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回复: 0

<<常见的天气系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4 09: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设计  钟祥市胡集高级中学    刘翔
《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上册中的第二单元第五课,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整个说课共分为五个部分。 一、            说教材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四课主要介绍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是在前四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第四单元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2、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 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说教材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2、教学难点: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3、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确定锋面天气为本课重点之一是因为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锋的形成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学以致用”,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例如“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高压、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因为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表现,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都是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确定为难点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三是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有明显差异,四是要懂得什么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它们分别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本课难点之二是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造成这一难点的原因主要是难于长久性的记忆,容易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水平气流旋转方向记错。     二、 说教学方法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取读图分析法和对比法。本课的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例如,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等。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异与同,区别与联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本课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而课本有许多的插图,所以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设问,来指导学生分析图表中的地理信息,变抽象为直观,更好地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运动状态,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 <<常见的天气系统>>
    2、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三、  说学法指导 1、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天气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2、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 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的判别,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可指导学生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四、            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先播放两段“城市天气预报”和“天气形势预报”的录像。看完后,告诉学生要能够看懂和听懂这些天气预报图,首先要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其与天气有关的基础知识。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讲授新课:           锋面系统 (一)锋面结构与特点 (利用多媒体播放锋面动画,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了解锋面的概念,结构特点,天气特点) 1 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2 结构特点: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冷气团在锋面下面。 (问:①为什么暖气团总在锋面的上面?②一上一下两种不同性质气团会稳定存在吗?) 3 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过渡:根据冷暖气团谁主动移动,可将锋面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锋面类型与天气 (利用多媒体播放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动画,通过以下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完成表1) (问题:①冷、暖气团谁主动向对方移动?暖气团抬升情况如何?     ②何为锋面过境时、过境前、过境后?提示学生根据锋面移动的方向来确定。     ③冷、暖锋面过境前,过境后分别在什么气团控制下,天气如何? ④冷、暖锋过境时天气如何? ⑤冷锋、暖锋降水都发生在锋面的哪一侧?它们又有何不同?) 教师讲解:我国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和沙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 表1 分类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暖气团上升情况 被迫抬升 主动徐徐爬升 锋图 略 略 锋面符号 略 略 天气特征过境前 温暖晴朗 低温晴朗 过境时 刮风、下雨、阴天、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天气实例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和沙暴天气  二、            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在学习该天气系统之前,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几种基本的气压类型。 1 四种基本的气压类型 (利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介绍四种基本的气压类型:高气压,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 共3页,当前第2页123
  • <<常见的天气系统>>
    2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的对比 (强调: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利用多媒体播放“北半球低压系统的形成及其天气”动画,在学习了“大气的运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该天气系统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气流特征,以及天气特点。然后让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北半球高压系统的形成及其天气”,完成表2内容。  天气系统 低压(气旋)系统 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压分布状况 中心气压低于四周 中心气压高于四周 水平气流状况 北半球 逆时针方向辐合 顺时针方向辐散 南半球 顺时针方向辐合 逆时针方向辐散 垂直中心气流状况 辐合上升 辐散下沉 天气状况 云量增多,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天气实例 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出现的台风天气 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过渡:我们学习了锋面系统,气旋,反气旋系统,那么,锋面与气旋能否同时出现?为什么?) (播放“锋面气旋”图,让学生从图中了解锋面与气旋能同时出现,这种组合叫锋面气旋)          锋面气旋 1 概念: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叫锋面气旋。 (教师讲解:因为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两股性质不同的气流可能相遇形成锋面,而反气旋的水平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冷、暖气流不能相遇形成锋面) 2 天气:云、雨,甚至是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锋面气旋不同部位天气状况如何,由于时间的关系,布置学生课后思考) 总结新课 巩固练习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是要让学生能够听懂和看懂一些简易的天气形势图,因此最后通过活动课“试做天气预报员”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布置作业 1 锋面气旋不同部位天气状况是否相同,气旋前方、后方、中部的天气各如何? 2 地理填充图册。板书设计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面系统 锋面结构与特点 1 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2 结构特点:暖气团在锋面之上,冷气团在锋面之下 3 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锋面类型与天气二、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 五种基本的气压类型 2 气旋与反气旋的差异       锋面气旋 1 概念: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叫锋面气旋。 2 天气:云、雨,甚至是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五、说启示: 1.我感觉通过多媒体与板图绘制相合,教学效果好,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2.自己有从满堂灌的教学中解脱出来的感觉。共3页,当前第3页123
  • <<常见的天气系统>>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