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2|回复: 0

目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31 18: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谓母女父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之所以对这段话印象深刻,是因为它适用于每一种心怀不舍的告别,甚至可以形容作者与笔下文字的关系。每写一行字,都是在目送自己的过往经历。你与此事此人此场景的缘分,也就此别过。每一篇点击保存的终稿,每一篇标记为已发送的文章,都是在目送自己人生的某一个节点的所遇所思,最终变成一个个不必执著的省略号渐行渐远,直至消失。
  没有人比你更清楚当时的细微感受,那时的天气、温度、颜色,各种调遭事物遗留的各种痕迹都太熟悉,熟悉得就好像一个了解自己孩子每个表情的母亲,他们大多时候都在大脑皮层的褶皱里歇息。而在唤醒它们的时候,你能做到的只是尽量不夸张不做作的去重新描述它们。你并不清楚它们会与何人在何地以何种心情相会,你也无法预计他们在阅读者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涟漪,甚至你并不求他们为你带来盛名厚利,你只是尽量忠实地跟随内心表达自然的韵律完成它们。
  当然,你并不是最有天赋的写作者,也不是以写生为主的人,所以你写的随心随意,惟愿悦人悦己。就像一位母亲,只求自己的孩子健康开心,对社会有用。
  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让母亲觉得自豪欣慰,也并不是每次的目送离别都很圆满。很多比是欣慰的告别后还有让人不安的再见,曾觉得得意地连编辑部都赞过的文章,有些在日后看来,竟会让自己认为羞愧,因为他们经不起时间的推敲——有那么一两段话有刻意取悦读者的谄媚气,有的太刻薄还抖机灵,有的掉书袋得过分,有的只是满篇情绪泛滥……很多表达方式上的不节制和不自省,真的会脸红。就如一个没有料到有一天竟然被儿子提出爱的建议和意见的母亲,那种既高兴又羞愧的心情。
  高兴的是渐行渐远的儿子终于会偶尔回望,羞愧的是一心向圆满的自己真的还需要再进步。写作不就和目送一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