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回复: 0

Unit 10  School Education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8: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nit 10  school education
一、 单元分析(unit analysis)
(一)单元地位(unit position)
1.本课在对教育方式描述时,谈及了不同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以及当前的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教师可围绕“当前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这一主题,设计活动让学生参与口语讨论,加强对当今学校教育情况的了解以及对自己在今后学习中的要求。
2.本单元结束时,充分利用本课“学校教育”这一主题,让学生围绕“对学校教育的调查”探讨探讨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在当前教育模式下如何调整自己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3.本课中复习了情态动词+被动的语法。
(二)单元目标(unit target)
1 复习情态动词+被动结构的语法现象。
2 能对教育方式发展进行简单描述。
3 能对学校教育的调查作出简要的书面报告。
4 能用英语写简单的感谢信。
(三)单元重点(unit points)
1 关键词:
? 语言知识类
purpose, devote…to, dominate, be supposed to do, pay attention to; suffer from, initiative, stimulate, play a vital role, try out, take into account, meet the needs of…
? 交际功能类
gain knowledge; learning skills, the machine ag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memorize, leaning process, the information age, creative education, independent and creative learners, ability to learn
2 功能:
opinions about school life    参考课本第160页 useful language
? what’s your view/opinion of…
? may i bother you with some questions?
? i wonder if you could tell me…
? excuse me, do you happen to know…
? well, let me see…
? oh, let me think for a moment…
? i’m not sure, i’ll just have to find out…
? that’s a very interesting question, but…
? i’m not really sure.
? i can’t tell you at the moment, i’m afraid.
? i’m terribly sorry, but i really don’t know.
? i’ve no idea, i’m afraid.
? i’d rather not answer that, if you don’t mind.
3 语法点:
本课出现了情态动词+被动结构,应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二、 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s)
教学内容 教学实施建议 教学资源参考
1 reading 作为“教育转变”这一主题的引入,教师可利用图片(前朝的私塾,工业时代的学校教育以及当前的创造性教育)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对于几幅“教育模式”的图片进行简要描述,了解在不同时代对教育的不同要求。
在此基础上,阅读并讲解课文,使学生对这些行业能有更深刻、全面地了解。
[链接1] 图片讨论的一些建议。
课本第151--152页——highlights 部分。
2 listening 作为教材第157页的听力部分,可让学生了解如何交流个人喜好。同时建议教师可利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新世纪版)听力》,开展相关主题的听力活动作为对教材的补充。 课文第158页——listening practice共3页,当前第1页123
  • Unit 10  School Education
    3 speaking 以“学校生活”为主题设计口语活动。
    活动一:根据给定的表格选择几项设计调查问卷。
    活动二:采访调查。用自己设计的调查问卷在班级内进行调查。句型可参见“useful language”
    活动三:总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然后总结并形成调查报告,后由小组推选代表在班内进行汇报。
    [链接2] 问卷调查任务的一些具体教学建议。 课文第158页——speaking practice
    4 writing 对书中的感谢信的各式教师应当作出讲解然后设计一些感谢情景(比如,互相帮助大扫除,将体育课上受伤的同学送往医院等)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课文第162页——writing部分
    5 structure 情态动词+被动结构作为复习知识出现在本课的语法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些活动进行该语法的复习。
    [链接3] 情态动词+被动结构操练的教学建议。 课文第155——structure 部分
    6 additional reading 本部分与unit 10的口语课的调查报告内容直接相关,建议放在口语课前一课时。
    本文出现的重要词汇与词组:sample, think of, for one reason or another, list, followed by, play with, go for, mix with, aspect, attitude (to), manage, strict.
    针对“调查报告”这一话题,可在学生中开展讨论:如何进行一个调查结果的讨论和总结?如何形成一个完整的调查报告?
    [链接2] 在学生做完调查问卷后作为presentation的范例要求 课文第165页——additional reading
    [链接1]
    说明:
        图片展示和讨论让学生视觉上受到刺激并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一环节的运用既能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又能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在该环节中既有小组讨论的方式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1 教师准备好各种教育模式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不同教育模式的特点以及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意义。
    2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并以最快的速度说出不同得教育模式。
    3 小组讨论不同模式的差别、特点以及存在的意义。
    教师补充词汇:eight-part essay; exam-oriented education;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the machine age; the information age; curriculum, syllabus, active learning, passive learning, classroom study, after-class study, learning result, learning attitud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链接2]
    说明:
    调查问卷是一个让学生搜集所需信息的一种与人沟通的技巧。该活动是一个能体现语言社会交际功能的活动,是贴近学生生活、真实的任务。通过设计和进行问卷调查这一环节,了解当今学生对教育的看法。在小组交流过程中,信息交流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语言学习、语言锻炼的机会。
    1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urvey
    choose one or two aspects students are interested in and design questions needed
    2 preparing for a brief account of the survey
    3 exchanging the result of the survey among groups
    4 one representative of each group is to be selected to give a presentation in the class
    [链接3]
    说明:
        语法的学习除了教师的精讲之外,离不开学生的实际语言练习与运用。创设不同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是语法学习不再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共3页,当前第2页123
  • Unit 10  School Education
    教师先复习课文中的句型以及进行机械性练习。然后在黑板上写一些情态动词,如:may, might, should, can, could, must…
    让每个学生假象自己的将来或愿望如何用所给的情态动词造句,然后a b同学进行交换把对方的句子变成被动句。
    共3页,当前第3页123
  • Unit 10  School Education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