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回复: 0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4 09: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课标的要求
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这条标准,与旧教材的教学要求有些不同,要注意把握如下几点:
1、 旧教材一般将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标准”并不要求对水循环作这样的划分或出现三种循环的概念,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2、 教学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绘图方式加深理解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与环节。
3、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对水循环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的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知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二、 教材分析
1、 教材先阐述水圈的概念与构成,接着说明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互补的关系,从而引出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其中教材所附的读图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分析陆地水之间相互转化补给的关系。活动题让学生结合水循环原理去分析说明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2、 教材中出现了三种水循环的概念,与“标准”要求不大符合,教学中对这部分内容要淡化。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2) 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 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 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点
1.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2.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
3.分析洋流对地理环节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
1.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洋流的分布规律。
六、教学方法
1.小组式讨论法;
2.多媒体教学法;
3.读图分析讨论法;
4.案例分析法;
5.启发式讨论法;
6.自主学习法。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当一个人昏迷不醒的时候,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一般说第一个字是什么呢?(学生齐答“水!”)可见水为生命之源,其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
  [投影显示]
  资料一:“世界水日”的来历
  1992年6月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10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联笔写下了这样的警句:“水不仅为维护地球的一切生命所必须,而且对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继而,联合国大会决定,自1993年起,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在这一天就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开展活动,以提高公众意识。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资料二:人类面临空前的水资源危机。
      21世纪,世界人口将增长3.6倍,农业用水将增加5倍,工业用水将增加26倍,城乡各地生活用水将增加18倍。在非洲有12个国家常年缺水,4亿多人饮水不足,而在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国,许多大河滔滔人海,水资源未得到有效地利用。
      [教师引导]从以上出示的有关“水”的报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起着生死攸关的重大意义;意识到当今水资源问题不仅是区域性的,也是全球性的。水资源问题需要全球每一个人的关注,同样我们也不例外。
    [计算机显示]  地球水储量百分比图
      [教师提问]地球上的水体主要有哪些?它们所占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学生回答]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其中海洋水占到全球的96.53%。
      [教师提问]哪些水体是方便人类利用的呢?
      [学生回答]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教师追问]那么,这些水体在地球水体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呢?
      [教师引导]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要指陆地上各种为人们所利用的淡水资源。结合这一概念,读此统计图表,你有何认识?请利用数字定量回答。
      [学生回答]淡水资源及方便人类利用的水体所占的比例太少了!淡水资源占地球水体总量的3.5%,方便人类利用的淡水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教师提问]陆地上哪种淡水资源储量最多?
      [学生回答]冰山是陆地水资源的主体。
      [教师追问] 冰是否方便人类利用?水资源的利用性质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学生回答] 不,主要是冰川的更新周期比较长,不便使用。
      [教师提问]那请说一说为什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主要依赖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作为水资源?
      [学生回答]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较短,利用后在较短时期可恢复。因此,它们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也是我们目前开发利用的主要水体。
      [分组活动]阅读教材图3.2思考:
      (1) 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
      (2) 河流与湖泊关系十分密切。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它们的补给关系。
      [学生讨论](略)
      [教师补充]大气降水是大多数陆地水体的直接来源,所以,我国东部绝大多数河流的径流与降水量季节变化关系密切,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靠雨水补给的河流,其汛期出现的时间与降水量出现的季节一致。但是一定要注意:汛期都在雨季,而非夏季,因为不同的气候类型,降水的季节并非都在夏季。在内陆地区,河流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所以,河流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有直接的相关性,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夏季。但是应该注意: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因此,在冬季,我国大多数河流进入枯水期,河水主要靠地下水补给。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湖泊对河流水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洪水期,沿河湖泊及水库会起削减洪峰的作用。
       [问题过渡]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上的水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但是为什么没有用完呢?(因为地球上的水处在不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播放录像】有关台风及其影响的新闻报导(或图片)。
    【教师提问】xx年8月12号晚浙江省遭遇台风“云娜”袭击,在13个小时内,台风夺去了115条生命,卷走了153亿元的财产,有859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给浙江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请同学们思考,台风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共5页,当前第2页12345
  •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教师点评】台风有三大危害和一大好处:(l)暴雨灾害,(2)狂风灾害,(3)台风风暴潮灾害,(4)带来大量降水,可使干旱缓解。
    【引入新课】台风为什么会带来大量降水及暴雨灾害?这与台风输送大量的水汽有关。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有关水循环的知识。
    【板书】 一 、水循环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思考绘出地球上水循环的示意图。请1—2名同学到黑板上绘图,其他同学在坐位上自己绘图。
    【学生讨论】同学们绘出的水循环示意图是否正确、完整?地球上的水循环有哪些主要环节?
    【板书】1.水循环的概念  
    【教师讲解】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放投影图】或教师画水循环示意图。
    【板书】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学生归纳】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
    蒸发、植物蒸腾和蒸发、水汽输送、
    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学生讨论】根据水循环发生的范围可以把水循环分为哪几类?分别说明其循环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学生探讨归纳】:海陆间循环(也叫大循环),陆地水循环,海上水循环。
        大循环: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大海
        陆地循环:陆地→蒸发(蒸腾)→降水
        海上循环:海洋→蒸发→降水
    【学生活动】
    1.读图p59页图2-40,想一想,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什么?
