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回复: 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9: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
            课题:解决问题: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54页例2、55页例3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2、通过学习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培养学生把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
5、通过多媒体的参与使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四:设计思路:课堂教学中,我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因此,教学一开始,我用课件一边出示,有小飞机、玩具车、巴比娃娃等许多玩具的画面,一边谈话导入:同学们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谁来说一说你喜欢什么玩具?然后师生共同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引入新课,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自主观察与探索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课我在多处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课件使用的过程中,采用动态演示与讲解,做到了把知识化难为易,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感知,扫清了学习的障碍,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课件中鲜艳的色彩背景、生动逼真的动画画面,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化了学生继续探索的动机,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课件一边出示,有小飞机、玩具车、巴比娃娃等许多玩具的画面,一边谈话导入:同学们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谁来说一说你喜欢什么玩具?(低年级学生好动,精神不集中,由于这个特点,课的开始我利用课件出示了鲜艳的玩具画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之后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喜欢什么玩具,说一说,提高学生的兴奋点。)生1:生2:生3:…… 下面我们就用小棒摆一个漂亮的小飞机好吗?(师说完后在黑板上摆出一个样子)
师问:数一数,老师摆一架小飞机用了几根小棒?(学生回答后教师问你想摆吗?)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活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教学一开始,师生共同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引入新课,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动手摆一摆,构建新知:
(1)师问:你想摆吗?自己动手摆几架象老师这样的小飞机。(摆完汇报自己摆了几架)。共3页,当前第1页123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教师请摆两架的到黑板上展示,并提问:摆了几架,用了几根小棒。
    (3)师问:你自己摆了几架,用了几根?
    (4)师指10根小棒说:这10根小棒里面有几个这样的5根。
    回答后教师板书:10里面有2个5
    (5)师问:谁来说一说,你用的小棒根数里面有几个5根?
    生答:我用了15根,15里面有3个5……
    (6)师问:那谁能告诉老师这10根小棒是5根的几倍?
            生答:这10根小棒是5根的2倍.
    (7)师追问:为什么是2倍(小组讨论)想出理由.
            生答:因为10里面有2个这样的5根,所以是2倍。
    (8)谁来说一说你摆飞机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几倍?
    学生说完后,同座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操作和简单的语言表述,让学生直观感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就是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随后通过观察,交流,讨论学习等方法,使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初步理解此类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师总结:刚才大家摆飞机时都是用谁做的样子,(用老师的做样子,1倍数)你摆了几个样子,所用的小棒根数就是老师的几倍,这就是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板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9)你还会用小棒摆什么图形?生1 生2-----
    大家在第1行摆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在第二行多摆几个这样的图形。
    师问:生答:第一行摆了什么图形,用了几根,第二行用了几根,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几倍,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
    (10)课件出示----练习题看一看,下面的题你能解决吗?
      课件一个一个出示练习,学生答对后逐一出示答案,答对后并配有掌声。  15里面有(  )个5   15是5的(  )倍
                16里面有(  )个8   16是8的(  )倍
    20里面有(  )个5  20是5的(  )倍
    14里面有(  )个7  14是7的(  )倍
    (设计意图)在多媒体课件使用的过程中,采用动态演示与讲解,对比出示一组一组的练习,做到了把知识化难为易,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感知,扫清了学习的障碍,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为后面学习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三):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你能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吗?
    (课件出示)----数学信息和主题图,唱歌有35人,跳舞7人,教师提问:谁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提一个问题.(注:加减问题口答)
    从学生的提问中提炼:(课件出示)问题----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设计意图)课件中鲜艳的色彩背景、生动逼真的动画画面,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化了学生继续探索的动机,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 (1)同座讨论怎样解答?为什么这样解答?
    (2)学生汇报:35÷
    7=5 因为求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  几倍?就是求35里面有几个7.所以用除法解答.(多叫几个同学说算理)
    (课件出示)注意:倍不是单位名称它是指两个数量的关系所以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样的解决问题不用写单位名称。(利用课件强调“倍”不是单位名称,可以加强学生的注意,以后遇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样的解决问题不用写单位名称)共3页,当前第2页123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师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课件出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应该用除法解答。(课件出示强调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类的问题要用除法解答)
    (设计意图)让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寻求解题方法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收集信息,自己去分析信息,解决问题,并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小组的合作互动交流, 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交流,说算理等方法,使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问题的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法.
    (四):运用新知,进行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下面我们就用这个知识解决几个问题好吗? 课件出示许多小动物在森林里开运动会的场景(一般在这时候,学生经过大半节课的积极探索,紧张学习,都比较疲劳。这时如果利用多媒体出示有趣味性、层次性、针对性的练习,配上轻松的音乐和画面,可以重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兴奋度。)
    (1)        出示跳绳赛场,动画出现小猴跳绳,它跳了32下,再出示小鹿跳绳,它跳了8下,教师提问----谁会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问题----小猴跳的下数是小鹿的几倍?学生随后解答。
    (2)        出示踢毽子赛场,动画出现小兔踢了42下,小羊踢了7下,教师提问----谁会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问题----小兔踢的下数是小羊的几倍?学生随后解答。
    (3)        出示举重赛场,动画出现大象举起了36千克,再出示小兔举起了4千克,小猴举起了6千克,教师提问----谁会根据其中的两个数学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问题----大象举起的重量是小兔的几倍?大象举起的重量是小猴的几倍?学生随后解答。
    (4)        开放练习:出示所有动物的成绩表,学生一边进行提问一一边进行回答。
    (设计意图)在练习、总结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可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如何,要通过练习检测才知道,巩固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智能的基本途径;又是动用知识智能的重要手段。
    六: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样的题其实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所以用除法解答.
    七:作业: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倍数关系,把你周围存在倍数关系的事物记录下来,明天和同学们一起交流。
    共3页,当前第3页123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