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回复: 0

“动能”教学实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8: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设计理念】
  本节教案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写的《探索物理》第十四章第一节,以动能和影响动能的因素为线索,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把势能作为学生课后学习探究的内容,把课堂教学和课后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教学采用集体思考、讨论的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课堂教学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教师只是课堂活动的组织着和参与者,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2.  知道动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  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2.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计划和实验方案3.  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2.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教学重点通过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教具和媒体多媒体、学具盒、两个小钢球、火柴盒
  【教学过程实录】   一、引入新课
  学生看一则新闻:《一铁路职工“中弹”昏倒》。(多媒体播放课件)
  师:为什么小小的馒头能把人砸伤?学完这节课大家自然会明白。
  (说明:从生活到物理,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一)能的定义和单位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形式的能量?看谁知道的最多。
  生:光能、电能、热能、声能、太阳能、风能……
  师:同学们知道的能量可真不少。下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四个情景。(多媒体播放课件:流水推动水磨转动,风推帆船、吹动风车,子弹击穿木块,汽车撞击木块。)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流水、风、子弹、汽车是否具有能量?
  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讨论后回答:它们都是运动的。
  师:根据它们的特点,大家认为这种形式的能应该怎样命名?
  生:讨论后回答:应该叫动能。
  师:好,就叫它动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动能。(板书课题:动能)
  师:同学们能否试着给动能下一个定义?
  生:讨论并给出定义。
  师:(板书:1.动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除了刚才的四个物体,大家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动能?请讨论回答。
  生:讨论并举例。如奔驰的骏马、飞行的小鸟、游动的鱼、地球、月亮……
  (说明:此处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师:指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并指出动能的单位。(板书:2.动能的单位:焦耳。)
  (二)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师:请同学们看第90页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动能,由此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说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
  生:讨论并提出问题。
  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师与生:共同讨论确定研究课题: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共2页,当前第1页12
  • “动能”教学实录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例猜想一下,动能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讨论猜想。
      师:哪个小组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讨论回答。
      师:综合不同学生的猜想,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各种猜想:
      1.与速度有关
      2.与质量有关
      3.与速度和质量都有关
      (说明:学生的猜想各种各样,有的甚至偏离主题,教师切不可简单地加以否定,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可引导学生进行反驳并通过有选择的板书保留有价值的猜想。)
      师:究竟哪种猜想正确呢?请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一下。
      生:讨论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师:巡回指导并参与讨论。
      师:哪个小组愿意起来交流一下你们设计的方案和结论?
      生:部分组到前面展示自己的方案并说明得到的结论,其他组指出实验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使实验方案更加完善。
      (说明: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对于认为动能大小只与质量或速度有关的组,学生实验时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在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时为什么要用同一个铁球?
      2.在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时为什么要让大小不同的铁球从同一高度滚下?
      此处体现的是控制变量法,可使这些组的同学意识到自己的观点是片面的,进而使他们的观点得到完善。)
      师:实验证明哪一种猜想正确?
      生:回答。
      师:由实验你得到了怎样的结论?
      生:集体讨论得出结论。
      师:评价后板书:(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和速度。在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在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说明:此处学生的思维会聚。)
      师:这两个因素哪一个对动能影响更大?请同学们讨论并举例说明。
      生:讨论并举例。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刚得到的结论解决几个问题:
      1.同学们能否用刚刚学过的知识解释小小的馒头为什么会伤人?这则新闻对你的日常行为习惯有什么启示?
      2.交通部门为什么要对车辆进行限速?为什么同一路段不同车辆限速不同?
      (说明:多媒体显示。此处体现从物理到生活。)
      生:讨论并做出回答。
      三、课堂小结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这节课对你的日常行为习惯有哪些启示?
      生:讨论总结。
      四、布置作业
      1.写出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报告。
      2.课本p91.5.
      3.课后自学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并探究影响它们大小的因素。
      【板书设计】动 能1.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2.  单位:焦耳。3.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和速度
      注:  这节课曾在2002年11月22日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举行过青岛市新课程改革研究课。共2页,当前第2页12
  • “动能”教学实录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