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回复: 0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8: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XX?海口模拟)据调查统计,我国现阶段不同阶层的主要消费需求情况如下:富裕阶层购买高级住宅、家庭小汽车;小康阶层更新家电、购买新房;温饱阶层购买家电、改善住房;贫困阶层购买吃、穿、用等生存资料。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表明              ( b )
a.我国居民生活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
b.居民消费类型具有多样性
c.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d.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占主导地位
2.影响上述消费的直接原因是           ( d )
a.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b.人口因素
c.物价水平       d.家庭收入
3.(XX?淮南联考)“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在消费领域,面子的影响也随处可见。这种“面子”型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面子”型消费主要属于
( c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解析  不顾实际要“面子”体现了一种攀比心理。
4.下图是对某校180名高中学生进行的调查统计,该图显示( d )

a.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都是健康向上的
b.中学生养成了挥霍浪费的消费习惯
c.生日的快乐与所花金钱的多少成正比
d.不少中学生还不是理智的消费者
解析 从图中中学生花钱情况看,不少中学生消费较高,应该做理智的消费者。

5.某市5年来城乡居民生活变化情况
指标 单位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 元 2 388 2 490 2 656 2 978 3 35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 元 6 960 7 756 8 567 9 488 11 493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
系数 % 47.5 46.0 45.3 45.2 45.0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
系数 % 38.9 37.9 37.1 36.9 36.5
注: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60%~50%之间是温饱;50%~40%之间是小康;40%~20%是富裕。
说明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
答案 (1)该市近五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2)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达到富裕水平。
(3)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1.(XX?南京一调)近几年来,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昔日的某些“贵族运动”,如出国旅游、健身运动等,如今已经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  )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b.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c.社会商品、服务的价格水平下降
d.居民家庭人口数量减少
解析 注意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答案 a
    (XX?菏泽质检)随着电视剧《蜗居》的热播,“房奴”再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看漫画,据此回答2~3 题。
    2.漫画启示我们              (  )
    a.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b.要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倡绿色消费
    c.要降低生产资料消费,提高发展资料消费
    d.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答案 d
    3.对于房价、地价的持续上涨,党中央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强保障性住房成为XX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这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     (  )
    a.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b.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d.实行更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答案 c
    4.(XX?盐城一调)时下“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已成为都市一大时尚,人们越来越舍得“花钱买健康”。对此,错误的认识是         (  )
    a.这说明我国的消费结构正发生变化
    b.这将有助于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
    c.享受资料消费已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
    d.这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质量
    解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享受资料在人们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享受资料消费还没有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c项是错误的。
    答案 c
    (XX?佛山质检)下面是甲乙两人关于买房的对话。甲说:“我终于把买房子的钱攒够了,在前几天住进了梦寐以求的大房子。”乙说:“我年轻时通过贷款买了一套大房子,终于在前几天还清了银行的贷款。”据此回答5~6题。
    5.从甲乙两人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          (  )
    a.甲乙都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
    b.甲是生存资料的消费,乙是享受资料的消费
    c.甲是租赁消费,乙是贷款消费
    d.甲是钱货两清消费,乙是贷款消费
    解析 本题考查消费的类型这一知识点。从甲乙两人的语言表述中可知,甲是钱货两清消费,乙是贷款消费。所以选d项。
    答案 d
    6.如何看待甲乙两种消费方式           (  )
    a.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
    b.乙的消费方式优于甲的消费方式
    c.在买方市场时应适当鼓励甲的消费方式
    d.在买方市场时应适当鼓励乙的消费方式
    解析 本题考查对消费类型的理解。甲乙两种消费方式谁优谁劣,不能一概而论,要作具体分析,所以a、b项不能选;c项表述错误,应排除;在买方市场时应适当鼓励乙的消费方式,所以选d项。
    答案 d
    7.(XX?福州质检)基尼系数是国际上衡量收入均等程度的重
    要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表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右图中p
    是收入差距均等线。假如a为某地1978年基尼系数(为0.15);
    b为该地XX年基尼系数(为0.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1978年的富裕程度比XX年高
    b.该地1978年的贫困人口比XX年少
    c.该地XX年的收入差距比1978年小
    d.该地XX年的收入差距比1978年大
    解析 基尼系数是反映人们收入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差距越大。
    答案 d
    8.(XX?苏州调研)江苏省政府规定,从XX年2月1日起,本省农村居民持本人身份证明到指定销售网点购买家电下乡指定产品,可享受产品销售价13%的财政资金补贴。这一举措有利于                (  )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①增加农民收入 ②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③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 ④抑制通货膨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9.(XX?绍兴期中)某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XX年、XX年和XX年分别为42.5%、40.6%、38.8%。这一变化趋势表明,该市居民        (  )
    a.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加
    b.家庭食品支出额在减少
    c.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
    d.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为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恩格尔系数知识的理解,恩格尔系数与居民生活水平成反比。故答案选c。
    答案 c
    10.(XX?苏北联考)有位准备买汽车的消费者说:“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开始贬值。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           (  )
    a.攀比心理       b.求实心理
    c.适度消费        d.盲目从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消费心理的理解。
    答案 b
    11.(XX?海淀模拟)近几年来,青少年中肥胖者日益增多。这主要表明  (  )
    a. 生活消费必须与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b.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c.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方式、观念,提高消费合理性
    d.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大吃大喝
    解析 题目考查消费观念,青少年中肥胖者日益增多体现了没有做到理性消费,没有注意消费的科学性。
    答案 c
    12.(XX?湛江模拟)“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启示我们要                 (  )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答案 d
    13.(XX?茂名模拟)如今,“打包”的现象越来越流行。人们在餐馆就餐后,将剩菜“打包”带走是很平常的事情。这说明           (  )
    a.人们的生活水平降低了    b.人们的消费观念改变了
    c.人们的卫生意识增强了    d.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
    解析 将吃不掉的饭菜“打包”带回家,避免了浪费,不失为一种好的习惯,说明人们注重勤俭节约了,b项正确。a、c、d不合题意,所以选b。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14.(XX?西城测试)材料一  XX年我国企业家信心指数

