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6|回复: 0

地理教案-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4 09: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能够利用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来说明气候特征;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培养读图能力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建议关于“气候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的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前两节讲述气候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的基础上,分析世界各地气候产生的差异的原因,既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虽然重点还是就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但在程度上加以深化,把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的分布和特征系统化。
气候的地区差异一段,内容言简意赅,既说明由于气温和降水不同导致气候不同,又说明气候的不同,是由于影响因素不同造成的,引出第二部分内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部分是本章的难点,考虑初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改为选学。为差异性教学提供素材。在分析各个影响因素时,按照从已知到未知、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过程编写,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利于步步深入地理解。同时教材提供各种示意图,帮助理解。关于“气候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的教法建议
对于“气候的地区差异”,使学生认识到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由于各地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同,所以各地气候一定不同。
对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部分,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突破难点。为便于学生理解,采取先易后难、由已知到未知、由整体到局部的办法,学生可以从已知分析影响气温和降水的最重要的因素---纬度位置、影响降水的重要因素---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而对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以教师讲解为主,不要将其深化,只需了解什么气压带风带多雨、少雨即可。对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已学过地形高低对温度的影响,而地形雨的形成是新内容,所以制作成动画更直观地讲解;对洋流的影响,可将教材中的4.14图做成分步显示的flash复合片,使学生了解寒暖流对温度降水的不同影响。关于“气候类型和自然景观的差异”的教法建议
对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看世界气候类型图。应充分应用课本提供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影响因素等。先学后教,注重过程和方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对于“自然景观的差异”,虽然是选学内容,但它却是本章的总结和深化,是最活跃、最有想象力发挥的内容。可以利用教材配有相对的景观图,动画或影片等进行学习和讨论,利于学生把形象认识和概念的理解结合起来。或者利用课下查找资料,课上汇报表演等可以使课堂活跃,激发学生兴趣。设计的复合片,可以体现自然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尤其是气候对动植物的影响。形成事物之间联系的观点。
关于“主要气候类型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的教材分析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部分,根据气温和降水的状况分成13种类型。并提供分布图和柱曲图,对照分析讲解各种类型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是对气温和降水内容的概括提高。热带、温带和寒带的类型主要是水平分布,在高山高原区还有高山气候。
对于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部分,也作为选学内容。主要介绍自然带的含义和各自然得的位置、特征,主要的动植物,并用景观图片直观的表现出来。
很明显,本节教材紧密结合实际,并且层层深入,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思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关于“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的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手段) 各自然带的景观图片;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入)播放云南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录像,提问:仔细观察南方和北方的植物,在叶子的大小、冬季是否落叶、还是一年四季常绿上,南方与北方植物有什么区别?一个地区的地形我们可以直接的看出来,但是一个地方的气候我们怎样看出来呢?(学生讨论、回答)(小结)植物的分布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点。南方的气温高、降水丰沛,植物的叶子大而且常绿,北方的冬季气温低、降水少,植物的叶子小而且冬季落叶。地表的动物又受植物的影响而不同。由气候、土壤、动植物等地理事物组成了自然环境的总体,称为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我们生存的空间,自然环境的外部特征称为自然景观。而植被是自然景观最明显的标志。我们一般根据当地的植物特点来认识这里的气候特点。(投影片5)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自然带景观和动物迭加图(板书)四、世界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学生活动)根据各自然带的景观图片;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以及教材51~53页,分组讨论气候与植物、动物的关系,并完成下表:
[TR][TD]自然带名称[TD]分布[TD]气候特征[TD]植被类型[TD]典型动物[/TR][TR][TD]热带雨林带[TD] [TD] [TD] [TD]  [/TR][TR][TD]热带草原带[TD] [TD] [TD] [TD]  [/TR][TR][TD]热带沙漠带[TD] [TD] [TD] [TD]  [/TR][TR][TD]温带沙漠带[TD] [TD] [TD] [TD]  [/TR][TR][TD]温带草原带[TD] [TD] [TD] [TD]  [/TR][TR][TD]温带阔叶林带[TD] [TD] [TD] [TD]  [/TR][TR][TD]亚寒带针叶林带[TD] [TD] [TD] [TD]  [/TR][TR][TD]苔原带[TD] [TD] [TD] [TD]  [/TR][TR][TD]冰原带[TD] [TD] [TD] [TD]  [/TR]

