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6|回复: 0

第二单元    地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4 09: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单元    地图
教学目标:
1. 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理解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2. 能够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
3.。掌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对高度、地形坡度、地形类型表达;准确判断地形部位的类型。运用等高线知识,分析地形区(或地形类型)、地形特征、地势、水文特征、地形对气候影响;绘制等高线地形剖面图。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难点:
1.经纬网地图上方向的判读
2.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分析和运用
课时安排:
四节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授课过程:
一、地图三要素:
(一).比例尺:
1、定义:也叫缩尺,一般是指图上距离与实地水平距离之比。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
比例尺=
计算时应注意:
a.分子一定要为1,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b,比例尺没有单位
c.在一般情况下,图距用cm为单位,实距用km为单位
3、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
①数字式:如1:4000000或1:4000000或四百万分之一
②文字式: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0km。
③直线式: ;
注意:直线式比例尺在考试时经常碰到,使用时需特别小心,因为试卷中的比例尺有可能被放大也有可能被缩小,所以我们首先必须去量比例尺上到底是用多少cm来代表1cm,然后在量算图距时我们也要相应地用该cm数来表示1cm
4、比例尺的大小及表示范围与地图内容详略程度的关系:
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注意:
a.比例尺的大小取决于分式中的分母,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
b.隐含比例尺的地图中比例尺的计算
[经典例题1]  读图2-1,两幅图表示的区域范围相同,图甲比例尺为:1:100000,则    (    )
    a.图乙的比例尺为1:xx00
    b.图乙的比例尺为l:400000
    c.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
    d.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4倍
【解析】图中两幅图的实地范围相同,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乙的水平距离是图甲的2倍,则图乙的比例尺是图甲的2倍,图乙的比例尺为1/100000×2=1/50000,图乙的比例尺大,表示的地理事物更详细。
【答案】c
5、地图缩放的计算:
在地图缩放计算中经常出现的两个错误:
a. 比例尺缩放与图幅缩放不分
b. “放大(缩小)”、“放大到(缩小到)”与“放大了(缩小了)”不分
①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缩放实际上是长度的缩放。
比例尺放大到原先的n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n
比例尺放大或放大了n倍就是比原来的比例尺多了n倍,即原比例尺乘以(n+1)
例如将1/xx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比例尺变大。共11页,当前第1页1234567891011
  • 第二单元    地图
    同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就是用原比例尺×1/n。
          原比例尺缩小或缩小了1/n,就是原比例尺×(1--1/n)
    例如将1/1xx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1xx0=1/160000,比例尺缩小。
    ②图幅的缩放:
    图幅的缩放就是面积的缩放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经典例题2]  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新图比例尺为1:xx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答案】d
    (二).地图上的方向:
      ▲野外如何确定地平面上的方向(以北半球为例)
    1、指南针定向:
    将指南针平放,磁针总是指向南北方向
    2、北极星定向:
    在晴朗的夜空找到北极星,面对北极星的方向就是正北方向
    3、太阳定向:
    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方位定向
    4、太阳和手表定向:
        一般来说,在中高纬度地区,把手表平放,让时针对准太阳,时针和表盘上的12点之间的夹角平分线所指的方向,大致就是南方。
    (1) 一般定向方法:
    在没有任何标记的图上一般遵循“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方法进行定向。
    (2) 指向标定向方法: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一般指向正北。
    在实地使用地图时,必须使图上的方向与地面实际方向一致。
    (3) 经纬网定向方法: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互为东西的a和b两点,a既可被定为是在b的东面,也可被认为是在b的西面,一般在地图上按“就近舍远原则”来确定方向关系。
    在经纬网地图上定方向,首先是要判断该图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上,可以按地球自转方向或经度大小的变化趋势来判断方向。
    ▲如何依据经度判读东西方向?
