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回复: 0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教学案(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4 09: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掌握东南亚地形、气候的一般特点,及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在地形、气候方面的差异;
2、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及包括的国家;
3、通过使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4、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教学重难点:
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地形特点
学习方法指导:
1.学会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资源等方面描述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证。
2.学会分析位置地形气候等要素在地里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总结出一个区域的突出的人文地理特征。
3.学会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区域之间的差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旅游情景方式引入)你知道著名的狮城是那座城市吗?
你知道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在哪个国家吗?
让我们一起到东南亚去旅游,你就会得到答案!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
1、自主学习:
读图2-1,观察东南亚的位置和主要组成
1、说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东南亚的主要组成部分
3、总结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十字路口)
读图2-3回答:
4、东南亚地区的咽喉要道是哪里?它有什么重要的战略地位?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
为什么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教师精讲点拨】日本国内需要的石油绝大部分来自于西亚,
油轮必经马六甲海峡
【探究结论】
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资源小国,矿产资源尤其贫乏,要进行
工业生产,就必须进口石油,沿途经过太平洋,马六甲海峡,       个性化修改
印度洋,最后到达中东。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
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日本进口石油的必经之地,因此马六甲
海峡就成为了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学习任务(二)、东南亚的自然环境
1、自主学习:
读图2-1,观察东南亚的地形与河流,分析地形与河流的
关系,回忆东南亚的气候,分析对农业的形象
1、中南半岛的地势特征如何?
2、分析总结中南半岛的河流特点(流向与流速)
3、分析判断马来群岛的地形地势特点和河流特点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总结地形地势与河流间的关系。
(总结)河流的流向与流速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由此及彼 举一反三】读下图回答:
1、a、b、c三点中何处海拔最低?
2、美国地势东西        ,中间      ;   北部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教学案(1)
    南部       。
    3、d处的地形以         为主。

    a
    c
    b
    d
    学习任务(三)东南亚的气候及对农业的影响
    1、自主学习:
    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分别是什么气候?有何特点?
    2、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气候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假如你是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一位农民,何时播种?
    何时收获?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又该如何呢?
    【探究结论】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播种,旱季收获;热带雨林
    气候区随时都可以播种,全年都可收获。
    学习任务(四)
    1、自主学习:
    读图2-3,回答
    1、东南亚主要国家有哪些?位于中南半岛的国家有哪些?
    位于马来群岛的国家有哪些?
    2、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哪些?                                  个性化修改
    3、东南亚的内陆国有哪些?
    4、完成p36页活动题4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读图2-3,东南亚地区的城市分布有何特点?
    【教师精讲点拨】可从所处的地形、水源等方面给考虑
    【探究结论】都在河流沿岸。这一带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优
    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三、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
    1、近年来东南亚地区火山地震频发,请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2、假如到东南亚地区做一次旅行,请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从
    下列用品中选择,并说明理由。
    伞              防水凉鞋
    防晒霜         羽绒服
    太阳镜         晕船药品
    轻便的登山鞋   防暑药品
    四、总结梳理  归纳方法:
    对于本节的学习关键是通过读图认识本区重要的地理位置,
    特别是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位置。通过使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
    和分析图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通过
    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的。
    五、巩固练习:
    1、马六甲海峡被日本称为       ,是日本从波斯湾进口     的必经之地。
    2、假若你要去东南亚国家旅游,既要领略热带雨林气候又要领略热带季风气候,你要去的国家是(   )
    a.菲律宾    b.马来西亚  c.印尼  d.缅甸
    3、读“东南亚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
    ⑴填写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岛屿:c为          ,海域d         
    国家:e            ,f           半岛g         
    (2)a是          海峡,它沟通了         洋和         洋共3页,当前第2页123
  •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教学案(1)
    (3)b地属于          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4、综合能力训练
    六、附板书设计
    东南亚
    一、位置和组成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马六甲海峡
    二、地形与河流
    三、东南亚的气候与农业生长
    四、本区主要的国家

    教学反思:
    【学后反思】
    1、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加好、一般、较差):        。
    2、我学到的主要知识和技能:                       
                                                    。
    3、我学到的主要方法:                           
                                                    。
    4、我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是:                        
                                                     。
    【教后反思】
    共3页,当前第3页123
  •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教学案(1)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