(反馈练习)分组,教师随意说出一种气候类型,要求各组迅速说明其气候的特征或代表的动植物等,快且正确者胜。(板书设计 )四、世界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TR][TD]自然带名称[TD]分布[TD]气候特征[TD]植被类型[TD]典型动物[/TR][TR][TD]热带雨林带[TD]赤道附近[TD]全年高温多雨[TD]热带雨林[TD]猩猩、河马、大象[/TR][TR][TD]热带草原带[TD]雨林两侧[TD]全年分雨季、干季[TD]热带草原[TD]长颈鹿、斑马狮子、鬣狗[/TR][TR][TD]热带沙漠带[TD]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中部[TD]终年炎热干燥[TD]热带沙漠[TD]单峰驼、沙漠狐[/TR][TR][TD]温带沙漠带[TD]温带内陆[TD]气温较差很大,降水稀少[TD]温带沙漠[TD]野驴、双峰驼[/TR][TR][TD]温带草原带[TD]温带沙漠周围[TD]气温较差较大,降水较少[TD]温带草原[TD]黄羊[/TR][TR][TD]温带阔叶林带[TD]温带草原东西两侧[TD]温度适中,降水较丰富[TD]温带阔叶林[TD]大熊猫、梅花鹿[/TR][TR][TD]亚寒带针叶林带[TD]北半球温带阔叶林带以北[TD]冬长夏短,降水较少[TD]亚寒带针叶林[TD]熊、狐、松鼠[/TR][TR][TD]苔原带[TD]针叶林带以北[TD]气温很低,降水少[TD]苔原[TD]驯鹿[/TR][TR][TD]冰原带[TD]北冰洋沿岸,南极大陆[TD]酷寒[TD]冰雪裸地[TD]北极熊、企鹅[/TR]

关于“气候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的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手段)挂图:世界政区或世界地形图计算机课件:(1)四个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2)气压带风带示意图;(3)地形雨动画;(4)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引课)读四个城市柱曲图,根据前面所学方法概括四地的气候特征(投影片1)北京、伊基托斯、罗马、东方站(学生回答)(提问)利用学过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学生回答,教师鼓励)(总结板书)第3节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教师总结)            
[TR][TD] [TD]气温[TD]降水[/TR][TR][TD]纬度位置[TD]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TD]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TR][TR][TD]海陆位置[TD]沿海温差小[TD]近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TR][TR][TD][TD][TD][TD][/TR]

(承转)除了上述因素还有什么因素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学生回答)(投影片2)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   高气压带少雨,低气压带多雨;西风带从低纬到高纬多雨,东风和信风带少雨,同时由于气压带风带还随太阳直射点移动,所以情况较复杂(投影片3)地形雨动画    (投影片4)亚欧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和洋流的动画(反馈练习)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因素是什么? 1、我国江西庐山为什么是夏季避暑圣地? 2、我国黑龙江省北部为什么冬季漫长;海南岛则终年如夏?(板书设计 )第3节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一、气候的地区差异二、影响气候的因素(设计思想) 学习气候的地区差异,以学生活动为主,既复习旧知又引入新内容。巩固学生对气温曲线图和对降水柱状图的识读,并将二者内容结合起来,形成气候特点。 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这部分是教材的难点。本着从易到难、从整体到局部、从已知到未知的学习顺序和过程进行教学。首先,在影响气候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纬度位置,二者一个在分析气温和降水部分市都涉及到,应该是学生已有知识,较易理解;对同一纬度来说,最不同的是海陆位置,关于这一点,在前两节也分析得较充分,所以一教师提示,学生活动为主,共同归纳总结出表格。但是,对全球的降水来说有重大影响的还有气压带风带,这是很难与理解的内容,所以以教师讲解为主,只是将现象简单归纳,学生了解即可。在陆地局部和海洋局部地区,影响气候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地形和洋流了。关于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已经学过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度,但对地形雨的成因分布不了解,所以设计动画演示山地迎风坡降雨,背风坡干燥的过程,而随着高度降温是高山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对于洋流对气候的影响,用复合片分步演示,是学生思路清晰。总之,这部分教学步步深入,对学生了解影响气候因素和形成思维的方法有很大帮助。
  关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的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手段)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柱曲图;每种气候类型的景观图(讲授)由于影响因素不同,造成气候类型的不同。请大家依据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柱曲图,对照挂图,分组讨论,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地区、主要影响因素等。并完成下表:
[TR][TD]气候类型
[TD]分布
[TD]特征
[TD]植被
[/TR][TR][TD]热

