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回复: 0

【原】《雅兰读论语·子罕》——第二十六则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3-27 23: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26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导读】正义曰:此章善仲由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衣敝缊袍:衣,名词作动词,意为“穿”。敝,破旧意。缊yùn,乱旧之絮。
衣敝缊袍就是穿着老式的破旧棉絮袍子,暗指家境贫寒或社会地位低贱。
《檀弓》: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
《家语》:“子路为亲负米。”
根据这两处记载,子路衣敝缊袍,此则所描述乃是实际生活写照。
《论语》之写实可见一斑。
衣狐貉者:貉hé,哺乳动物,外形像狐,穴居河谷、山边和田野间;杂食鱼、鼠、蛙、虾、蟹和野果、杂草等,皮很珍贵:一丘之~。mò 古同“貊”。
古人以狐貉之皮為裘,裘为华贵之衣,指家境殷实或社会地位高贵。
衣狐貉就是穿着动物皮毛做的大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穿皮草的。
勇或失于忮,贫或失于贪,求勇而不忮,贫而不贪,唯子路能之。
常人之情,穿着老式的破旧棉絮袍子站在一堆锦衣华服的人中间,就会自惭形秽。子路不感到耻辱,说明子路已经做到“由由而实”——贫富不再动于心,而可以进于道了。故夫子赞之。
人能各安其所安,用其所用就近道了。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文句大意
有一次孔子评价他的学生,勇猛的仲由(子路)说:穿着老式的破旧粗布衣服,站在一堆锦衣华服的人中间而不感到耻辱,只有由了吧?”

vo5hqybrhw0.jpg

vo5hqybrhw0.jpg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诗经·邶风·雄雉篇》
忮zhì,害、嫉妒,狠。嫉人之有而欲加以伤害之心为忮。
求,贪。耻己之无而欲求取于人为求。
臧zāng ,善。
人能各安其所安,用其所用,就是安于当下。故言,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不忮不求,是孔子借《诗经》之词对子路衣敝縕于狐貉而不自卑的赞美。
“子路终身诵之。是道也,何足以臧?”
孔子引《诗经》赞美子路,得到认可的子路很开心,从此经常诵读这首诗。
孔子见子路诵之不止,担心子路沾沾自喜,自伐于此善不再进取,所以补充道“ 是道也,何足以臧?”
  这,可以看作双关语。
一,如上所述;二,惩忿可以治害(不忮),窒欲可以防贪(不求)。虽然“不忮”者可以为仁,而仁不止于不忮。“不求”者可以为义,而义不止于不求。仁义之道始于不忮不求而不止于不忮不求。 子路衣敝縕于狐貉而不耻可以为仁之始、善之端,而成仁之善道不仅于此。孔子对症下药给子路打预防针以警示其欲自伐之心。
孔子的这种教育精神在《论语·先进》篇也有体现——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孔门教育精神以及儒家思想之妙此两章即可显现一二,何况整部《论语》?
那些动辄言儒家不如佛道的不仅不识孔子,更不识老聃和释迦牟尼。
《易·观》初六,六二小象辞形象的描写了此角度看待世界的方式——《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窥观”利女贞,亦可丑也。
文句大意
‘没有嫉妒,没有贪婪,所作所为,何以不善?’孔子引《诗经》赞美子路,得到认可的子路很开心,从此经常诵读这首诗。先生说:“仅仅这个样子,又怎么能成就善呢?”
【参考译文】
有一次孔子评价他的学生,勇猛的仲由(子路)说:穿着老式的破旧粗布衣服,站在一堆锦衣华服的人中间而不感到自卑的,只有由了吧?”‘没有嫉妒,没有贪婪,所作所为,何以不善?’孔子引《诗经》赞美子路,得到认可的子路很开心,从此经常诵读这首诗。先生说:“仅仅这个样子,又怎么能够成就善呢?”
计1426字
传承经典 传播美与安宁  尽在雅兰在世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