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回复: 0

《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专题复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8: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复习要点〗:掌握一个知识网络、理解两种反应条件、了解四种离子检验、熟记忆六种物质性质。
  1.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网络图
  2.理解两种反应条件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从定以上分析: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份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复分解反应不能仅仅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来判断,还必须看反应的实质。如:2naoh + co2=na2co3+h2o就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因为两种反应物没有相互交换成份。再如:caco3+2hcl=cacl2+h2o+co2↑,从形式上来看,虽然该反应的产物有三种化合物生成,但却属于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实质是:caco3+2hcl=cacl2+h2co3,h2co3不稳定分解为h2o和co2,因此该却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①对于反应物来说:酸与碱反应,二者至少有一种要溶于水;酸与盐反应是酸必须溶于水;盐与碱、盐与盐反应时,两种反应物必须全部溶于水。②对于生成物来说要么有水生成, 要么有沉淀生成, 要么有气体生成。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1) 金属的位置: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 特殊性:由于钾、钙、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盐溶液中它们会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因而不会置换出盐中的金属;(3) 盐必须溶于水。(4) 铁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金属与铁盐反应时,要用+2价的亚铁盐。
  3.四种离子的检验检验方法
(1)so42-的检验: ba2+和hno3 →baso4(白色沉淀)
(2)cl-的检验: agno3和hno3  →agcl(白色沉淀)
(3)nh4+的检验: oh- →nh3 →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由红色变蓝色
(4)co32-的检验:hcl→co2 →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熟记六种物质
  复习时,应重点记忆三类物质的典型代表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
(1)酸的代表物:盐酸、稀硫酸;(2)碱的代表物:氢氧化钠、氢氧化钙;(3)盐的代表物:碳酸钠、硫酸铜。
  【复习方法】
  1.列表法:将酸、碱、盐、氧化物分别以他们所具有的相关性质、反应现象、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列表总结,熟知其通性。
  2.图示法:将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用网络图示的方法表达出来,以次为依据强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训练。
  3.比较、归纳法:比较硫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进而归纳出酸的通性;比较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而归纳出碱的通性;比较碳酸钠、硫酸铜的化学性质,进而归纳出盐的性质。通过比较,找出其组成与性制方面的异同,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和记忆所学知识。
  【典型例题】
  例1 la(镧)是一种活动性比锌强的元素,其氧化物为la2o3,对应的碱la(oh)3难溶于水,而lacl3、la(no3)3都易溶于水。下列物质中,不能直接反应制得lacl3的是(   )
a.la+hcl     b.la2o3+ hcl     c.la(oh)3+ hcl     d.bacl2+ la(no3)3共2页,当前第1页12
  • 《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专题复习
    【解析】 本题所给信息是:la(oh)3难溶于水、lacl3、la(no3)3都易溶于水,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可知:bacl2与la(no3)3反应的产物中没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因此应选(d)。
     2 从你最熟悉的酸、碱、盐中,任意选出四种物质,使其符合下图中的关系,图中连线的物质间均能发生反应,请将物质的化学式填在相应的方框内。
    【解析】 本题属于结论开放考题。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有关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相关反应的原理,把握物之间反应的规律。解答时,可从确定酸开始,根据每种酸(hcl、h2so4、hno3)的特性去选择满足题目要求的碱和盐。可供选择的答案为:
    3 某校初中化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学生,将一些可溶性化合物溶于水,配成甲、乙两瓶溶液,共含有h+、k+、ag+、ba2+、oh-、cl-、co32-、no3-八种离子,每瓶溶液里含有四种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甲瓶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成蓝色,据此推知乙瓶溶液中的离子应该是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解析】: 甲瓶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说明甲溶液显碱性,肯定含有oh-;则与之不能大量共存的h+肯定在乙溶液中,与h+不能大量共存的co32-肯定在甲溶液中; 与co32-不能大量共存的ag+、ba2+肯定在乙溶液中;与ag+不能共存的cl-肯定在甲溶液中,则no3-属于乙溶液。因此乙瓶溶液中的离子应该是:h+、ag+、ba2+、no3-。
    例4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邻的工厂向河水中排放的废水中分别含有cuso4、naoh、bacl2、fecl3四种物质种的两种。某中学环保小组对河水取样测试时发现a处河水的ph>7。试回答:
    (1)乙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的两物质是______________。
    (2)请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给甲、乙两厂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道化工生产中的废水为载体的考查复分解反应习题,主要考查酸、碱、盐的溶液间相互反应的知识。
    (1)a处河水的ph>7说明甲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naoh,naoh与cuso4、fecl3两溶液不能共存,因此乙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的两物质是cuso4、fecl3
    (2)为了保护环境,使两厂排放的废水不污染环境,建议:两场建立废水处理厂,将两厂废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再经过必要的工艺处理后排放;甲、乙两厂分别用必要的试剂和工艺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例5.“三酸两碱”是几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下图是它们与其它物质相互间的关系。已知:①a、a1、a2是工业上常见的三大强酸,b、b1、b2是正盐,c、c1、c2是碱;②b2是食盐的主要成分,且b、b1、b2、c1中含有相同的金属离子;③a+b →co2,b+c→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二氧化碳,a+c→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请回答:
    (1)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2__________,c1___________。
    (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a+c________________。
      (3)c2可能的化学式(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道考查酸、碱、盐相互关系的综合推断题。解题时应抓住关键:“b2是食盐的主要成分”可知b2的化学式为nacl,a为酸且b、b1、b2、c1中含有相同的金属离子、a+b→co2,可知b为na2co3,根据b、b1、b2是正盐和它们碱的转化关系可推知b1为na2so4,a、a1、a2是工业上常见的三大强酸、根据其相互间的转化关系可推至a为h2so4、a1为hcl、a2为hno3;c1是碱且与b2含有相同的金属离子,c1是naoh,b与c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溶于稀hno3,a与c反应生成难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c为ba(oh)2,根据三种碱之间的转化关系,可推知c2为不溶性碱,如cu(oh)2、mg(oh)2、fe(oh)3等。可供参考的答案为:
      (1)nacl    naoh(2)h2so4+na2co3= na2so4+h2o+co2↑;na2co3+ ba(oh)2=baco3↓+2naoh;h2so4+ ba(oh)2=baso4↓+2h2o;(3)cu(oh)2、mg(oh)2、fe(oh)3等
    共2页,当前第2页12
  • 《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专题复习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