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回复: 0

2020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目:门与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 00: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文题目】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立意解析】
  材料由两段文字构成。前段文字材料提出了门和路两个重要意象,并运用比喻法对这两个意象之间的关系作了形象的诠释,相比后一段文字来说,这段文字的表意比较虚,是抽象的。后段文字材料,是对第一段文字材料的具体解说,这段文字中的重要意象是大学之门与路,命题者通过大学之门与路进一步使考生明确门和路的关系,即考生即将走进大学,走进大学之后是怎么想的,该怎么做?相对前段文字来说,其表意比较实,是具体的。在结构上,前段文字是为引出后段文字中的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往未知服务的,后一段文字则是承前段文字而来的,是对前段文字内容的具体化。
  综合试题的两段材料,我们可以理解为,门,是一个前行的栖息站,有门的路,永远不累;也可以理解为,门,它代表一种契机与转机,也代表一种挑战,门是可以推开、可以进入的,但是,门背后的世界永远是未知的。至于路的意象更是清晰,它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象征着人生,象征着人生之路。门的意象清晰,路的象征明白,大学之门与路的意象具体。门路大学的三个意象同时也是本次作文材料中的三个关键词。根据试题对写作提出的综合上述材料立意的要求,作文审题时对这三个关键词要综合考虑,全面关注,不可偏废。
  在作文时,要以门和路为着眼点,以大学之门与路为着墨点,把门与路与大学之门与路联系起来,并由此拓展到人生之路。对于考生来说,在文章中需要思考的是上大学的目标是怎样的,需要想象的是进入大学后我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其中目标就是具体的门,做什么和怎么做就是具体的路。考生如果能作这样的思考,进入大学之门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是要继续努力和奋斗,不断学习、探索、创造,那么作文的立意也就符合试题的要求了。当然,如果考生还能作进一步的思考,作文时将抽象之门与路、大学之门与路、人生之门与路综合起来,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那么作文的深度就会体现出来。
  应该说,浙江今年的作文题目与往年相比更多了一份理性冷静。同前几年让考生讨论一个具体的问题(如角色转换问题、时间问题、童心早泯问题等)不同,今年讨论的是对进入大学之门的思考,这个问题比较虚。可以这样说,近三年浙江省的作文题目更多是引导考生关注社会问题,而今年的作文题则是引导考生关注自我,哲理地思辨人生。总之,今年浙江作文题的思辨性又有了进一步的凸显与回归,用接地气来形容之并不为过。
  要写好这个作文题,须注意两点。一是要具备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在联想、想象空间上,我省今年的作文题与外省的相比存在着更明显的优势。这个优势就是我省考生可以在发散性思维上大显身手。这个发散性思维主要是由门和路所引发的联想和想象。如由实际生活中的门与路及其关系,联想到人生中的门与路的关系,再由人生中的门与路联想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不同人生认识与结果。这样的发散性联想可以使文章丰富、深刻起来。
  二是要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试题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上是下了功夫的。整个试题能激发学生的思辨力、解析力。当然,考生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注意情绪的释放与理智的解析要兼而有之,并且更偏重于缜密的解析:门该如何跨?路该怎样走?门和路该如何连接?作文能由此联系实际展开思考,那么文章就会写出个性来。如果单纯写门或者路,那无疑是偏窄、老套、没有新意、缺乏深度的。
  一类文,50分以上:对门路大学的三个关键词可以有偏重,但三个关键词一个都不能少。二类文,42~49分:三个关键词不齐,或流连于对门与路的哲学探讨,或一头沉于探讨进入大学后应该继续努力学习。三类文,36~41分:在审题上可能更偏,只写门或路。四类文,36分以下:虽然在字面上也与门与路沾边,但作文的主要篇幅并非写门与路,主题当然也不是,这类作文套作的痕迹很严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