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回复: 0

消费及其类型学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8: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课标要求
1、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2、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3、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
二、教材梳理.
1.消费水平收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              和               。
(1)收入是消费的          和          ,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             ,而且
受            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             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2)          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物价上涨,购买力普遍       ;物价下降,购买力普遍       。
2.消费的类型。(1)按交易方式的不同消费可分为          ,          ,            。(2)按消费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和             。
(3)按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分为              ,                ,                。
3、消费结构是反映                                                              。
                                    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过大会限制       和
           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      提高,           改善。共10页,当前第1页12345678910
  • 消费及其类型学案
    三、易错易混.
    1.一般说来,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可支配收入成正比,与物价水平成反比。(    )
    2、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
    3、发展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       )
    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的消费所取代。(    )
    5.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会导致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
    6、恩格尔系数减小,说明人民生活水平降低,消费结构不合理。(    )
    四、典型题例.
    材料一:表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指标单位:元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6860 7703 8472 9422 1049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366 2476 2622 2936 3255
    表二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情况表  单位:%
    XX XX XX XX XX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38.2 37.7 37.1 37.7 36.7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47.7 46.2 45.6 47.2 45.5
    表三XX年5月15日,中国城市青年生活消费调查情况
    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 喜欢追求流行和时髦 愿意多花钱购买高质量的物品
    52.9% 35.7% 61.6%
    材料二:由于食品价格上涨,XX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类消费支出达2710元,增长12.1%元,比XX年高7个百分点。
    (1)表一反映了我国居民收入的状况是怎样的?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十五”期间不断提高,但农民的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且差距在不断扩大。
    (2)表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表二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均呈下降趋势;表明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到改善,消费层次、消费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农民的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
    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居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从根本上说,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3)结合材料二分析XX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均有所上升的原因?
    ①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上升说明用于食品的支出增加。②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XX年我国的食品价格上涨,而价格变动对食品消费的影响比较小,这就直接导致城乡居民在食品方面的支出增加,从而恩格尔系数上升。
    五、课堂检测
    单选题
    1.消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    )  
    ①居民的收入           ② 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
    ③消费品的价格         ④购买方式、服务态度、售后服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经济学家发现,有着稳定收入的人比收入不稳定的人有更高的消费水平,后者则有更高的
    储蓄水平。这是因为(     )
    a.当前的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       b.过去的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共10页,当前第2页12345678910
  • 消费及其类型学案
    c.前者比后者更崇尚物质生活享受     d.未来的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
    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假日旅游越来越火爆。这种消费属于(    )
    a.生存资料消费        b.发展资料消费    c.享受资料消费    d.钱货两清的消费
    4.“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形容的消费类型是(     )
    a.钱货两清的消费      b.贷款消费     c.租赁消费          d.劳务消费
    5.关于消费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消费结构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②消费结构是不会变化的
    ③消费结构反映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④消费结构会随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6.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2.3﹪和36.1﹪,这表明(     )
    a.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b.从收入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c.从生活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d.从生活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六、反思质疑
    高一政治教学案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课标要求
    1.了解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教材梳理
    1、人们的消费行为受         的影响 ,主要有        心理引发的消费,        心理引发的消费,            心理引发的消费,            心理主导的消费。
    2、做理智的消费者应践行的正确原则是:                      ,                      ,
                              ,                          。
    三、易错易混
    1.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便不由自主地加入,仿效和重复人家的行为,所以从众心理不可有。
    2、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都是不正确的。
    3、绿色消费的核心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
    四、典型题例
    材料一:新华网载文指出,大学生负债消费其实是一种“预期消费”。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收入比较有把握,觉得预支一点也可以接受。共10页,当前第3页12345678910
  • 消费及其类型学案
    材料二:对学生而言,应当把精力更多集中在学业上,不必在物质享受上过分追求,但现实中很多大学生仍不能理性消费。大学生应该量力而行,预防超前消费或过度消费。
    (1)材料一蕴涵了什么经济学道理?
