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3|回复: 0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8: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一、民主选举1、选举方式的选择(1)各种选举方式的比较①从选民角度划分:直接选举:选民→被选举人;间接选举:选民→代表→被选举人。 优点局限性直接选举更能直接反映民意,有利于科学决策;更好地调动选民的积极性;有助于加强选民和当选择者的联系。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操作难度大,选举成本高:容易产生分散主义倾向。间接选举适合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便于操作,选举成本较低;便于讨论、便于集中、便于决策。选民与当选择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阻隔,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甚而出现对选民意愿的片面的反映和扭曲。②从被选举者角度划分:等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应选名额;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应选名额。 优点局限性等额选举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可能让选民误以为将要当选者已事先“内定”,从而影响选民的积极性。差额选举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竞争;竞选方式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如果不对竞选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各种选举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也有各自的局限性,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应当根据                   、                   、                   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我国的选举制度(1)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建国初,只在    一级实行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到现在,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扩大到    ,实行普遍的        。这一发展历程表明,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        ,并与        、        相适应。(2)我国选举制度的确立根据                           和                                     ,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具体表现在:直接选举         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         选举和农村         选举。间接选举         的人大代表的选举;          的          组成人员的选举。共6页,当前第1页123456
  •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
    〖提示〗前面讲的公民行使选举权仅指人大代表的选举,本处讲的民主选举则更为广泛。3、公民应当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1)为什么? ①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       和       ,是影响         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切实行使这一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         、         的重要尺度。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            不强、            不强的表现。 (2)怎么样?只有每个人都在             、            的基础上,郑重投票,才能选出真正代表人民意志的人。 二、民主决策1、公民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人民(民主选举)→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适用范围具体方式原因或意义社情民意 反映制度
    所有事项公民通过电话、电邮、信函、新闻媒体等向决策机关建言献策      是决策的基础,      是正确决策的最重要的信息资源。拓宽           ,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专家咨 询制度
          、      较强的重大事项决策机关组织举行专家论证会、座谈会集中学者智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社会公 示制度
    涉及       的各项决策决策机关将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进行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     ,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对之进行公示,能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社会听 证制度
    同       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决策机关召开      听证于民,可以完善决策,才能决策利民。〖要求〗通过比较,掌握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四种方式的不同点和相同点。3、公民参与决策的重要意义总的来说:公民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决策,是推进决策          、          的重要环节。 具体来讲: (1)一方面,对决策者来说: ①有助于决策者了解       ,反映       ,集中       ,珍惜       ,做到决策利民; ②有助于决策者把                        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实现科学决策。 (2)另一方面,对公民来说: ①有利于促进                 ,提高                  ,推动                  ; ②有利于提高公民                     ,锻炼                ,增强                        。 三、民主管理共6页,当前第2页123456
  •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
    民主决策、民主选举以及民主监督,都是民主管理的要求。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1、农村村民自治(1)村民自治的机构: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是村民自我         、自我         、自我         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的民主管理机构。 〖提示〗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是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机构,不是基层国家机关。(2)村民自治的内容①民主选举:村民直接选举村干部。这是村民自治的      ,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        。 ②民主决策:村民通过            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③民主管理:村民通过                 等形式,来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④民主监督:村民通过            、                、                 等形式来监督村干部和村委会,使村民自治走上         、         的轨道。 2、城市居民自治(1)居民自治的机构:居民委员会①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城市居民自我       、自我       、自我       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提示〗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机构,不是基层国家机关。②居民委员会的作用:维护                   ,办理                        ,调节           ,协助             ,反映                  等。 (2)居民自治的内容①民主选举:居委会干部由居民选举产生。②民主决策:居民通过              参与决策和管理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 ③民主监督:居委会实行           制度,定期向           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质询。 3、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重要意义共6页,当前第3页123456
  •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
    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            ,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是社会主义民主                 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            工作。 4、青少年学生应自觉参与民主管理四、民主监督1、公民的民主监督权(1)监督的对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2)监督权的内容适用范围联系实际批评权 建议权对其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和违法、失职行为,均可实施缺点错误如:态度粗暴、办事拖拉、工作推诿、吃拿卡要、形象工程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申诉权 诉讼权当我们或家人自身遭受其不公正待遇时不公正待遇如:行政处分(罚款、拘留、吊销证照等)、诉讼判决不公,遭受压制、歧视等。控告权 检举权当我们发现其有违法失职行为时违法、失职行为如:滥用职权、贪赃枉法、以权谋私、营私舞弊、玩忽职守等。〖联系〗此处所讲的民主监督权是对前面所讲的公民的监督权的具体展开和细化。 2、公民进行民主监督的渠道具体方式特点及作用信访举报制度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等方式信访举报制度是我们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实行民主监督的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公民通过人大代表反映意愿,并形成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国家权力机关,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因此这一制度能够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得以             ,得到                。舆论监督制度公民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舆论监督以其         、       、       、       等特点,在民主监督中发挥着        的作用。此外,             、             、             等活动,都是近年出现的民主监督的新形式。〖区别〗监督听证会与社会听证制度社会听证制度是就决策进行听证,属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范围。监督听证会就决策执行情况听证,属于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范围。 〖区别〗公民提出批评建议的两种情况公民如在决策过程中提出批评建议,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公民就决策执行情况提出批评建议,则是公民参与民主监督。3、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1)对国家:有利于                                                                     ; (2)对公民:有助于                                                                     ; 4、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共6页,当前第4页123456
  •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
    (1)一方面,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行使监督权; (2)另一方面,要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①要求我们遵守法律,依照规则和程序办事,不能采用诸如          、          等非法方式;②要求我们检视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     、     事实,     、     他人;③要求我们不能以     为名制造事端,干扰          的正常工作,不能     、     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 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1、为什么?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序的政治参与,其重要意义在于: (1)对公民自身来说:可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可以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等。(2)对国家和社会来说:可以改善社会公共管理,可以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可以促进国家机关的廉政建设等。2、怎么样?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准绳是             。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其区别在于: (1)是否依法参与            、            、            、            ; (2)是否依法行使                 、履行                       ; (3)是否正确处理                         的关系; (4)是否坚持                      的领导。 附:第一课常见错误观点评析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注:公民与人民不能等同。)2、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注:权利与权力不是一回事。)3、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注: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的。)4、在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主体是全体人民。(注:符合条件的公民都享有。)5、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注:选举权是选举权力机关代表即人大代表的权利。)6、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注:人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当家作主的体现。)7、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就越多。共6页,当前第5页123456
  •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
    (注: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影响公民享有的权利的多少。)8、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注:公民享有的具体权利是有差异的。)9、等额选举当选者已事先“内定”。(注:等额选举的候选人的选票达不到法定票数也不能当选。)10、“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注:这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11、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注:公民参与决策,反映公民的意愿,集中公民的智慧,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12、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是弱者对强者进行监督,不起任何作用。(注:公民实行民主监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见课本第29页。)13、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注:村民委员会不是国家机关。)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共6页,当前第6页123456
  •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