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0|回复: 0

第三章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8: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教案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评价;美国的领土扩张;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林肯;《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美国内战及其意义;德意志统一的历史条件;俾斯麦和“铁血政策”;普鲁士王朝的三次统一战争;意大利的统一;加富尔;加里波第;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倒幕派的形成;武装倒幕;明治政府的成立;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及意义;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对俄国1861年改革史料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美国内战发生的原因和意义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的比较、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原理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4.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明治维新取得的积极成果和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辩证地、全面地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5.通过引导学生从政治体制、力量对比、改革措施和国际背景等方面,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对重要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归纳的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废除农奴制是俄国沙皇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它为俄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改革也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2.通过对美国内战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这场战争是两种经济形式矛盾斗争的结果,是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取消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但内战没能彻底消灭种族歧视,黑人仍然受到不平等待遇。3.通过对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德意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其统一的必要前提。但由于德意两国资产阶级的软弱,使两国均采取王朝战争的形式完成了统一,因而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4.通过对明治维新社会背景的讲解,使学生认识:日本国内人民的反抗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与发展,造成了幕府封建统治的危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入,则使危机进一步加剧。5.通过对明治维新意义的讲解,使学生认识: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并为亚洲国家一些立志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的人们提供了经验。教学要点一、俄国1861年改革1.改革的历史背景2.改革的内容3.改革的意义二、美国内战1.美国的领土扩张2.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3.美国内战及其意义三、德意志统一1.统一的历史条件2.统一的过程3.统一的意义四、意大利统一1.统一的历史条件2.统一的过程3.统一的意义五、日本明治维新1.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2.武装倒幕3.明治维新及其意义教材分析1848年革命失败后,欧洲暂时陷入了革命低潮,封建势力十分嚣张。但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欧洲、北美和东亚的日本,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于是,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加快发展步伐,德、意、俄、美、日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政治斗争。本节教材介绍的就是这段历史的进程。内容包括: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日本明治维新。本节的重点是: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和意义。本节的难点是:美国内战前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和成功的原因。一、“俄国1861年改革”一目,教材讲述了两方面内容:1.农奴制度废除的历史背景。第一,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农奴制的矛盾。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有了一定发展,1860年,俄国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已达一万多家;铁路里程1 500千米;工人人数为86万,其中62%是雇佣工人。但农奴制的存在却严重阻碍着俄国资本主义发展。38%的工人是农奴,大批农奴被农奴主束缚在土地上,过着贫困生活,无人身自由,农奴主可随时打骂、虐待他们,甚至把他们转让给他人;农奴主为牟取暴利,将大批的粮食、原料出口,农奴主残酷压榨农奴,不断增加他们每星期为主人干活的天数,甚至收回份地,将农奴降到奴隶地位。由于上述原因,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原材料、市场和资金根本无法解决,导致俄国大大落后于西欧诸国,如生铁产量只有英国的1/15,法国的1/3,铁路总里程只有英国的1/10。这表明农奴制这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已成为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并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第二,农奴制的存在又导致对外侵略扩张的失败。从彼得一世开始,沙俄就南下黑海,向地中海扩张,为此曾发生了几次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1853年,俄国借口奥斯曼帝国迫害东正教教徒,大举进攻土耳其,俄土战争爆发。