    XX年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注:XX年和XX年第一季度全球信心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家和消费者的信心指数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材料二 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中央政府推出了总额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各地方政府计划投资额合计超过了18万亿元。为确保经济平稳运行,XX年,我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外贸政策都作了重大调整。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10分)
    (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如何重塑和增强我国消费者信心?(7分)
    答案 (1)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企业家信心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说明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家和消费者信心指数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说明国家经济发展实力为确保企业家和消费者信心打下坚实基础。
    (2)收入水平与物价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消费信心的重要因素。要增强消费信心:①国家必须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②企业必须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重视产品定位,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重视科技开发和科学管理,降低产品成本,提供优质售后服务。③消费者应树立科学消费观,做理智消费者。
    15.(XX?龙岩质检)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一代称为“80后”。他们经历了市场经济、全球化、互联网进程的洗礼,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追求时尚、个性——标榜“我就喜欢”,崇尚“我有我风格”、“我的地盘,我做主”, 不满足于标准化、模式化,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喜欢追随时尚、新鲜、前沿的消费潮流,看重产品的夸耀性、符号性和个性化。追求享受和品牌——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讲究排场,互相攀比,品牌意识鲜明。倾向超前消费——敢于“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许多人很少考虑为将来而储蓄,花钱没有节制,挣多少花多少,常常是“月光一族”。虽然经济能力不强,但敢于贷款买车、买房。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80后”消费特征体现的消费心理。(6分)
    (2)“80后”追求个性、热衷于对新产品与众不同的消费。有何积极意义?(3分)
    (3)你怎样认识“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种消费行为?(5分)
    (4)针对“80后”消费现象,准备向该群体就“做理性的消费者”问题发出倡议。如果让你执笔书写这份倡议书,请列出提纲要点。(4分)
    答案 (1)追求时尚、新鲜、前沿的消费潮流体现了从众的消费心理;追求个性、与众不同体现了求异的消费心理;追求享受和品牌、讲究排场体现了攀比的消费心理。
    (2)这种消费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革新和进步。
    (3)“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指的是信贷消费,如果信贷消费依据国情及自身实际进行,并且未来有偿还能力,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如果超过了自身实际和偿还能力,就属于超前消费,容易引发债务危机,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不值得提倡。
    (4)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内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增强可持续的消费理念;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
    共4页,当前第4页1234
  •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