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回复: 0

初一话题作文漫游语文世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31 18: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文博大精深。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一话题作文漫游语文世界。
  第一篇:
  电视,人人了如指掌,但是,你知道它的作用吗?它有时让你爆笑,它有时让你回味无穷,它有时让你觉得可怕。我从电视中学到下棋、法律、做人道理、我还从中学到很多语文知识。
  一天中午回到家,打开电视一看,法国正在拍卖掠走圆明园的物品,让我想起了电影《火烧圆明园》。他们不但抢了我们的东西还进行拍卖,从中赚钱。这时的我怎么不痛恨他们呢?那时八国联军都来侵略中国,他们打砸抢烧,胡作非为,屠杀我们的同胞,掠走我们的财物,犯下了滔天罪行。这些他们还认为不够,还分割中国的领土。我们作为中国人能容忍他们吗?看到这些,我非常气愤。周恩来总理说得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啊!我们要一洗耻辱而读书。我们要为中华的长生而努力拼搏!
  我不仅学会了语文,还学会许多语文道理。
  在春节期间,黄金剧场热播的电视剧《走西口》。这个电视剧讲述了晋商为了发财而走西口。主人公田青和他的同伴,明知走西口的艰辛,但他不畏惧艰难,克服种种困难,最后来到大城市包头,做皮革生意而发了财,用钱财支持中国革命武装,让中国人民得到自由。电视中的悲惨故事,让人们惨不忍睹。电视剧最后一集的片尾有一个道理:世界大同为仁;祖国山河为义;家国天下为礼;刚柔相济为智;一诺千金为信。让人们知道做人的基本道理,五个大字:仁义礼智信。这是中华美德,也是做人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好的品质。
  我喜欢语文,热爱语文,也会享受语文。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其中的道理和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第二篇:
  语文到底是什么?仅仅是课本上的文章吗?不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
  现代社会中,广告已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广告作为商业社会的产物,其作用已不单单是商品告示,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是时尚和流行的象征,对于公众的生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广告用语中,有一些比较优美的语言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让人赏心悦目;但大多数都是运用了一些成语的谐音,或是一些名言或成语的同音异字如:某当铺广告&&当之无愧!;某帽子公司广告&&以帽取人!;某理发店广告&&一毛不拔!;某打字机广告&&不打不相识!;某眼镜店广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心灵,请为您的窗户安上玻璃。等。这使我从中学到了语文,语文不仅是用语言来表述的文化,还是一种交际、经济发展的工具。
  语文给人带来了美感,但有一些别出心裁的广告用语却使人找不到语文的美感,感受不到语文的魅力。某些广告商似是而非的成语新编,如咳不容缓、油备无患、鳖来无恙,牵强附会,无论对产品还是对文字本身,都只有误导作用,此种广告用语,应绝对禁用。还有一些广告宣传中出现的极品、神奇、之最等等最高级用语,利用大众媒体作名不副实的虚假宣传,纯属欺骗误导消费者。但现实中,已被归为禁止使用之列的极品及其相类似的称谓却频频亮相于众多商品广告中。这些现象,向社会、厂商和有关管理部门敲响了警钟:清除文化污染,规范广告用语迫在眉睫。
  我认为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从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体验汉语的精妙之处。还要善于发现一些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明辨是非,去伪存真。其实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语文素养就得到了提高,就学到了语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