为了遏制俄国向地中海扩张,1854年,英法对俄宣战,克里米亚战争发生。1855年,俄国因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失陷,向英法求和,签订巴黎和约。俄国失去了在黑海保有舰队及在黑海保留要塞的权利。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俄国社会经济落后,而经济落后的根源又是农奴制的存在。由于经济落后,俄军装备极差,军需不足,从俄国中部调兵所需时间甚至超过英法从国内调兵时间,这必然影响战争的进行。大战爆发,沙俄政府为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进一步残酷剥削农奴,引起农奴的反抗,结果造成后方吃紧,军需不足,大大削弱了军队战斗力。总之,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战后,农民运动风起云涌,1858~1860年,俄国共发生了近三百次农民起义。农民起义实质上是农民阶级“自下而上”地消灭农奴制的尝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战后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表明了一个严峻现实,即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石──农奴制正面临着灭顶之灾。如果继续保存它,将会导致沙皇统治的垮台。所以,1856年3月30日,即巴黎和约签订后仅12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就谈到农奴制的废除问题:“与其等待农民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综上所述,正是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了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了沙俄的对外扩张,并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危及沙皇专制统治。为挽救统治危机,亚历山大二世终于在1861年2月19日(俄历3月3日)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2.改革的内容及其评价。关于改革的内容,教材已作了概括,这里就不多补充。以下从改革的性质、改革的作用及不彻底性做一些评价。第一,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以国家的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由于它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到19xx年,农奴为获取份地所缴纳的赎金已达20亿卢布),致使俄国工业迅速增长,80年代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所以说,它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改革也使农奴人身得到解放,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并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这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二,这次改革很不彻底,它实质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合法”掠夺。它是在保护地主利益前提下进行的。其表现为:最好的良田为地主所占有;农民所得份地不仅比原来耕种的份地要小,而且还要缴纳高出地价两三倍的赎金。所以,当农民真的“解放”以后,实际上已变得一贫如洗了。他们大多数无法独立经营,只能再向地主租地、借款,失去的枷锁又被重新戴上。加之这次改革并没触动沙皇专制制度,所以说1861年改革保存了大量封建残余。俄国用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式,必然给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造成人民购买力降低,国内市场不能充分活跃起来和广大农民对改革的不满。农民运动又发展起来,1861年有1 176个庄园的农民举行暴动,并一直持续到1864年。二、“美国内战”一目,教材写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美国的领土扩张;两种经济形式的发展和矛盾;美国内战。1.美国的领土扩张。美国自18世纪晚期挣脱英国的殖民枷锁后,就制定了对外扩张领土的政策。仅仅七十余年,就通过低价购买、武装颠覆和侵略战争等手段,从法国、西班牙、墨西哥和英国手中获得了五百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使领土东临大西洋、西达太平洋,南到墨西哥湾、北抵五大湖区,总面积达到七百七十多万平方千米。人口也从18xx年的530万增至3 140万。随着领土扩张,美国历史上出现了西进运动。它表现为:一方面,大批的印第安土著居民被武力驱赶出家园,迁到西部最荒凉的地区;另一方面,大批东部人口涌入西部,垦荒、开矿、筑路、架桥,把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广到西部。西进运动既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始资本积累过程,也是美国经济创业发展的过程,它促进了西部广大地区的开发和美国经济的发展。2.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美国独立前就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即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双方虽同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但却有很大差异,并存在着矛盾。独立战争中,为了打败英国,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阶级结成了同盟。但独立后,联邦政权长期为南方种植园主阶级所把持。他们利用国家权力,顽固坚持奴隶制,因而受到广大人民和北方资产阶级的反对,由此产生了废奴运动。19世纪上半期,随着美国的领土扩张、南北经济的发展,围绕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阶级的矛盾和斗争就更加尖锐了。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劳动力、市场和原料。19世纪上半期,南北方经济都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北方开始了工业革命。随着大批新兴企业(如矿山、钢铁企业、冶金企业、燃料企业)的新建和机器制造、纺织等行业的出现,北方资产阶级急需保护国内市场,保障原材料供应;需要提高关税、限制外国工业品进口,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特别是需要大量自由的劳动力。所以,他们迫切希望联邦政府建立统一的民族市场,实行关税保护,取消奴隶制,在西部建立“自由州”。因为按照美国宪法的规定,参议院是由每州派两名代表组成的,而西部新成立的州是自由州还是蓄奴州,直接关系到南北两方谁能控制参议院,进而控制国家政权的问题。所以,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成了南北方斗争的焦点。