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5|回复: 0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8: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第2课时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知识点一  消费心理
  情景诱思
“80后”是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群体。他们经历了市场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进程的洗礼,消费观念、行为呈现出与其父辈迥然不同的特征。他们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喜欢追随时尚、新鲜、前沿的消费潮流,看重产品的夸耀性、符号性。他们标榜“我就喜欢”、崇尚“我有我风格”“我的地盘我做主”。但又追随偶像、崇拜偶像,易受广告、海报等传媒营造的消费氛围影响,强调“感官型消费“,相当一部分人讲究排场,互相攀比,倾向超前消费,乐做“月光族”。
思考 以上材料中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值得研究。如何认识和评价不同的消费心理?
  知识归纳
 四种消费心理的比较
表现 特点 评价
从众心理引
发的消费 仿效性、
重复性、
盲目性 利: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
弊: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也不利;
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引
发的消费 标新立异 利:展示个性,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攀比心理引
发的消费 夸耀性、
盲目性 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求实心理主
导的消费 符合实际、
讲究实惠 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
态度:理智消费,值得提倡
  延伸应用
1.据调查,新款手机上市两个月后,降价幅度平均达到20%,许多消费者在手机新上市的时候就购买,而没有耐心等上两个月的时间。这主要是因为(  )
a.人们可支配收入提高,有能力购买奢侈品
b.追求标新立异,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新款手机有许多新的功能,消费者迫不及待地要尝试
d.购买新款手机的消费者预期他将来的收入会提高
答案 b
解析 题中所述现象,表明人们的消费受到求异消费心理的影响,答案选b。
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热衷于跻身“贵族学子”的行列,他们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人情消费跟着成人走。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它是由________引发的消费(  )
a.从众、求实心理  b.求实、求异心理
c.从众、攀比心理  d.求实、攀比心理
答案 c
解析 题中一些中小学生的行为是不健康的,是由从众、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答案选c。其余三项中的求实心理是理智、健康的消费行为,不选。
知识点二 做理智的消费者
  情景诱思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普遍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方面有的人花10万元的天价买了一盒月饼,有的人乱吃野生动物,也有的人宁肯一掷千金吃一顿饭,却舍不得花几十元钱订购一份报纸;另一方面,城市和农村还有为数不少的特殊困难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果任其存在和发展,则会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思考 消费者应如何科学消费,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知识归纳
1.正确理解适度消费
(1)所谓适度消费或合理消费,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就是使消费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量入为出,既不滞后,又不超前,既不人为抑制,又不盲目攀比,而且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家庭收入的多少来合理进行消费。适度消费的实质是量入为出,使消费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不顾生产发展的水平提出过高的消费需求,是不对的;在生产发展允许的范围内不去适当增加消费而一味限制消费,也是不对的。共6页,当前第1页123456
  •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案
    (2)所谓超前消费,是指脱离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的盲目消费行为。判断一种消费行为是否超前,应该看是否超出消费者的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有的人现在的收入虽然不太高,但预期收入高,在消费上的回旋余地大,只要具备这些前提条件,能够还清贷款或分期付款,即使借钱消费,也是适度消费,而不是超前消费。
    2.正确把握绿色消费的意义
    绿色消费是一种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人的生命健康;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商品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
    3.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限制消费
    (1)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精神,并不是某种具体的消费方式。每个人不管处于何种消费层次,收入多少,都不能丢掉这一精神。因此,不能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看作只是对那些收入有限、生活困难的人而提出来的要求。
    (2)随着生产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3)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提倡适度消费是一致的。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但不限制消费。因此,不能把它理解为对消费的限制。
      延伸应用
    1.节俭是传统美德。经济学家凯恩斯则提出了节俭悖论,认为节俭对个人、家庭来说是美德,而对社会来说则意味着支出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造成失业增加,收入减少。这启示我们(  )
    ①个人应该坚持节俭,社会应该扩大消费 ②消费决定生产,政府应适当刺激消费 ③既要勤俭节约,又要适度消费
    ④应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积极引导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选项①说法不科学,个人与社会都应节俭,适度消费;选项②说法错误,生产决定消费。
    2.“减肥”已经成为社会上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据统计,近几年来,青少年中肥胖者也日益增多,这要求(  )
    a.生活消费必须与经济承受能力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b.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c.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方式,提高消费理性
    d.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大吃大喝
    答案 c
    解析 青少年中的肥胖者是由不健康的消费习惯造成的,故应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理性消费,答案选c,其余三项均与此无关。
    3.作为低成本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的互联网发展催生了新的经济形式,某校学生小张就是一位叫“换客”的时尚一族。他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换客”这种流行方式(  )
    ①是一种商品流通 ②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③是一种绿色消费行为 ④属于租赁消费的类型
    a.①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故“换客”并不是商品流通;在消费类型上,也不属于租赁消费。故答案选c。

