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1|回复: 0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4 09: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中学地理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工业指向类型;2. 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趋势;3.分析理解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工业区位分析注重多要素综合分析和评价,突出对实际问题的区位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法、对比法、讨论法等,提高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并加工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采用实例分析,激发学生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形成科学的环境观,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教学重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选择;教学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1、上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农业的区位因素,那么农业的自然因素在哪些呢?2、读课文思考: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3、通过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大家思考一下工业布局的自然因素可能有哪些?归纳总结:与农业相比,工业生产除场地和水源外,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不大,这使工业生产在区位选择上既灵活也复杂。一个工厂企业到底布局在哪里才是最优区位呢?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一节的内容。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引导:请学生看“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回答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课本插图显示:原料 动力 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市场  交通运输 土地  水源 政策等。提问:假若你是一个工厂的厂长,让你选一个地方建厂,你要考虑哪些因素?才能获取最高利润呢?学生讨论: 请几个学生谈自己的想法,然后引导归纳:理想的工业区位:充足的原料、动力;廉价的地租;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教师总结: 以上,我们从厂商所考虑的区位因素可以看出,他的目的就是为获得最高的利润。但能否找到完全符合他要求的地方呢?引导: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我们不可能把我们想要的最好条件找齐。所以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如水泥厂,应该在石灰石分布地,钢铁厂可以设在铁矿附近。也就是说某种工业布局在哪儿,考虑的是其主导因素。而事实上,我们可以根据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的不同而交工业划分为不同的导向型工业。学生阅读教材58页,概括五种导向型工业的特点及相关工业部门,完成下表:工业导向类型工业特点区位选择原则工业部门举例原料导向型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的费用较高 接近原料地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制糖厂等市场导向型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的成本较高接近消费市场啤酒厂、汽水厂、印刷厂、家具厂、石化厂、加工厂、棉布厂、汽车制造厂、面粉厂等。动力导向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有色金属冶炼(炼铝、炼铜等)、钢铁、化学等重工业。劳动力导向型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劳动力的地区普通服装、纺织厂、电子装配、制伞、制鞋厂等。技术导向型技术要求高的工业接近高等院校或科技发达地区飞机、卫星、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 这部分知识应详细介绍,因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知识面窄,对各类工厂的特点了解很少,所以应结合实际给予讲解,如讲制糖厂时,用8吨甜菜榨制1吨糖,所用原料很多应布局在原料地;石化厂因产品运输较难,一般接近消费市场地;另外注意区别电子装配工业和电子工业应分别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二、影响工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的发展变化:引导:请学生阅读课本59页“案例1”和“阅读——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学生讨论:1.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教师解析:鞍钢与宝钢的最大不同是,鞍钢选择接近动力和原料产地;宝钢接近消费市场。[教师过渡]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的变化,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进而直接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那么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学生讨论并回答:“活动3”教师归纳总结:⑴ 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⑵交通运输条件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形成工业区;⑶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⑷工业对劳动力素质(技能)的要求逐渐增强。   [德育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同学们只有从现在起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将来才能立足社会。归纳小结: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1、    自然条件:①土地②水源③原料④能源2、   社会经济因素:(1)①近原料地(减弱)②近燃料地(减弱)③近市场(加强)④交通运输(加强)共2页,当前第1页12
  •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3、    劳动力因素:①数量、体力(减弱)②知识、技术水平(加强)③工资水平                          授课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工业指向类型;2. 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趋势;3.分析理解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工业区位分析注重多要素综合分析和评价,突出对实际问题的区位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法、对比法、讨论法等,提高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并加工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采用实例分析,激发学生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形成科学的环境观,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教学重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选择;教学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1、上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农业的区位因素,那么农业的自然因素在哪些呢?2、读课文思考: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3、通过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大家思考一下工业布局的自然因素可能有哪些?归纳总结:与农业相比,工业生产除场地和水源外,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不大,这使工业生产在区位选择上既灵活也复杂。一个工厂企业到底布局在哪里才是最优区位呢?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一节的内容。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引导:请学生看“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回答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课本插图显示:原料 动力 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市场  交通运输 土地  水源 政策等。提问:假若你是一个工厂的厂长,让你选一个地方建厂,你要考虑哪些因素?才能获取最高利润呢?学生讨论: 请几个学生谈自己的想法,然后引导归纳:理想的工业区位:充足的原料、动力;廉价的地租;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教师总结: 以上,我们从厂商所考虑的区位因素可以看出,他的目的就是为获得最高的利润。但能否找到完全符合他要求的地方呢?引导: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我们不可能把我们想要的最好条件找齐。所以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如水泥厂,应该在石灰石分布地,钢铁厂可以设在铁矿附近。也就是说某种工业布局在哪儿,考虑的是其主导因素。而事实上,我们可以根据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的不同而交工业划分为不同的导向型工业。学生阅读教材58页,概括五种导向型工业的特点及相关工业部门,完成下表:工业导向类型工业特点区位选择原则工业部门举例原料导向型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的费用较高 接近原料地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制糖厂等市场导向型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的成本较高接近消费市场啤酒厂、汽水厂、印刷厂、家具厂、石化厂、加工厂、棉布厂、汽车制造厂、面粉厂等。动力导向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有色金属冶炼(炼铝、炼铜等)、钢铁、化学等重工业。劳动力导向型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劳动力的地区普通服装、纺织厂、电子装配、制伞、制鞋厂等。技术导向型技术要求高的工业接近高等院校或科技发达地区飞机、卫星、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 这部分知识应详细介绍,因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知识面窄,对各类工厂的特点了解很少,所以应结合实际给予讲解,如讲制糖厂时,用8吨甜菜榨制1吨糖,所用原料很多应布局在原料地;石化厂因产品运输较难,一般接近消费市场地;另外注意区别电子装配工业和电子工业应分别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二、影响工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的发展变化:引导:请学生阅读课本59页“案例1”和“阅读——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学生讨论:1.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教师解析:鞍钢与宝钢的最大不同是,鞍钢选择接近动力和原料产地;宝钢接近消费市场。[教师过渡]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的变化,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进而直接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那么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学生讨论并回答:“活动3”教师归纳总结:⑴ 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⑵交通运输条件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形成工业区;⑶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⑷工业对劳动力素质(技能)的要求逐渐增强。   [德育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同学们只有从现在起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将来才能立足社会。归纳小结: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1、    自然条件:①土地②水源③原料④能源2、   社会经济因素:(1)①近原料地(减弱)②近燃料地(减弱)③近市场(加强)④交通运输(加强)3、    劳动力因素:①数量、体力(减弱)②知识、技术水平(加强)③工资水平共2页,当前第2页12
  •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