    2.大量砍伐树木会对当地水循环带来什么影响?
    3.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产生影响。
    【教师点评】 在太阳能及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森林能涵养水源、增加蒸发和下渗、减少地表径流、促进水的良性循环,被称为“绿色天然水库”。大量砍伐树木会破坏当地水的良性循环,使水资源减少或枯竭。
      水循环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巨大,人类目前只能以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人工降雨及跨流域调水等方式,去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
    【教师提问】水循环这种规律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下面请同学们思考:我国许多地方修建水库,以及“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解决什么问题,有何作用?
    【教师归纳】修水库,主要是解决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的问题。水库的作用是在河流的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
    “南水北调”工程,以及前些年搞的城市引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引黄入晋”等,均属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过渡】阅读p60页“黄河输沙造陆”。
    【教师提问】水循环有什么意义?
    【板书】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学生讨论】学生就近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① 水循环既是物质流,又是能量流,它联系了地球的各圈层。
              ② 水循环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滋润土地,养育生命。
            ③ 水循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的作用及其意义——概括起来有四点:共5页,当前第3页12345
  •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一是维护了全球水量平衡(通过各个环节,把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有机地联系成为一个水循环系统,水在不断地运动、转化);
    二是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水循环使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乃至与海洋水之间相互交换转化,促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水循环系统);
    三是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
    四是水循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板书】(1)维护了全球水量平衡
    (2)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3)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
    (4)水循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教师提问】地球上的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在其运动过程中水的总量是否发生变化?这说明什么?
    【学生讨论】看书得出答案:全球总水量在长时间范围内保持不变,说明整个水圈的水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教师提问】既然自然界中的水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那么我们人类是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利用水资源呢?
    【学生讨论】播放讨论案例: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我国的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例如,作为我国能源工业基地的山西省,十年九旱,煤多水少。人口密集、工业集中的太原、大同等城市,缺水更为严重,有些工矿企业由于缺水不能正常生产,甚至被迫停产。华北平原重要粮食产区之一的河北省,因为缺水,使粮食大幅度增产受到限制。首都北京的缺水情况也日益严重。北京主要的供水源地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的蓄水量均在减少;地下水的开采也越来越深。 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少,为什么北方地区却严重缺水呢?
    1991年,环境保护部门对全国大江大河总河长的4万多千米河段进行了评价,发现大约44%的河流因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较差,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加剧了水资源危机的程度。
    我市的哪些河流存在水污染,已污染的水会产生怎样的危害呢?
    【学生集体讨论】归纳出结论: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不顾水循环和平衡的原理,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
    【教师点评】①强调: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了水资源更新的数量,或者遭到了污染,就会造成了水资源的枯竭,因此,一定要保护水资源。一是合理利用,即利用量不能超过水的更新数量;二是保护水质,免受污染,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的永续利用。②用数据说明水资源是有限的:水资源通过水循环得以更新,因此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但是人类目前真正有效利用的水资源是很少的(如下表)。
    水量 水体类型 占全球水量
    全球水量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淡水+咸水) 100%
    人类目前可利用的水资源 淡水 2.53%
    人类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
    淡水资源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
    浅层地下水 十万分之七
    人类目前真正有效利用的
    淡水资源  每年只有9000km3
    水循环在总体上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虽然说水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但是水循环过程在地
    球表面各个区域又是不平衡的,尤其是有些地区淡水资源奇缺,我们必须很好地珍惜。
    [学生活动]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一项伟大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定为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从扬州附近的江都抽长江水,利用京杭运河及大致与其平行的河道作为主干线,逐级提水北送到天津。主要解决黄淮地区东部、山东、冀东和天津等城市的缺水问题;中线从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北送至北京、天津。重点解决沿线城市用水并且兼顾农业和其他用水;西线从长江干支流(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上游。主要解决西北干旱缺水问题。目前,东、中线工程实施方案基本敲定、整个工种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5页,当前第4页12345
  •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1) 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
      (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 ,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
      (3)跨流域调水是利用和的原理解决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的方法。为
      了缓解天津和青岛两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我国已经别建成了和工程。
    课后练习:
    1、水循环的意义主要是( )
    a.使陆地淡水得以更新           b.使海洋水体更新
    c.增加陆地水体总量             d.减少海洋水体总量
    2、能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的水循环是( )
    a.陆地循环       b.海洋循环   c.海陆间大循环       d.地表水、地下水互补
    3、下列地理事物中,不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是( )
    a.长江水         b.台风          c.刚果河         d.昆仑山冰雪融水
    4、.塔里木河的补给主要是( )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冰川融水       d.湖泊水
    5、读我国四条河流径流量图回答:
    (1)a河流在4月份出现涨水主要是由于靠 _______________ 补给的结果。
    (2)b河流主要是靠___________ 补给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两河流中,靠冰雪融水补给的是______ 河,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条河流中,水量最大的要数______ 河,最小的应该是________ 河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
    a.   a河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b.  b河是长江中游段
    c.   c河可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d.  d河可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共5页,当前第5页12345
  •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