[TD] [TD] [TD] [TD]  [/TR][TR][TD] [TD] [TD] [TD]  [/TR][TR][TD] [TD] [TD] [TD]  [/TR][TR][TD] [TD] [TD] [TD]  [/TR][TR][TD]温

[TD] [TD] [TD] [TD]  [/TR][TR][TD] [TD] [TD] [TD]  [/TR][TR][TD] [TD] [TD] [TD]  [/TR][TR][TD] [TD] [TD] [TD]  [/TR][TR][TD] [TD] [TD] [TD]  [/TR][TR][TD]寒带、高山[TD] [TD] [TD] [TD]  [/TR][TR][TD] [TD] [TD] [TD]  [/TR][TR][TD] [TD] [TD] [TD]  [/TR]

(板书)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总结)
[TR][TD] [TD]全年多雨区[TD]夏季多雨区[TD]冬季多雨区[TD]全年少雨区[TD]全年湿润区[/TR][TR][TD]热带全年高温[TD]热带雨林气候
[TD]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TD] [TD]热带沙漠气候
[TD]  [/TR][TR][TD]温带冬冷夏热[TD] [TD]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TD]地中海气候
[TD]温带大陆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TD]温带海洋气候
[/TR][TR][TD]寒带全年寒冷[TD] [TD] [TD] [TD]极地冰原气候极地苔原气候[TD]  [/TR]

(板书设计 )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TR][TD]气候类型
[TD]分布
[TD]特征
[TD]植被
[/TR][TR][TD]热带[TD]热带雨林气候
[TD]赤道两侧
[TD]全年高温多雨
[TD]茂密的热带雨林
[/TR][TR][TD]热带草原气候
[TD]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T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TD]热带草原
[/TR][TR][TD]热带季风气候
[TD]亚洲南部和东南部
[TD]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TD]热带季雨林
[/TR][TR][TD]热带沙漠气候
[TD]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TD]终年炎热干燥
[TD]热带荒漠
[/TR][TR][TD]温带[TD]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TD]亚洲东部
[TD]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夏季风来自低纬海洋,高温多雨;冬季风来自高纬大陆,寒冷干燥
[TD]亚热带常绿、温带落叶阔叶林
[/TR][TR][TD]地中海气候
[TD]中低纬大陆西岸
[T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T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TR][TR][TD]温带大陆性气候
[TD]中纬大陆内部
[TD]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集中夏季
[TD]草原、沙漠
[/TR][TR][TD]温带海洋性气候
[TD]中纬大陆西岸
[TD]终年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小
[TD]温带落叶阔叶林
[/TR][TR][T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TD]北极圈附近中高纬地区
[TD]冬季严寒,夏季温和
[TD]亚寒带针叶林
[/TR][TR][TD]寒带、高山[TD]冰原气候
[TD]南极大陆、北冰洋岛屿
[TD]终年严寒
[TD]冰雪覆盖
[/TR][TR][TD]苔原气候
[TD]亚欧、北美大陆北缘
[TD]长冬无夏
[TD]苔藓、地衣
[/TR][TR][TD]高山气候
[TD]高山高原地区
[TD]终年低温
[TD]冰雪、寒漠
[/TR]
[TR][TD] [TD]全年多雨区[TD]夏季多雨区[TD]冬季多雨区[TD]全年少雨区[TD]全年湿润区[/TR][TR][TD]热带全年高温[TD]热带雨林气候
[TD]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TD] [TD]热带沙漠气候
[TD]  [/TR][TR][TD]温带冬冷夏热[TD] [TD]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TD]地中海气候
[TD]温带大陆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TD]温带海洋气候
[/TR][TR][TD]寒带全年寒冷[TD] [TD] [TD] [TD]极地冰原气候极地苔原气候[TD]  [/TR]

(设计思想)
气候类型的分布属于新知识,于是采取以学生自学、分组讨论为主的方法。为便于学生对气候分布地区名称的学习,教师提供世界地形和政区挂图。通过小组讨论,很多同学认真思考过程中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加深了理解,学生大部分都学会了如何分析气候类型。完成的表格,是从已学过的知识入手,提供学生一种思维的方法,而且便于理解和记忆。设计的教学课件,使学生看到了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和分布特点,同时掌握了利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中总结规律的方法。
  • 地理教案-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