要求作者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象上,要努力发掘出事物内在的思想内容,要把有关材料放在一定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挖掘出它的社会意义,要善于把事物之间的内存联系,提炼出深刻的主题。
  【范例】
  20xx年山东高考语文考试刚刚结束,关于高考作文的讨论再次成为了网友们关注的焦点。如果说去年的瓜豆之争是生活中的家常,今年的我的行囊则有着一股清新的文艺范。青岛九中语文研究组组长陶文老师表示,从难度上来讲,今年的语文题目总体与去年持平,具体到作文题目来说,今年的作文题较之去年更方便考生扣题、立意,可以相对简单了。
  行囊就是人生行文贴近生活是关键
  陶文老师说,去年的瓜豆作文难在立意,而今年的作文主题相对明确,行囊指的是人生道路,行囊里有用、无用的东西,就是学生们在人生路上拥有的爱好、品德、智慧、理想这些东西,对青岛学生而言,这样类似的作文题在之前的练习中并不少见。
  在谈到写作的关键时,陶文老师强调,既然作文题目的立意并不难把握,那么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就落在了学生是否能根据自己的生活,围绕题目的立意进行阐述,根据陶老师的经验,一位地罗列空话、套话难出高分,高分的关键是要用中学生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例子来组织文章。
  高考作文评卷更宽容
  由于高三老师并不参与高考监考,陶文老师是从学生那里听来了一部分考试的信息,从学生们的反馈来看,今年的语文试题难度总体与去年持平,算是中规中矩。
  陶文老师说,从去年收到的学生反馈来看,高考语文作文的评卷相比各学校自己的模拟考试要更宽容。据陶文老师介绍,20xx年的山东高考的作文是,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的材料作文,很多考生在估计自己的文书时,因为觉得自己作文立意的问题,往往估地过低。
  陶文分析:从去年的情况来看,高考语文作文的评卷老师还是相对宽容的,考生文章只要能扣题,评卷老师对于不同角度的立意还是包容的,这也体现了高考作文评卷的一种多元化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