    (1)两个相比较地点同为东经度,则经度数值大者为东,数值小者为西;
        两个相比较地点同为西经度,则经度数值大者为西,数值小者为东。
    (2)两个相比较地点分别为东经度和西经度时,需用两个地点东西经度之和的大小来辨别东西方位:
    a.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度地点在东,西经度地点在西
    b.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度地点在西,西经度地点在东
    c.若两地经度和等于180°,则两地位于正相对的经线上,说哪个地点在东均可,此种情况比较不出东西方位。
    (3)图例和注记:------地图的语言
    图例是用各种符号表示地理事物
    注记是文字说明地理事物的名称或用数字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
    [经典例题3]
    ①在图2-2 中,a地在b地的        方向,a地在c地的        方向。
    ②读图2-3,判断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和公路走向的变化。
                   共11页,当前第2页1234567891011
  • 第二单元    地图
    【答案】①西南   正西      
       ②河流的大致从南向北流      
    公路先西南——东北走向,后东西走向(或:先东西走向,后东北——西南走向)
    二、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一)地面高度的 方法:
    1、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地图上标注某地高度的数值均为海拔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3、两者的关系:相对高度等于两地海拔之差。
    (二)等高线地形图:
    1、概念: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或湖泊中深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2.等高线的特点:
    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同,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若是同一幅等高线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的相对高度不同,则须标出每一条等高线的数值)
    ③零米等高线表示的是海岸线。
    ④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⑤除了陡崖和悬崖外,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不分支,且在图的中间部位不中断。
    ⑥等高线与“示坡线”“分水线”、“集水线”垂直相交。
    3.等高线图上的基本地貌类型:
    地形 表示方法 示意图   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说明
    山地山峰 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  
    四周低中部高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
    盆地洼地 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四周高中间低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
    山脊 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 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山谷 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鞍部 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
    陡崖 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
    峡谷: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的是峡谷。
    4、等高线地形图中相对高度的计算: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假若等高线的条数为n,等高距为d,则      
    (1) 等高线不重合时,相对高度h=(n-1)d或(n-1)d≤h<
    (n+1)d
    (2) 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起时,则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                   (n-1)d≤h<(n+1)d
    如图2-4是一个陡崖,可能400米等高线刚好穿过崖顶,而100米等高线刚好穿过崖底,则陡崖的最小高度为300米,但可能陡崖的最高点高度为499.99……米,而崖底高度为0.0……01米。则这个陡崖的最大高度为近500米,所以陡崖相对高度为300米≤h共11页,当前第3页1234567891011
  • 第二单元    地图
    陡崖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g-d≤h<(g-d) +2d
    [经典例题4] 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
    a. 180米          b. 220米         c.320米       d.280米
    【答案】bc
    5.不同地形的等高线:
    ①零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②地形类型包括以下五种,在地形图上的基本特征如下:
    地形名称 特          征
    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山地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
    盆地 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降低
    丘陵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高原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经典例题5] 读图2-5:(1)该地地形为       (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2)以下对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此地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      
    b.此地发展耕作业需要修筑梯田
        c.此地的等高距为100m            
    d.此地只适宜发展林牧业
    【答案】(1) b      (2)b        
    6.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
    (1)看等高线数值:
       ①可读出任意点的海拔高度,还可以看其极值,表示该地区海拔最大与最小情况,进而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的大小。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低处的短线)来判断。
      ②看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如在相邻两条等高线的中间,又增加了一条闭合等高线,则表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围,新增等高线的数值必定等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一,等高线内的高度特点是:“大于大者”和“小于小者”。若下图中a>b,则
    p区域的值大于a,即a≤p<2a-b
    q区域的值小于b, 即2b-a<q≤b
    [经典例题6]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回答①--②题。共11页,当前第4页1234567891011
  • 第二单元    地图
