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回复: 0

高二政治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导学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二政治导学案     选修3     专题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第四课时: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教学目标】1、了解法国是典型的民主共和制国家,英国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2、比较法国民主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3、通过比较,认识资本主义国家共同的阶级实质,进一步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深厚感情,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重点、难点】重点:比较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难点:英法政体相异的原因【自主学习】1、英国是典型的          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国是典型的民主共和制中的                       政体。2、两党制的发源地是          ,而不是美国。3、英国既是西方议会制度的发源地,也是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发源地;既是   “               ”,也是“               ”。4、英国的权力重心在           ,法国的权力重心在           。5、英国内阁比法国政府          ,原因是英国          的权力比法国            的权力大。【学点阐释】知识点一: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类型         英国           法国不同点政体类型议会最高        机关和最高        机关只是        机关,其地位与作用都不及英国。国家元首国王一般只承担“                 ”是“              ”总统是国家         权力中心,有实权。政党制度            ,由议会多数党组阁。           ,往往是几个党派联合形成议会多数派并组成多党联合政府。政府首脑          由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权力很大。          由总统任命,权力较英国首相小得多。共3页,当前第1页123
  • 高二政治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导学案
    类型英国              法国            相同点从政体与国体的关系看两国政体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形式。两国的政权都是              政权,执政的根本目的都是维护                      ,为              利益服务。从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看两国执政党的              相同。都体现了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性质,都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从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看两国权力机关的变化趋势相近,都出现了         权力萎缩,         权力加强的趋势。从现状上看就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而言,两国的政体都渐趋成熟。但它们同样面临着困扰,存在各种弊端,这是无法通过调节政体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的。知识点二:英法政体相异的原因          ———与两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同的历史背景、阶级力量对比和政治传统有关。1、              历史背景和阶级力量对比不同:(1)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力量强大,迫使封建贵族妥协,因而英国以                   的方式建立了君主立宪制。(2)法国:封建势力强大,对资产阶级和农民采用高压政策,资产阶级和广大民众与封建贵族几乎无法达成妥协,只能采取          方式推翻王权,建立民主共和制。2、              政治传统不同:(1)英国:比较         ,善于          ,因而采用         式。(2)法国: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形成        的革命政治文化,思想激进。1、              不同点:  政体类型、议会、国家元首、 政党制度、政府首脑 2、              相同点:  政体与国体关系、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               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现状 共3页,当前第2页123
  • 高二政治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导学案
    3、              两国政体相异的原因: 历史背景、阶级力量对比和                          政治传统不同【课堂总结】 四、 英 法 异 两 国 同 政 体 的共3页,当前第3页123
  • 高二政治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导学案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