                       
      某优质大米在我国市场每公斤售价近100元,约为普通大米价格的20倍,但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其销售状况依然良好。这体现了(  )共6页,当前第2页123456
  •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案
    a.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b.求异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c.价格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d.攀比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答案 a
    解析 高价位的优质大米在北京、上海消费很好,与当地居民收入有密切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c项是错误的,d项不符合题意。
      推广使用节能灯对节能降耗意义重大。如果我国所有家庭都将白炽灯替换为节能灯,年节电总量接近三峡水库一年的发电量。由于节能灯的价格是白炽灯的数倍,尽管全球90%以上的节能灯在我国生产,我国居民节能灯的使用率却不到20%,这不利于缓解我国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从材料看,缓解我国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的途径是(  )
    ①居民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②节能灯生产企业降低成本 ③政府倡导节能消费方式 ④家庭消费从经济能力出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由于节能灯价格高,居民用者甚少,故从企业看应降低成本,从而降低节能灯的价格;从居民看,应认识到个人消费对社会的影响,从长远看,采用节能灯有利于节约、科学消费。④与题意无关。

                       
    1.下边漫画反映的经济学道理是(  )

    a.价格影响消费  b.要讲究信用、按时还贷
    c.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d.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答案 d
    解析 此题关键要审好漫画含义,a、b、c三项均与此漫画无关。
    2.从心理经济学来看,人只为自己喜欢的人买单,人只会为自己喜欢的人服务。2.26米的身高、幽默的谈吐、良好的潜质、中国国际化的形象,成为姚明的比较优势。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nba把姚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人们为体育明星买单体现了(  )
    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②生存资料的消费 ③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④恩格尔系数高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消费心理面面观”,体育明星现象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只有①符合题意,答案选a。
    3.“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就开始贬值,越用越贬值。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  )
    a.攀比心理  b.求实心理
    c.适度消费  d.盲目从众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消费心理的认识。材料中的观点注重实用,体现了求实的心理。故选b项。
    4.当前,部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出现了追求名牌的风气。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
    ①摒弃盲目攀比,但不反对名牌 ②名牌就是现代、前卫,崇尚名牌合情合理 ③反对盲目攀比,摒弃名牌 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对待名牌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摒弃名牌的观点肯定是错误的,而摒弃盲目攀比是正确的,所以选①不选③,消费要与家庭收入相适应,应理性对待,故选④,②观点片面,所以选a项。
    5.发泡塑料餐盒和塑料方便袋的大量使用,严重污染了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这启示我们,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要遵循的原则是(  )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共6页,当前第3页123456
  •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案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的消费理念。“发泡塑料餐盒和塑料方便袋的大量使用,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这里强调的是环保问题,答案选c。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推动了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行为的变化。
    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世界排名还比较靠后,我国自然是一个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请以一个“中等收入之家”的主人的身份,谈谈如何安排你的家庭消费?
    答案 (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家庭消费要适度,量入为出,要考虑自己作为一个中等收入之家的支付能力和偿还能力。
    (2)注意做到求实消费,不可盲目消费、求异消费、攀比消费,避免跟风消费、情绪化消费。
    (3)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要戒奢从俭。
    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合理的家庭消费观念。注意“中等收入之家”的条件限制,回答内容是“如何安排”。分析的知识点应该包括:“适度消费,量入为出;求实消费,避免陷入消费误区;戒奢从俭的问题”,要注意从经济学原理上分析明白。


    多彩的消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①居民的收入②商品的价格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消费类型的划分依据按消费对象的不同③按交易方式的不同④按消费目的的不同消费结构