    ①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p为山坡上洼地  ②q为山坡上洼地
    ③p为山坡上小丘  ④q为山坡上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②若b海拔高度为200米,a海拔高度为300米,则               
       p、q处的海拔高度为
    ①200<p<300  ②300<p<400  ③100<q<200  ④200<q<300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读图可知,该地地势总的趋势是由a向b倾斜。ab之间是山坡,p的数值应大于a,q的数值应小于b,所以p为山坡上的小丘,q为山坡上的洼地。②从上一题分析得知:p是一个坡地上的高地,q是坡地上的洼地,从图中可看出p、q均为封闭的等高线,因此,p地最低处为300米,q地周边最高处为200米。已知a为300米,b为200米,可推知该地等高距为100米,只要两地高差达100米,就该出现等高线,所以,p地最高处不可能大于400米,q地最低处不可能低于100米,即300<p<400;100<q<200。
    【答案】①c     ②c
    (2)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
    ①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
    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②在同—等高线图上,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
    ③在不同等高线图上,不能根据不同图上等高线的疏密来直接判断坡度陡缓,而要看清
    楚不同等高线图的比例尺、等高距的差别。要比较它们的陡缓,要看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与实际水平距离的比值,比值越大,坡度越陡,反之坡度越缓。
    [经典例题7] 读图2-8,判断在下面四图中,坡度最陡的一幅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解析】坡度取决于坡高与坡宽之比。在四幅图上,坡高相同。由于比例尺不同,实际水平距离不等。比例尺越大,实际水平距离越小,坡度越大。
    【答案】b
    ▲在几幅等高线地形图完全相同的情况下:
    若比例尺相同,但等高距不同,则坡度随等高距的增大而增大;
    若等高距相同,但比例尺不同,则坡度随比例尺的增大而增大。
    (3)看等高线的走向 :
    ①根据等高线的走向,可判断某些地形的走向,如,山脉走向。
    ②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也是坡面上的水流方向。
    ③若一组等高线的走向是向地势低的方向凸,则此处地形为山脊;相反则为山谷。
    ④若一个方向是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垂直于它的另一个方向是由一对山谷等高线组成,
      则该地为鞍部(鞍部是在山脊的最低处,或山谷的最高处)。
    ⑤若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一处,则该地形为悬崖、峭壁。
    6.地形图的综合应用:共11页,当前第5页1234567891011
  • 第二单元    地图
    (1)与气候结合: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垂直递减率为0.60c/100m。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经典例题8]
    图2-10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①~③题。
    ①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    
    b.cd是山谷,ef是山脊
    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        
    d.h地比b地降水多
    ②b点此时的温度为18℃,如果只考虑高度因素,那么甲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              (     )
    a.13.5℃,12.5℃                     
    b.22.5℃,13.5℃
    c.22.5℃,14.5℃                  d.13.5℃,14.5℃
       ③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
    a.101米       b.198米      c.298米         d.601米
    【解析】①h坡西北高,东南低,为东南坡,是该地盛行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出的区域为山脊,反之为山谷。②在对流层,气温直减率为: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③等高距为200米,根据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h≤△h共11页,当前第6页1234567891011
  • 第二单元    地图
    【答案】①c    ②a
    (3)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河流由山脊向两侧分流;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山谷中的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4)道路选线:
    建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并通过鞍部;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度、坡度、少过河建桥;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5)铺设输油、气、水管线: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障碍,尽量利用地势高差,使之从地势高处向低处自流。
    (6)城镇、工厂等的选址:
        城镇一般在地面开阔,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的地方,且位于具有污染环境的工厂的上风向和河流上游。
    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结合地质地形条件,宜放在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
    港口的建设应考虑选择在避风深水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
    (7)农业土地利用:
    ①平原、谷地、三角洲等地一般布局种植业。再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具体安排农作物。
    ②山地、丘陵地区宜以林业为主,开辟梯田应选择在坡度平缓(坡度小于25°),有灌溉水源及其附近修筑水库后不会被淹没的地方;若为陡坡则应布局林业,还可以结合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布局立体农业。
    ③高原应确定具体位置再布局,我国以畜牧业为主。
    三、分层设色地形图:
       是根据等高线原理绘制的,即在不同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而成的,称为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四.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其应用
    1、概念;
        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的地势起伏情况和坡度陡缓。
    2、绘制方法:
    (1)确定剖面的方向,定出剖面基线,如图甲图中的ab线;
    (2) 确定比例尺:
    一般地说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与等高线图的比例尺相同,如图中乙图中的a′b′线;而垂直比例尺比水平比例尺大若干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如图中的垂直比例尺是水平比例尺的10倍。
    (3)在图纸上画水平线段与剖面线等长,如乙图中的a′b′。
    (4)从水平线段的两端点引垂线作为标高尺,并按照比例尺作出标高虚线。
