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回复: 0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4 09: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材内容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为认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打下基础。课标要求是: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过程,发生着密切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每一要素通过与其他要素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改变着其他要素的性质,对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起着重要作用。构成地理环境的每个自然地理要素均拥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各个功能不同的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同步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或者说,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必然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如在外界干扰下,自然地理要素会发生变化,并导致其他要素连锁变化,进而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2.了解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3.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4.能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物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的分析,理解地理环境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2.结合实例分析,掌握由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3.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湖泊的演化过程的分析,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4.结合东北森林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修建水库利弊的辩论,理解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对水库建设的辩论,树立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的观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2.通过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体会自然的和谐美,养成善待环境,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探究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能力。【教学重点】1.生物(尤其是植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中各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举例分析【教学难点】1.理解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2.地理环境整体性在时间轴与空间轴上表现。【教时】2课时【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辩论法、自主学习法。结合一些具体实例、示意图进行综合分析、引导。教学程序设计意图【投影图片】【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学生讨论】【教师小结】【板书】【承转】【学生活动】【教师小结】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长江三角洲的景观图片、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图片上反映出自然环境是有哪些地理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有无相互联系?举例说明景观图中地理要素间是如何相互制约的?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的地理环境是纷繁复杂的,他们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气候   生物: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植物生长茂盛,物种丰富;河流   地貌: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植被   地貌: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等。p93活动题。讨论水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中是如何转换的?能量是如何流动的?五个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整体一、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些自然地理要素怎样达到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要求学生分析案例1和阅读材料,找出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分析生物循环的特点,并结合示意图,绘制相应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简图。在此基础上思考生物循环如何改造了三大圈层,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能量流动形式:太阳能    化学能     热能     环境物质循环过程:通过生物循环,使自然界的物质迁移、能量流动,联系了有机界和无机界,改造了自然地理环境。先从图片入手,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共3页,当前第1页123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使学生整体感知本节内容,让学生初步认识地理要素是相互作用的进一步了解各地理要素的组成及各要素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归纳分析能力用图表分析、简化地理问题【投影图片】【投影小结】出示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说明他们不仅是物质在循环,而且也有能量的流动,通过这三大循环,联系了四大圈层,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理  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温故而知新直观显示五大要素的相互联系【板    书】【学生思考】【教师小结】【学生思考】【学生活动】【承  转】【投  影】(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图5·2中,树如何自养?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新功能----生产功能。这个过程需要那些自然要素的参与?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说明生产功能是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需要将大气、水、生物、土壤、岩石等要素统一在一起,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如果这是一棵阔叶树种,挪动我国的西北部地区,能不能成活?成活需要那些条件?为什么?在西北地区的植物为了适应环境,植物形态又是怎样的呢?西北地区的植被---骆驼刺的剖面图。说明由于水分的改变,物质能量交换作用的方式和强度发生了变化,为了生存,生物必须改变个体形态,达到协调。转入平衡功能。在同一幅图上从不同的角度引出不同的问题,比较容易入手,学生也能接受。【学生活动】【投   影】【教师小结】【小结板书】案例分析:藏羚羊的生存环境,数量变动的原因?其数量是否保持稳定?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存活率下降、数量减少食物、水源、避风处和含盐土壤不足、寒潮多发 食物、水源丰沛、避风处和含盐土壤不足、寒潮少结论:平衡功能表现在地理环境要素的性质的相对稳定,且此平衡是动态平衡。进一步举例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澳大利亚的兔灾。印证结论。(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承    转】【学生讨论】【投   影】【教师小结】【学生思考】【板    书】【学生活动】【教师小结】【承   转】整体性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地理环境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产生新功能统一的演化过程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森林面积下降地表蓄水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加水旱灾害增加土壤冲刷、变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大气湿度下降气候变干风化加快地理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如气候变化、地貌变化等,为什么变化?如何变化?案例2分析:画出黄土高原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的变化和人类影响的过程。内因: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垂直节理。过程:水土流失。结果:地貌的变化、植被的退化、地方气候的变化。共3页,当前第2页123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结论: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各个要素统一的变化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让学生回忆厄尔尼诺现象,由于秘鲁沿岸洋流的变化,引发了那些变化?(渔业减产、全球气候异常、造成洪涝、干旱)。理解此观点。(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p95活动题:观察a-e图,发现湖泊面积和深浅发生了什么变化?要求学生从每一组图总体感知地理要素的特征后,再比较各地理要素的演化过程。地形:湖泊—陆地;      气候:湿润—干燥;      生物:水生—陆生;      土壤:湿—干;      水文:水面逐渐缩小直至消失。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大,对自然要素的干扰增加,特别是水和生物,由此引发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用已有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对一般性的自然地理过程进行说明,以加深学生对该观点的理解由内因影响转入人为因素的干扰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学生讨论】【录   像】热带雨林的破坏和植树造林分别会产生哪些连锁反应?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雨林的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相反,植树造林可以改善局部小气候,促使生态向良性方向发展。案例3分析:找出东北森林的位置,依据案例写出森林变化导致环境整体变化的因果关系。98年东北水灾。分析原因?重点说明人为原因影响很大。【教师小结】【投   影】【板  书】【学生讨论】【投  影】【辩  论】【教师小结】二、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讨论p97活动题:分析修建水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长江三峡水库,黄河三门峡水库。同时说明三门峡水库的现状。组织学生辩论:(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教师也可适当提供一些资料)分成两组:正方认为利大于弊,正方从防洪、防凌、蓄水、供水、发电、航运等方面入手。反方认为弊大于利。反方从生态和环境保护、移民工程代价、地质地震防护、大坝的真正功能能否实现等方面论证。人类在进行大型工程的时候,必须反复论证,以确保工程发挥最大的效益。不可否认,造坝治理水灾和索取资源的确是人类的创举,但正如其他活动一样,人类可能并没有认识到这样做的长远代价。首先,在危机发生以前,可能没有预计到;其次危机发生时,可能毫无察觉;第三即使察觉到了,也可能没能采取行动;最后,即使行动了也解决不了问题。用图表分析因果关系用辩论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讨论水库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影响,把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感到学习地理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有用的。【本节小结】【布置作业】【课外活动】地理填充图册搜集资料,分析北方沙尘暴天气频繁发生的原因以及提出解决的措施。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共3页,当前第3页123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