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回复: 0

名师点评2019上海卷作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 00: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语:20xx年高考语文考试刚刚结束,整体来看,今年的试卷难度延续了有所降低的趋势,但灵活性伴随着题型改革和命题思路改革而进一步加强,语文基础扎实、语文应用意识强的考生会比较占优,针对旧思路和旧题型的答题公式并不占据优势。师哈哈网高考权威名师国家玮老师第一时间为大家解析今年上海卷命题特征,带来最新高考语文作文解读。
  20xx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点评:
  从材料的组合方式上看,字面逻辑上互相矛盾的文字,在一定范畴下都存在充分的合理性:内心柔软的东西在主观精神层面讲,体现了敏感、诗意、怜悯、同情、脆弱、善良等心态;内心坚硬的东西在主观精神层面讲,体现了执着、责任、抗争、自信,甚至也可以指人性的弱点,如自私、冷漠等意义。这样的相对散点分布给考生的思维以较多的落脚点。当考生在某一点上站稳,却仍需要将眼光涉及另一点,将两点结合,逼迫考生深入思考:如何对待,才能造就和谐人生。如何根据自己的人生境遇去平衡柔软与坚硬,造就和谐自我。挖掘矛盾背后的逻辑合理性,体现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至此,什么是和谐人生呢?健康、快乐、幸福、自适等就是一种和谐人生。故而,无论是柔软,还是坚硬以适度为好,适度才能造就一种幸福、自适的人生。正所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近几年上海高考作文一直注重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今年的作文试题仍然保持了这一特点。思辨,《礼记 中庸》慎思之,明辨之,思考并加以辨析的意思,在哲学层面上,指区别于经验思考而言的纯粹思考。注重题目引导学生思考的对象的厚度和深度,同时贴近考情,保持可写性,以期准确、深入、全面地考查考生思维素质和表达水平。
  材料的呈现方式。我们认为据有思辨性的材料在呈现方式上应该据有两个特点:一是清晰简洁的文字,二是严密的内在逻辑。这样既能避免作文测量目标的错位,又能让考生直接、准确地面对他真正需要思辨的对象。我们的材料文字理性、逻辑严谨,富有思维张力,在呈现方式上体现了思辨性材料的特点。
  这样的试题能让每个考生都有话说。语文功底较浅的考生可以从身边的人或事说起,包括自己最熟悉的亲人、朋友和学习、生活,再联想到人生。文学功底较好的考生可以由历史现象引申到现在社会,可以写得大气磅礴,气势恢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