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回复: 0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 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8: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 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
【课前延伸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与部分的含义;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和方法论要求
3、系统的基本特征;            4、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知识梳理】
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区别 内涵不同 整体是事物的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他是一;部分是事物的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他是多。
地位、作用
功能 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系
(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相互依赖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为其部分。
相互影响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2、系统和要素的含义
(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2)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⑴系统的基本特征
a.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b.有序性: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等级式的结构,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c.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优化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的要求


三、易错点理解:整体功能总是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1)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当部分以优化合理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合,但当各部分以无序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整体的功能的发挥就会受到限制,整体功能就会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所以要区别对待两者的关系。
四、知识整合:
1、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方法论: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 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
    2、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课内探究学案】
    【合作探究1】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以全国10.7%的土地,承载了全国28.1%的人口,为全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中部地区却出现了经济放缓的趋势,位于中国版图中心的这一地区正面临“凹陷之忧”。在gdp总量上,中部与东部之间的差距在20多年间增加了6倍。
    材料二: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被列为中国经济发展重点之一。会议提出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分析中央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性。

    【合作探究2】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指出,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是集各方之力、汇各方之智的全国大协作工程,是体现现代化科学管理要求的大型复杂系统工程。工程接口协调复杂,涉及领域广,参研参试单位多,有数百个单位、上万人参加。国防科工委会同各有关部门成立了工程领导小组,任命了工程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两总”系统,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工程的实施。参加工程研制、建设、试验、科学应用的各部门和单位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协调解决了大量难题,走出了一条投入少、速度快、效益好的发展路子。
        请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运用系统优化方法保障工程圆满成功的。
    课堂有效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油荒”紧牵“电荒”神经,“电荒”凸显“煤荒”窘境……持续难解的能源短缺,限制了众多高耗能企业的发展。观察家认为,煤电矛盾反映出整个国民经济全局性的问题。解决矛盾最根本的方法有赖于国民经济局部过热的降温.当然还有煤电价格的联动等。材料表明(  )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③应当树立全局观念 ④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近几年来,我国把经济结构的调整作为改革和发展的主线,不断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期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结构的合理发展。材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
      ①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②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取向  ③要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④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共5页,当前第2页12345
  •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 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
    3.经济发展虽然不是发展的全部内容,却是发展的核心内涵。这句话蕴涵着的哲理是
    a.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b.正确的发展观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d.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
    4.要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应对生态功能、生态系统、自然资源进行综合研究与分析,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框架。从辩证法角度看,这种做法的理论依据是
    a、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b、整体和部分有着严格的界限
    c、只有具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立足整体,才能实现最优目标
    d、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
    5、辨析“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必须重视全局。

    【课后拓展学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始终是难点和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
      a.部分比整体更重要                   b.部分制约整体,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存在
    c.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功能之和       d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这“一定意义上”的含义应是(   )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包括着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c.这里强调了整体、部分和系统、要素的关系是一致的  
      d.这里强调了整体、部分与系统、要素的关系有共同点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据此回答4—5题:
    4、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a、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           b、部分制约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起决定作用
    c、整体功能决定部分功能         d、整体和部分难以界定,相互渗透
    5、调整农业结构的哲学依据是(   )
    a、只有优化各部分结构,才能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b、没有整体就没有部分
    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d、联系的普遍性共5页,当前第3页12345
  •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 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
    6、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在总结成功完成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测控任务的经验时指出,参与测控任务的数十个单位,加强科学统筹,注重协同配合,科学整合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了一盘棋、一股劲、一条心的良好局面。这启示我们(   )
    ①要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  ②整体的功能就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  ③要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④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7、材料一:党的xx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材料二:某县是个传统农业大县,但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社会事业比较落后,农民社会保险率比较低;为了发展经济,该县引进了几个化工项目,但由于污染严重,当地居民经常上访,县领导却认为这是农民闹事,影响经济发展而草草了之;兴建了一个大型的小商品市场,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却带来假冒伪劣产品的盛行。  
        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谈谈该县该如何建设和谐社会?



    第二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1】
       (1)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关系,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对整体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着就要求我们在强调部分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中部凹陷”会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中央适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有利于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而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保证我国现代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合作探究2】
       (1)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是大型、复杂、系统的工程,每一个单独的领域都不可能完成。它的圆满成功,是围绕整体目标、全国协作的结果。
       (2)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等级式的结构,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国防科工委会同各有关部门成立工程领导小组,任命了工程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两总”系统,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保证了工程有序、有效实施。
       (3)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趋向强化的特征,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参加工程各部门和单位以及科学工作者,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协调解决了大量难题,走出了一条投入少、速度快、效益好的发展路子。
       (4)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实施,体现了现代科学管理的要求,既着眼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化组合,又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和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查,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了对如何实施探月工程完整、准确的认识,保障了工程的圆满成功。共5页,当前第4页12345
  •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 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

    课堂有效训练
    1—4:adac
    5、(1)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是指不谋全局,也就不能谋求一个部分,主要强调了把握全局的重要性。
    (2)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因此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3)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因此,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课后拓展学案】
    1—6:bbdbac
    7、(1)设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则是要素。
    (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在建设和谐社会时着眼于其整体性,统筹全局,既要注重经济建设,又要做到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缺一不可。
    (3)遵循系统内部的有序性和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该县建设和谐社会,要缩小城乡差距,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展经济要和保护环境相结合,注重政治文明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建设和谐文化,讲究诚信。
    共5页,当前第5页12345
  •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 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