    材料一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对于未来的收入,如果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就会加大;反之,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大学生应怎样理性消费?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大学生作为消费者,创造性收入少,因此,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大学生要有自己的主见,避免随大流。特别是要重视精神消费。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五、课堂检测
    单选题
    1.人们在电视广告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影视明星作为某种产品的代言人。商家之所以利用名人来推销自己的产品,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 (     )
    a.求异心理              b.从众心理         
    c.求实心理              d.攀比心理
    2.现在许多高校学生消费越来越高,连过生日都到高级酒店,有些家庭生活比较贫困的学生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也向家长要钱过“高档生日”。这在消费心理中属于(    )
    a.从众心理          b.求异心理      
    c.求实心理          d.攀比心理
    3.人们在消费时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这在消费心理中属于(    )
    a.从众心理          b.求异心理      
    c.求实心理          d.攀比心理
    4.近几年来,青少年中肥胖者日益增多,这主要表明 (     )
    a.生活消费必须与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b.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c.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方式、观念,提倡理性消费
    d.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大吃大喝
    5.“3000双一次性筷子等于一棵20年的大树。”这句公益广告倡导我们应坚持 (     )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6.“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不少城里人已不再热衷于到大景点旅游。济南市民李涛说,大景点一到黄金周就人满为患,而且到这些地方花费大不说,往往玩不好.放假本来是为了放松,结果却搞得很累,反倒不如找个清静的乡村休闲一下。共10页,当前第4页12345678910
  • 消费及其类型学案
    这表明人们在消费上越来越注重      (    )
    a.适度       b.理性     
    c.绿色      d.节俭
    六、反思质疑
    高一政治教学案五《消费及其类型》参考答案
    三、易错易混.
    1.a   2、b   3、b   4、b   5.a    6、b
    四、典型题例.
    (1)表一反映了我国居民收入的状况是怎样的?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十五”期间不断提高,但农民的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且差距在不断扩大。
    (2)表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表二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均呈下降趋势;表明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到改善,消费层次、消费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农民的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
    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居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从根本上说,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3)结合材料二分析XX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均有所上升的原因?
    ①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②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XX年我国的食品价格上涨,而价格变动对食品消费的影响比较小,这就直接导致城乡居民在食品方面的支出增加,从而恩格尔系数上升。
    五、课堂检测
    1、b    2、d    3、c    4、c    5、d    6、d
    高一政治教学案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参考答案
    三、易错易混
    1.b    2、b    3、b
    四、典型题例
    (1)材料一蕴涵了什么经济学道理?
    材料一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对于未来的收入,如果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就会加大;反之,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大学生应怎样理性消费?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大学生作为消费者,创造性收入少,因此,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大学生要有自己的主见,避免随大流。特别是要重视精神消费。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五、课堂检测
    1、b2、d3、c4、c5、c6、b
          第二课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2、能力目标:
    教育学生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精神生活。
    二、重点、难点:
       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三、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化对人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这样说: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这一节我们进一步探究文化是如何塑造人的精神的。 共10页,当前第5页12345678910
  • 消费及其类型学案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7-18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这些材料表现了文化对人的深远影响。
    一、丰富精神世界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1、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例如,文化赏析,包括文学欣赏、音乐欣赏、绘画欣赏、文物欣赏等等,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8页材料,并思考:当代中国应该倡导什么样的文化?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2、我国当前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大大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二、增强精神力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9-20页内容,并思考文化是如何塑造人的精神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文化对人的塑造,还表现在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充满爱国激情的法国的国歌《马赛曲》,鼓舞着法国人民奔赴抗击国外封建联军的革命前线;《国际歌》鼓舞着世界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运动;《义勇军进行曲》则激励着中国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中,无论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年代,还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威武雄壮的人生乐章。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2)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3)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2、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健康有了基本保障。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对文化活动表现出日渐浓厚的兴趣,文化消费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共10页,当前第6页12345678910
  • 消费及其类型学案
    课堂总结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对人生的塑造,知道了文化不仅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而且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人的发展应该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应该是物质发展与文化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本课板书设计:
    五、知识梳理
    1.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           。积极参加                    ,不断丰富                      ,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文化对人的塑造,还表现在优秀文化能够增强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          和              ,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能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         、                  。人越全面发展,                      ,                               ,而物质文分                                                                            。
