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回复: 0

《月相的变化成因及其观测》网络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4 09: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目标描述
(1)知识目标
①掌握月相的概念,月相产生的原因。
②学会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并掌握其变化的规律性。
③联系实际,分析月相变化的应用意义。
④学会根据不同的月相形状,判断时间、日期、方向。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运用“月相成因图”分析月相变化的规律,即探究图示反映规律性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③通过对月相知识的学习,提高对诗词的理解水平。
④通过模拟望远镜的使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德育目标
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逐步形成自我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意识;
②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 ,在展示自我时注重科学性。
③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美好明天的情感。
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
(1)学习任务
①抓住晴天机会,安排学生在农历月初的傍晚开始连续观察月相,并坚持绘图记录,掌握规律。
②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形象地介绍月相产生的原理,培养空间的想象能力。
③望远镜的使用和调节
(2)学习要求
①明确本课学习目标,以学习任务驱动为方式,以月相的成因、变化及其观测为中心,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语言交流和在线讨论方式)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②抓住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运用发现、探究、协作、讨论学习方法,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③注重本课网页素材和相关网站的学习资源利用,联系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加工、处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等)
1.学习特点
学习对象为高一学生,对天文学科和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不一,对学习资源利用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与综合能力较低。
2.学习习惯
高一学生知识面较狭隘,习惯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己动手操作能力。
3.学习交往
高一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交往表现为个别化学习,课堂上群体性的小组交流与协同讨论学习机会很少。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选择(打√)
(1)web教室(√)  (2)局域网     (3)城域网
(4)校园网     (5)internet(√)  (6)其它
2.学习资源类型(打√)
(1)课件(网络课件)(√) (2)工具    (3)专题学习网站(√)
(4)多媒体资源库      (5)案例库   (6)题库
(7)网络课程(√)     (8)其它
3.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说明名称、网址、主要内容等)
◆《天文教材资源》:月相的成因、变化及其观测等,其文本资源整理在学校网络系统的虚拟天文网站(ip:192.168.66.250)。
◆《天文媒体资源》:月相的成因、变化及其观测等的动态视频文件;与教材有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等,收集于学校网络系统的虚拟天文网站。(ip:192.168.66.250)。
◆《各种虚拟动画》:虚拟望远镜等观测月相的工具以及虚拟月相运动以及变化的flash收集在专题学习网站中。
四、学习情境创设
1.学习情境类型(打√)
(1)真实性情境(√)  (2)问题性情境(√)共2页,当前第1页12
  • 《月相的变化成因及其观测》网络教学设计
    (3)虚拟性情境(√)  (4)其它
    2.学习情境设计
    (1)真实性情境:实拍的观测太阳黑子的视频以及自己拍摄的月球照片。
    (2)问题性情境:月相的成因、月相的变化规律、如何去观测月相、如何操作望远镜等问题。
    五、学习活动的组织
    1.自主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类型:(1)抛锚式(√)
    相应内容:月相的成因及其变化规律。
    使用资源:地理课本、媒体资源及其月相相关学习网站。
    学生活动: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整理;问题发现与解答。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学习资源获取路径的指导;问题解答咨询。
    2.协作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类型:(1)伙伴(√)
    相应内容:如何操作望远镜?如何进行观测等。
    使用资源:地理教材;媒体资源;相关网站。
    分组情况:全班分18小组、每3位学生为小组协同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问题并发表论述。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作品反馈学习问题
    类型:(2)协同(√)
    相应内容:共同商量探讨解决本节提供的在线测试。
    使用资源:地理教材;媒体资源;相关网站。
    分组情况:全班分18小组、每组3位学生、全班协同讨论。 通过协作讨论区对学习问题发表论述。 归纳概括整理得出结论。
    3.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通过观看“明月几时有”flash mtv导入让学生先有“月球”的概念;通过学生自己观看“月球介绍”视频,自己对比两张图片,分析月球的表面上到底有些什么;通过观看“月相的成因”视频和观看“月相变化”flash让学生自己分析出月相变化的真正原因;之后,通过“模拟望远镜“等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操作望远镜的能力;由学生通过自己平常的观测来向大家展示“月相的变化规律”;通过一首唐诗,让学生逐步学习月相变化与唐诗的关系,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做在线测试,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通过师生互动,掌握月相的作用;最后通过观看“杨利伟太空游”视频,增加同学们的爱国情感。
    六、学习评价设计
    1.测试形式与工具(打√)
    (1)堂上提问(√)     (2)书面练习    (3)达标测试
    (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 (5)合作完成作品  (6)其它
    2.测试内容
    李白“静夜思”中的月相等5题月相题目、望远镜快速操作、月相如何应用于实际等。
    七、教学板书设计
    1.2 月相的成因、变化及其观测
    一、月面缆胜
    二、月相的成因
       1.新月
       2.上弦月
       3.满月
       4.下弦月
    三、月相的观测
       1.肉眼
       2.双筒望远镜
       3.虚拟天文望远镜
    四、月相的变化规律
    五、月相与诗词
    六、月相的利用
    七、登月计划
    共2页,当前第2页12
  • 《月相的变化成因及其观测》网络教学设计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