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2|回复: 0

202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跳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 00: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今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要求考生围绕青春不朽等话题写作。阅卷组专家之前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考生写议论文的比较多,但大多数千篇一律,相对来说,跟个人经历相结合的记叙文更容易出彩。满分作文比例比往年稍微多一点,其中,有记叙文也有议论文。
  阅卷专家为读者们推荐了几篇高分作文。我们来看看这些才子才女是怎么在考场上致青春的。
  点评
  要以论带例
  不能以例代议
  由于种种原因,当今高考作文中议论文占了绝对优势。这优势,非指写作质量,而指面广量大。
  议论文必须讲道理。讲道理就是分析,分解和剖析人情事理。一般来说,考生经过审题确立中心论点之后,应当在中心论点的下面分解出两到三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可以是数星拱月,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聚焦中心论点;亦可是层层钻探,不断递进,深入挺进。前一种不易把握,容易写成草原上遛马;后一种逻辑性较强,可以引人入胜,豁然开朗。
  但是,如今的考生大多不会分解出环环紧扣、穷追不舍的分论点,往往在亮出了中心论点之后从头至尾就是中心论点,是这样,就是这样,的确是这样……如此云云,其理何在?
  由于理不够 ,只好例来凑。批阅这些所谓的议论文,我们看到的基本上都是例一、例二、例三……有的考生竟然在800余字的短文中一口气抛出五六个事例,令人眼花缭乱,不得其理。
  这种以例代议的现象由于积习太久,一时难以改观。怎么办?我们不得已,只好求其次:考生所用的例必须包蕴各自的含义,并且暗示某种推理、论证的逻辑关系。此次向《现代快报》推荐的第3篇《青春永不朽》在这方面处理得比较好,进入了优作行列,为引起今后考生的注意,特作如下简评:
  略带抒情的起笔之后,本文一口气列举三个人物的事迹,共同聚焦青春不朽。
  高中生写议论文切忌以例代议,此文似乎有这个毛病。然而,对于那种各例寓义不同、数星拱月或递进关系自现的议论文,我们还是会心颔首的。
  此文的三例,分别点击三个分论点:判逆而求索的青春不朽;智慧激发智慧的青春不朽;审美有创新的青春不朽。请注意:这里说的点击,必须点到事理的穴位上,必须四两拨千斤,必须由例自然生成。这位考生,机智地做到了这几点,所以他从面广量大的罗列相似事例的作文中胜出。
  令人眼睛一亮的,是第二例:林徽因。今年作文试卷中的林徽因太多了,但至今尚未发现如此解读林先生之不朽的议论文!只有天才才能赏识天才,只有智慧才能燃烧智慧,只有青春才能滋养青春,林徽因无疑是这方面的卓越代表,她的青春浆汁默默地流动在根须和叶脉中,最终挺起了两株大树,她当然不朽。
  此次推荐的其他议论文,由于文思活跃、文笔洒脱,故各具亮点。第4篇《一点青春气,千里快哉风》,聚焦中国文化的青春,写出了锐气、写出了气派。第5篇《活得像梵高的向日葵》,以梵高名画向日葵为由头,略带杂文味,以热烈的色彩、张扬的个性、不老的豪情带动了诸名人事,故不显杂芜。
  最后,我们要点击一下第1篇《跳水》。这是一篇微型小说,紧扣青春不朽,写得深沉凝重,动心摇情。既然除诗歌而外文体不限,那么,相关的一些文学体裁就自然可以灵活运用了。记叙文和议论文只是两大门类,它们辖下的多种文体高三学子不妨一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