    4.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                             、                     
    和                              等 。优秀文化对                 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共10页,当前第7页12345678910
  • 消费及其类型学案
    六.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塑造人生,这表现在: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③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以下对于文化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化塑造人生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③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文化就是综合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这表现在:①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变 ②社会的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社会发展了,人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全面发展 ④社会发展决定人的发展,后者是前者的派生物(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是    (    )
    a.努力创造文化
    b.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5.XX年1月2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商界巨子霍英东逝世,他生前爱读书,在陪葬品中有《红楼梦》等书籍,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文化的作用表现在(    )   
    ① 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其中有句歌词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是在鼓励人们   (    )
    a.丰富精神世界         
    b.增强精神力量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7.下列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解正确的是    (    )
    a.是指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        
    b.是指人的道德品质的提高
    c.是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d.是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8.文化之所以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是因为其 (    )
    a.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b.成为心灵的火炬、前进的旗帜
    c.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d.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9.国家新的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规定,高中在校生每学期必须参加一定数量的社团活动,并计入一定的学分。下列对参加社团活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它能够增强团队意识、协作精神   
    ②它能够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③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参加社团活动不利于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共10页,当前第8页12345678910
  • 消费及其类型学案
    ④它能够综合应用自己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0.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发展提供不可缺少的:(    )                        
    a.物质财富         b.精神食粮      
    c.思想道德素质     d.科学文化素质
    (二)问答题
    11.辨析题: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因此,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
    七.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一次评选20世纪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的活动中,鲁迅的《呐喊》、曹禺的《雷雨》、雷锋的《雷锋日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榜上有名。由此可以看出(    )
    a.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创造了人
    b.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不断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
    c.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2.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意志战胜宿命,光明战胜黑暗的颂歌。每当人们听到这首乐曲,总会给人以极大的振奋和力量。这表明优秀文化作品能够(    )
    a.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促使人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4.秦始皇兵马俑被发掘以后,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观众。美术家来了,他们庆幸秦佣的发现填补了秦代美术史的空白;将军们来了,他们笑看吴钩,说秦佣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兵法、兵器、军阵,提供了真实的资料和场景;冶金家来了,他们手按秦剑,感叹中国古代冶金术的高超。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a.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5.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等。由此可见(    )共10页,当前第9页12345678910
  • 消费及其类型学案
    a.人的全面发展是飞速提高的,科学技术是新追求
    b.人越全面发展,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c.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d.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二)问答题
    6.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江苏省一些城市开展城市精神的讨论与提炼,如南京市将“厚德载物、同进文明”等四种提法纳入城市精神的表决;常州市将市民精神提炼为“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无锡市民展开了以“创新”为核心的城市精神大讨论……这些城市精神既富有时代特色,又展示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某市委书记在参加讨论时指出“城市的发展最终还是以文化论输赢”,并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做大做强城市的强大推动力。只有繁荣的经济而没有昌盛的文化,只有物质的丰富而没有文化的全面发展,就称不上“全面小康”。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2)结合材料二,联系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各级党委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
    第二课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
    参考答案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5 a a a b b      6----10 b d c d b
    (二)问答题
    11(1)优秀文化总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所以,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2)但不能因此说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因为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优秀和腐朽之分。只有参加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活动,才能使人的精神健康向上。而参加落后、腐朽的文化活动会使人精神空虚、迷茫甚至堕落。(3)人们参加优秀文化活动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文化熏陶的过程。如果只是被动地受强制地参加优秀文化活动,也难以产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
    (4)综上所述,上题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5  b  d  b  d  d      
    (二)问答题
    6(1)首先,文化生活无处不在;其次,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活。材料一中,各城市的城市精神既有共同点又有自己的特色就说明这一点。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材料二强调文化建设的作用正说明这一点。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全面小康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文化发展三者的统一,城市建设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城市精神,增强城市凝聚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共10页,当前第10页12345678910
  • 消费及其类型学案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