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回复: 0

高二政治探索世界的本质教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8: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二政治-探索世界的本质教案教学内容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型新授
课时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概念:运动、静止、规律2、理解物质与运动的关系3、理解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过程与方法联系哲学家的重要思想、言论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要遵循规律,否则会受到惩罚,可以结合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事例加深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要反对否认运动的不变论,也要反对否认静止的诡辩论?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我们要尊重规律,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教学重点和难点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3、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4、规律与规律的表现形式预  习  完  成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                                                 。2、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          和        。       3、运动是          的运动,物质是        的承担者。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             、           和                 。4、静止是运动的一种             。静止是            、             和              。 5、物质世界是            与             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            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           和            。   6、所谓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             、          的联系。共3页,当前第1页123
  • 高二政治探索世界的本质教案
    7、规律是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       ,也不能被        。规律是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       。8、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        ,而不能         。9、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      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          和        利用规律,改造      ,造福于人类。学  习  过  程学习导航情景设置问题探究体验结论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多媒体展示材料:多媒体展示图片多媒体展示材料多媒体展示材料思考:什么是运动?2、认识运动的形式3、运动的主体是什么?思考:什么是静止?静止和运动的关系?1、              运动的的含义: 2、归纳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3、静止的含义 4、静止和运动的关系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多媒体展示材料多媒体展示材料认识什么是规律?材料说明了什么?规律:材料说明了:知  识  测  评一、        单项选择题:1.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观点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是(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c.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d.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3、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⑴ 人不为已,天诛地灭      ⑵  新陈代谢          ⑶ 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返    共3页,当前第2页123
  • 高二政治探索世界的本质教案
    ⑷  阶级斗争规律     ⑸ 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⑹ 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⑺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⑻ 苹果落地      ⑼ 市场上商品价格时涨时落           ⑽ 水往低处流     ⑾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a  ⑴⑸⑼       b  ⑶⑸⑻     c  ⑺⑽⑾    d  ⑵⑷⑹⑺4、“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表明(    )a.宏观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自然界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c.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d.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有规律的5、“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揠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a.夸大的规律的客观性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d.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6、“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a.他尊重规律,能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规律b.他具有创造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c.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d.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规律二、多项选择题:1、“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这句话是说(     )a.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b.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现象2、“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地球围绕太阳转等等,这都是规律”。这种判断(     )a.否定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本质联系b.混淆了事物的本质与现象的区别c.认为规律是不可认识的d.没有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教与学的反思共3页,当前第3页123
  • 高二政治探索世界的本质教案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