    (5)点出剖面线与等高线的各交点c.d.e.f等,并把它们按水平比例尺转绘到水平线段a′b′上,即可得出相对应的各点c′.d′.e′.f′等。通过各点作垂线,垂线的高度是按各点高程依垂直比例尺计算出来的。
    (6)将垂线各端点连成光滑曲线,曲线以下部分用阴影表示。并注出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即成为沿ab线的剖面图。(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图上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共11页,当前第7页1234567891011
  • 第二单元    地图
    ▲通视能力:人的视线是直线,中间不能有任何障碍物。
    ▲等高线地形图(俯视图)与地形剖面图(侧视图)的关系:
    山谷  山脊  鞍部  盆地   山顶  山岭   陡崖
    [能力训练]
    1.要绘制一幅上海市地图,用下列哪种比例尺可使图上的内容最为详细?(    )
    a.1︰500 000        b.1厘米代表50千米
    c.      d.1/1 000 000
    右图为一方格状经纬网示意图,图中a、b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相差4小时。据此回答2~3题。
    2.有关该图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上比例尺到处都一样           b.ac段的比例尺大于ab段
    c.ab段的比例尺为1:10 000 000   d.cd间段比例尺比ab段大2倍
    3.从a点去b点,距离最短的走法可能是                    (    )
    a.从a点向东至b点              b.从a点向西至b点
    c.先向东北,再转向东南          d.先向东南,再转向东北
    4.下图四幅地图中的虚线,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下图,四图等高距相等,回答5~8题:
    5.四幅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6.关于四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四幅图的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   b.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
    c.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     d.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3倍共11页,当前第8页1234567891011
  • 第二单元    地图
    7.若把四图反映地区用同一比例尺绘图,则图幅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       b.丙甲乙丁      c.丁乙甲丙      d.丙丁甲乙
    8.四图中不可能有河流的是                                             (     )
    a.甲丙          b.乙丁     c.甲乙丙丁     d.以上都不对
    9.若下图为等高线图,a>b>c>d,甲、乙均在等高线闭合中,两地的地形最有可能的是                   (     )
    a.甲为洼地,乙为山丘            
    b.甲为山丘,乙为洼地
    c.甲、乙均为洼                     
    d.甲、乙均为山丘
    读图后完成10~13题:
    10.关于陡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处陡崖高于b处
    b.a处陡崖相对高度在20米以上
    c.b处陡崖相对高度在20米以上
    d.b处陡崖相对高度在30米以上
    11.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    )
       a.该地位于山脊,地势较高
    b.该地位于山谷,工程量小
       c.该地岩层脆弱,易于开挖
    d.该地位于鞍部,地势较低
    12.d地植物比c地长势更好些,主要原因是                           (     )
       a.地势低,坡度小                  b.蒸发量小,土壤湿润
    c.光照条件好,气温高              d.土层厚度大,地下水位浅
    13.为了防止陡崖处山体滑坡,下列措施最有效的是                     (     )
        ①植树造林     ②修筑梯田      ③控制水流量      ④整修加固裸露岩体共11页,当前第9页1234567891011
  • 第二单元    地图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4.下图是三幅世界地图
             
           a                          b                        c         
    图a说明:公元2世纪埃及著名的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家ptolemaios描绘出本图,1482年被欧洲学者编入《地理学入门》。
    图b说明:1581年欧洲印制的十字军的世界地图。图中将世界描绘成三叶草形态,其中心是耶路撒冷。十字军是欧洲中世纪天主教会以罗马教皇为首组成的军队,多次以夺回圣城耶路撒冷等借口向地中海东部地区发动侵略性远征。
    图c说明:17世纪时朝鲜人绘的世界地图。
    读图后请回答:从地理学的角度看,这三张世界地图各有什么错误?
    15. 读下面地形图、完成以下要求。
    (1)图中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种类是        ,判断理由是:海拔高度在       米以下,       以下;相对高度在      米以下。
    (2)河流的大致流向为        ;图中a、b两点的距离是1厘米,地面实际距离为        米。
    (3)图示流域降水丰富,计划修建一个小水电站。仅此地形考虑,比较c、d、e三处在       处建坝工程量最小,估计坝高不超过       米。
    16.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山设计了cb、db两条登山公路线。根据等高线图判断,沿      线修建公路比较合理,理由是                    。
    (2)g城是化学工业城市,此山区的主导风向
    是           。在该山区要建立一处疗养院,
    如在甲、乙两处选址的话,以      处较好,理
    由是          。
    (3)在a、b两山顶之间有山地电缆车相通。电
    缆车速度是每分钟200米,乘缆车从b山顶到a
    山顶约需       分钟。
    (4)在方框中,画出ef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垂直比例尺是1:5 000)。
    1.a
    2.c   解析:ab间的实地距离为4×15×111×cos60°km。ac、cd、bd所示的实际长度相等,为4×15°×111km。
    3.c   解析:地球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应为过这两点大圆的劣弧长。北半球同一纬度上的两点,大圆的劣弧向北弯曲,南半球反之。共11页,当前第10页1234567891011
  • 第二单元    地图
    4.c   5.d   6.c   7.b   8.d  9.a   10.c   11.d   12.d   13.a
    14.① 图a中欧洲、亚洲比例失当,非洲南部失真,其他大洲、大洋未标出。② 图b中大洲、大洋轮廓严重失真,缺少大洋和南极洲。③ 图c只绘出中国、朝鲜、日本等东亚国家,而且没有统一的比例尺,其他大洲均未绘出。
    15.(1) 丘陵     500(300米以下)  70
    (2)自南向北流    400米
    (3)d     20
    16.(1)db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工程量较小  (2)西北风  甲  化工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阳坡,环境优美  (3)9  (4)作图略
    共11页,当前第11页1234567891011
  • 第二单元    地图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