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回复: 0

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单元亲近社会复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8: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纲一、考纲要求课题考查范围及要求第1课 成长在社会感受社会的变化发展,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重要意义;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会亲近社会,培养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自觉服务社会。
第2课 融入民族文化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明确自己承担保护文化遗产的义务和责任;懂得自己的情感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明确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的具体要求;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外来文化;了解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做民族精神的弘扬者。第3课 笑对生活了解挫折的成因,理解挫折对人的双重影响;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的过度焦虑;掌握战胜挫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懂得创新的重要性,学会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考点解读第一课成长在社会1、人类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创造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发展主要表现在:(1)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如:住房条件的改善,饮食结构的合理,交通工具更加快捷,医疗条件的改善……(2)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们用于文化生活的消费不断增长,学业进修,技术培训,上网浏览,休闲娱乐,旅游观光……(3)政治生活日益扩大: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与本地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政治生活。2、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1)不和谐因素,具体表现:人口迅速增长、资源日益紧张、环境严重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2)不和谐因素的影响、危害: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着人们思想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3)根本原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 不高。3、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重要意义:(1)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六大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①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②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④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3)构建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4、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总述: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1)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2)社会也离不开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们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 进步和发展,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5、关心时事政治;关心社会发展;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p7页最后段后半段)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 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单元亲近社会复习
    (一)对个人:①知识:有利于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②能力:有利于我们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情感:有利于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二)对他人 :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三)对社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我们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祖国建设,不仅是热爱祖国的重要表现,也是我们自己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6、青少年怎样亲近社会,服务社会?(1)亲近社会,必须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以天下兴亡为己任。(2)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我们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3)亲近社会,融入社会,还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复杂的社会现象,善于明辨是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4)我们青少年学生只有胸怀祖国,脚踏实地,投身实践,才能服务社会,有所作为。(5)青少年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必须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6)亲近社会,服务社会,还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7、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具体形式:a:积极参加义务劳动;b照顾老人与儿童;c自愿清理社区卫生死角;d为灾区捐款,捐物;e义务植树;f清理城市的“牛皮癣”g在小区回收废旧电池……第二课:融入民族文化8、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中华文化的特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二)地位: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 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中华文化的贡献:     (1)中华文化所凝聚的生活经验,实践智慧,审美的魅力和情趣等,都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众多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闪烁着我国各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光芒。9、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兵马俑,苏州园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节目,京剧,戏曲,秧歌,剪纸,刺绣,杂技,唐诗宋词,明清小说 ,中华武术,本地区的物质文化遗产:如泰山庙,陆公祠,便仓枯枝牡丹园,明末书法家宋曹故居,大丰白驹镇《水浒》作者施耐庵故里,东台的北宋丞相范仲淹“读书堂”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台发绣,义丰的龙舞,建湖的杂技,淮剧10、明确自己承担保护文化遗产的义务和责任(一)国 家角度①国家立法部门应完善立法,建立健全保护文化产方面的法律法规;②国家执法部门应严格执法,坚决打击破坏遗产的违法行为;③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保护能力;④进一步借鉴、吸收国外的先进保护经验。(二)社会角度:①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②鼓励继承,发扬民间艺术,民俗。(三)个人角度:①认真学习、自觉遵守遗产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树立保护文化产的责任意识;②向他人、向社会宣传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③运用法律武器同破坏产的行为作斗争;④为保护文化遗产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共5页,当前第2页12345
  • 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单元亲近社会复习
    ⑤从自身做起,自觉保护文化遗产:如:游览名胜古迹时不乱刻乱画……11、懂得自己的情感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明确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的具体要求;(一)为什么要增强文化认同感?①认识一个民族,需要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p23页:)②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情感都与民族文化,祖国命运紧紧相连。(p26页:)③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情感;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各民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能够产生血浓于水的亲情与亲和力,使海内外华人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这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p26页)(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的具体要求①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②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勇敢地捍卫民族的尊严和祖国的利益,要情为祖国动,建设祖国,报效祖国;③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要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古往今来,无数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和寻常百姓,都拥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勇敢地捍卫民族的尊严和祖国的利益。(具体事例见p24页最下面的小字部分)
    12、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
    ①对待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 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对外来文化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13、如何正确对待民族传统的文化?