                       
    一、选择题
    1.广州出现了免抵押家庭装修贷款服务,该贷款由银行、担保公司和装修公司合作,消费者首付装修款的5%,凭个人信用记录就可获得最低5 000元、最高10万元的贷款。家庭装修贷款服务适用于(  )
    a.收入水平低、消费需求又旺盛的家庭
    b.收入稳定、未来收入预期良好的家庭
    c.当前收入水平高的家庭
    d.工作稳定、失业风险小的家庭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贷款消费。其适用于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答案选b。
    2.老百姓掀起学习外语的热潮(  )
    ①是娱乐身心的享受性需要 ②是一种精神文化生活消费
    ③是入世后满足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消费 ④是一种发展资料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学习外语,属于发展资料消费并非享受资料消费,是一种精神文化生活消费,选项②④正确,①错误。选项③“必不可少”这一说法太绝对,故答案选d。
    3.如果函数用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那么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c=a+by,(其中a、b是参量)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决定消费支出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商品价格水平  b.消费者偏好
    c.风俗习惯等  d.收入水平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水平是最主要的因素。
    4.“十?一”长假期间,越来越多的城里人选择到乡村体验田园生活,为此,一些乡村适时推出休闲旅游农业。这表明(  )
    a.我国城乡差别已经消除
    b.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c.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d.享受性消费已成为消费主流
    答案 b
    解析 选项a、c、d的说法均过于绝对,答案选b。
    5.XX年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举行。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市民购买体育服装和体育用品的热情也空前高涨。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是一种(  )共6页,当前第4页123456
  •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案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消费心理。因为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人们纷纷购买体育用品,这是一种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答案选a。
    6.近几年来,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昔日打网球、保龄球等“贵族运动”,如今已成为平民时尚。人们对休闲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也在增加。人们休闲方式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
    a.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b.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c.商品、服务价格持续下降
    d.居民消费结构日益优化
    答案 b
    解析 注意题中关键词“根本原因”,即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故答案选b。
    7.“神州行,我看行”的广告语道出了神州品牌话费实惠的魅力;而“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地盘听我的!”广告语表明了动感地带的特点。上述广告语分别主要抓住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  )
    a.从众和攀比  b.攀比和求异
    c.求实和求异  d.求异和从众
    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消费心理。神州品牌花费实惠,这体现了消费者的求实心理;而动感地带的广告语,则体现了消费者的求异心理。答案选c。

    8.右图反映的经济现象(  )
    a.会导致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
    b.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不大
    c.不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d.表明居民的收入不断下降
    答案 c
    解析 漫画反映的是人们的工资增长赶不上物价的增长。这一现象不利于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答案选c。
    9.加电站将寿命到期的废旧电池集中送到专业厂家回收处理,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减少了污染。这一经营模式(  )
    ①有利于引导人们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②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③符合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 ④能够消除资源短缺现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选项④“消除”这一说法太绝对,答案选a。
    10.时下,在诸暨市出现城市绿化由单位个人认种、认建、认养工作的新型模式,特别是每年春季兴起由新婚夫妇在城市广场自费种植纪念树的时尚。从理智消费的角度来理解,新婚夫妇自费种树活动是(  )
    a.追赶潮流的心理引发的消费
    b.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心理引发的消费
    c.“人无我有”的炫耀心理引发的消费
    d.保护环境、健康文明的绿色消费
    答案 d
    解析 自费种树活动是一种绿色消费,答案选d。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1.今年国庆期间,某校高一(1)班举行了一次有关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发现本班某同学家庭收入情况和该同学消费情况如下:
    9月份该同学
    家庭收入 9月份该同学消费支出
    父亲工资 母亲工资 生日请同
    学吃饭 同学互
    送礼品 买个性
    化服饰 买mp3 其他
    700元 500元 200元 100元 300元 500元 400元
    请结合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这位同学的消费行为可能由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引发的?
    (2)你准备向这位同学提什么样的消费建议?
    答案 (1)①从众心理。生日请同学吃饭、同学互送礼品等可能是一种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②求异心理。购买个性化服饰,标新立异,可能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③攀比心理。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可能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共6页,当前第5页123456
  •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案
    (2)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根据自己的家庭收入水平进行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个人消费不追赶时髦。
    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应懂得父母的钱来之不易,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解析 此题考查消费心理和正确的消费观,属于基础知识,解答时,要注意结合材料。
    1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做法日益不可取。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进而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它预示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文明时代,即生态文明建设时代。党的xx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新阐述。
    结合材料说明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
    答案 (1)提倡适度合理的消费,反对超前消费。要量入为出,使消费与我国的国情和家庭收入状况以及需求状况相适应。
    (2)要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持在消费中节约,在节约中消费,转变消费方式,构建节约型消费模式。
    (3)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倡导绿色消费、科学消费。
    解析 此题考查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主要从适度消费、绿色消费、节约等角度进行回答。
    共6页,当前第6页123456
  •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案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