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回复: 0

9.2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   (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8: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2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讨论,讲授结合,从我们青少年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角度,体会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现共同理想需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课前准备]
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如家庭大致收人情况、父母亲对自己生活方面的要求、自己一个月的花销等,以利于在讲述艰苦奋斗等内容时启发学生进行交流、探究。对自己的未来有哪些想法?对于未来社会有什么样的向往?美好的向往如何才能变成现实?可以围绕这些理想、信念等问题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在课堂上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
[本课内容安排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依据
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2.学生面临的问题
在二十一世纪,为什么还要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只有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和认识这个问题,才能引导他们更好地认识我们国家的国情,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四有”新人。
教学过程:
一、查一查,议一议:
1.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教材中所列举的格言警句的出处及大意。
2.归纳教材中列举格言反映的共同主题。
3.请学生列举出与上述主题一致的名言警句。
4.要求学生查找我国古代反映艰苦奋斗精神的神话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课上进行交流。
目的是引导学生感悟蕴含在这些格言警句中的深刻道理,并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联联系起来。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朱柏庐《治家格言》,大意是:即使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易;即使半根丝、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要求人们尊重劳动和从事劳动的人。朱柏庐的这段话,成为我国传统的治家格言。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大意是: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旺发达,追求安逸享乐会导致自己的灭亡。中国文化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如孔子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讲:生于忧患而死于欢乐。
这些格言警句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艰苦奋斗这一主题。
类似的还有:君子以俭德辟难。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有巢氏经过无数次观察和实验,教人们构木为巢。后奕射日。
现代有:延安大生产运动。
二、忆一忆,说一说:
1.请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忆一忆井冈山革命斗争、长征、延安大生产运动。
2.说一说在这些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
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种种困难,以及中国共产党如何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感悟中国共产党对艰苦奋斗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暖暖和和入梦乡”。xx把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共2页,当前第1页12
  • 9.2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   (教学设计)
    长征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爬雪山过草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一次新的长征,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想一想,辩一辩:(关于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问题的两个观点)
    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个人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基本国情和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挑战等多方面进行探究,有利于他们从自身的感悟中体会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道理所在。
    补充讲解:1.xx大闭幕不久,xx带领一些领导干部到革命圣地延安学习考察,发表了著名的“两个务必”的讲话。(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国外富人将遗产不留给子女的例子。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
    3.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四、读一读,议一议:《两代“铁人”的故事》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两代“铁人”的故事。
    2.议一议从两代“铁人”的身上,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努力学习、不断创新、无私奉献)
    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在学习上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时代赋予创业精神的新要求。
    五、读一读,评一评: (结合实例,对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加以评析。)
    1.学生阅读教材p119提供的材料。
    2.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对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加以评析。
    目的是通过这一探究活动,将艰苦奋斗的精神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行为。
    六、反思、导行:
    1.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这些行为存在的原因。
    2.引导学生思考:在今天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在将来的工作中,我们又该如何做?
    目的是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对本课所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的知行合一。
    补充讲解:中央电视台一则广告:有一种财富——是精神,有一种高贵——是文明。你听后,有什么启示?
    七、小结:学生归纳、教师板书,形成知识体系。
    八、巩固作业
    以xx提出的“八荣八耻”之“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为题,写感想或认识,下次在班上交流。
    教学反思:
    艰苦奋斗精神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教师不必求一时之功,而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场合将教学内容生动地渗透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以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共2页,当前第2页12
  • 9.2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   (教学设计)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