    ①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的成分。②同时要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③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4、了解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做民族精神的弘扬者。(一)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①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是一个国家在历史的变迁,国与国的 竞争中永不落败,永不消亡的支撑和动力。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的集中展示,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③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战胜困难,顽强拼搏,勇于创新,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三)怎样弘扬民族精神?(1)国家:①新时期弘扬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共5页,当前第3页12345
  • 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单元亲近社会复习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吸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2)学校:(或问:就如何培育民族精神,请你向学校提建议?①组织学生阅读优秀历史文化读物,感悟民族精神。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民族精神。如: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名胜古迹……③建议学校通过各种形式,途径来加强民族精神的宣传教育。如召开主题班会,请革命先辈作报告,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④ 编印民族精神的宣传小册子⑤制定具体的规范,引导学生身体力行(3)个人:(青少年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认真阅读优秀历史文化读物,学习了解民族精神;②积极参与宣传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和实践民族精神;④同违背民族精神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⑤从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做起,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第3课 笑对生活15、了解挫折的成因,理解挫折对人的双重影响(一)定义:挫折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追求某个目标时遇到的障碍或干扰。挫折往往会引起人们心理和行为上的一些消极反应:心理上一般表现为愤怒、焦虑、沮丧、悲痛等;行为上一般表现为无所适从、自暴自弃、埋怨他人、推卸责任等。(二)导致挫折的原因导致挫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原因也称为内部原因,它包括个人生理和心理因素……客观原因也称为外部原因,它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见34页知识链接)外在的客观因素通常难以控 制,但内在的主观因素则多数可以控制。(三)挫折对人的双重影响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人生道路上,每一个人都可能会遇到。挫折对人具有双重影响,或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成为成长中的障碍,或给人一种教育和磨练,成为人生 中的宝贵财富,催人奋进,助人成长,使人奋起和成就。(四)怎样正确对待挫折?①直面挫折,不危不惧;②冷静分析,从容应对;③自我疏通,自我排解;④主动寻求帮助;⑤积极进取,探索创新;⑥保持乐观的态度,笑对生活;⑦在挫折中要迎难而上,努力寻求克服挫折的时机和良策。16、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的过度焦虑(一)学习的重要性:①学习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一个人的学习观念,学习态度,会直接影响他的学习效果,甚至影响他的一生。②学习能使自己得到发展。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我们能打开通向世界的窗口;通过学习能增长才干;能证明自身的价值,赢得尊重。③读书学习是对社会,对自己的一种责任,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④现代社会,学习已经成为生存的一种方式。  我们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⑤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我们要用良好的心态,浓厚的兴趣、科学的方法,刻苦学习,善于学习。(二)中学生需要 确立正确的学习观念①读书学习是对社会,对自己的一种责任,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②我们必须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会有进步,一定能成功;③培养积极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方法;④养成谦虚的学习态度;⑤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共5页,当前第4页12345
  • 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单元亲近社会复习
    (三)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要求的活动,不可能没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学习压力。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利于保持学习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过重的学习压力,会造成过度紧张、焦虑、降低学习效率,甚至影响身心健康。(四)造成考试过度焦虑的原因:①与能力水平有关;②与抱负水平有关;③与竞争水平有关④与考试失败经历有关;⑤与心理、生理状态有关;(五)如何克服考试过度焦虑?①克服考试过度焦虑,关键是要对症下药,根据自己的身心特点和学习基础,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方法。②平时要勤奋学习,进行充分的复习准备,这是克服考试焦虑的最有效的方法。③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来减轻甚至克服考试时的过度焦虑:如进行一些考前的自信训练(如: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考中的放松训练(如:坐好姿势,呼吸放松)等。④正确认识考试,以平常心对待考试。17、掌握战胜挫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a:认知调整训练:如:1:需要有一个崇高的目标;2:树立自信心;3: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4:找准基点,分析原因,寻求对策。b:行为训练:如:1:放松训练;2:自我对话训练;3:换个角度思考;4:请求帮助c:其他方法:如开拓进取,勇于创新18、懂得创新的重要性(1)对国家:①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全社会、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2)对经济和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的本质就是创新,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19 、学会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怎样才能使我国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①改革基础教育,构建基础教育体系;②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鼓励创新人才;③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创新活动,鼓励和表彰优秀成果;④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产、科、研一体化进程。(2)青少年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①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敢于质疑,大胆创新;②改进学习方法,优化学习习惯;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兴趣小组活动,多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④广泛阅读,开拓视野,提高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共5页,当前第5页12345
  • 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单元亲近社会复习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