对北方资产阶级来说,废除奴隶制,不仅可以解决劳动力问题,而且可以削弱南部的经济实力,并使自己在政治上获得更多的权力。相反,南部种植园奴隶主为了牟取高额利润和控制国家政权,竭力把棉花等原料大批运往英国,并从英国输入大批廉价工业品,因而主张降低关税,扩大进口;扩充奴隶数量,在西部扩展奴隶制,增加蓄奴州。所以,奴隶制的存在,在经济上已成为阻碍美国经济发展、在政治上成为导致美国国家分裂的潜在危险因素。19世纪上半期,废奴运动日益高涨。由于1857年经济危机,大批工人面临失业,大量饥民在全国各地流浪,人们渴望得到西部的土地。北方工人、农民都把南方奴隶制度看作是一切苦难的根源,因而消灭奴隶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在南方,奴隶的斗争席卷各州,许多地方发生放火焚烧种植园仓库的事件。1859年,又发生了约翰·布朗起义,南北方矛盾日益尖锐,奴隶制存废问题已经到了必须用战争解决的地步。1860年11月,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依靠人民的支持,在总统选举中获得胜利。林肯反对奴隶制,认为奴隶制与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格格不入,并且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但他反对立即取消奴隶制,反对干涉南方诸州现存的奴隶制度,他只要求限制奴隶制向西部扩展,尤其反对用暴力手段去推翻南方奴隶制度。1856年他曾说过:“不要弄错了,选票比子弹更有力量。”林肯对奴隶制的温和态度,反映了北方资产阶级对待奴隶制的妥协立场,也反映了林肯这个资产阶级政治家的阶级局限性。但是,林肯的当选,对南方奴隶主来讲,仍然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林肯一上台,必将行使总统权力,反对奴隶制的扩张,南方奴隶主把奴隶制扩展到西部的希望将化为泡影,他们决定作最后的挣扎,发动叛乱,脱离联邦。所以林肯当选总统,实际上是美国内战爆发的导火线。3.关于美国内战的经过,教材从内战的爆发、战争初期北方的失利、联邦政府颁布革命措施扭转战争局势、葛底斯堡决战、北军掌握战争主动权、1865年南军投降等方面,叙述了美国内战的全部过程。1861年2月4日,南部种植园主成立“美利坚诸州同盟”,定都里士满,公开发动叛乱。4月12日,叛军炮轰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港的萨姆特要塞,内战正式爆发。南方有11个州参加叛乱。内战初期,南北方力量相差悬殊。北方有强大的工业,人口达2 234万,而且广大北方人民坚决支持政府平叛。而南方不仅工业力量薄弱,叛乱各州人口中黑人奴隶约占350万,他们与奴隶主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所以,北方在人力、物力及政治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但是,由于林肯政府希望与南方奴隶主妥协,不提出废除奴隶制和解决人民的土地问题,不发动群众,又缺乏战争准备,致使北军在战场上连续失败,连华盛顿也险些失守。形势危急和人民革命情绪的高涨,迫使林肯政府下决心以革命的方式来进行战争。1862年5月颁布《宅地法》,满足广大人民对土地的要求;9月又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叛乱州的奴隶都成为自由人,可以参加联邦政府军队。这两个法令的颁布,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标志美国内战进入了“以革命方式进行战争”的阶段。从此以后,解放奴隶成了北方作战的重要目标。由于革命措施的及时颁布,以及广大工人、农民和黑人积极参加革命战争,战局终于得以扭转。1863年7月,北军与南军在葛底斯堡决战,北军获胜,从此掌握了战场主动权。1864年,北军大举反攻,1865年4月3日,攻占里士满;9日,叛军总司令率军投降,内战结束,美国恢复统一。4月14日,林肯被同情南方奴隶主的演员蒲斯刺杀于华盛顿福特戏院。林肯由于在内战的最危急关头,能够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以革命的方式摧毁奴隶制,并解决人民对土地的要求,因而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继华盛顿之后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美国内战的历史意义:美国内战是继独立战争后的又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消灭了奴隶制,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它粉碎了南部叛乱,巩固了国家统一,保证了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并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它还使大批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使美国的农业资本主义也得到发展。战后,美国资本主义开始进入一个广泛而迅速发展的新时期。但内战没有彻底消灭种族歧视,尽管黑人在法律上被承认为美国公民,但在政治上、经济上仍然受着白人统治者的歧视和残酷剥削。三、“德意志统一”一目,教材写了以下三个问题:1.统一的历史条件。第一,统一的必要性。1848年革命失败后,德意志重新陷入了四分五裂的状态。国内小国林立,有近四十个邦(包括自由市),其中最大的两个邦是奥地利和普鲁士。从30年代起,德意志开始了工业革命,到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有了空前发展。蒸汽机从1846年至1861年增加了5倍。工业生产则翻了两番,煤从670万吨增至3 400万吨,生铁从20万吨增至140万吨,铁路从3 800千米增至1.1万千米。60年代末,德意志的工业产值已赶上法国,居世界第三位。但严重的政治分裂局面给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首先要求各地区之间有畅通的商品产供销渠道,即统一的国内市场,但处于割据状态的德意志各邦都有自己的工商业法规、货币和度量衡制度,这使德意志根本无法建立统一市场;其二,商品输出需要有强大的国家力量为后盾,像英法等国的商品输出,既有外交保护,又有炮舰作后盾,而德意志资产阶级却得不到这种保护;其三,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促使各国资本家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和进行商业争霸战争,而这必须得到国家的支持。在这方面,德意志资产阶级也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到50年代,德意志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第二,统一的可能性。在由谁来领导德意志实现统一问题上,德意志资产阶级表现了其软弱性。他们害怕采用革命手段、自下而上地推翻封建势力、完成统一,会把无产阶级卷入革命,酿成巴黎六月大起义那样的危险,因而不敢承担统一的领导任务。相反,他们决定依靠现成的封建王朝替自己完成统一任务。于是,德意志的统一最终选择了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形式。当时能够完成这一任务虽然有奥地利和普鲁士,但普鲁士具有更大的优势。这是因为:其一,普鲁士经济发达。其重工业生产占全德的一半以上。其二,军事力量强大。有全欧洲第一流的陆军,不仅可以统一全国,更可以镇压工人运动和向外扩张侵略。其三,民族成分单一,统一的决心坚定。其四,对资产阶级能够予以照顾和作出让步,博得了他们的好感。如30年代普鲁士倡导建立了关税同盟,1848年革命失败后又对资产阶级作出让步,颁布宪法和成立议会。而奥地利并不具备上述条件,而且它还在1848年革命失败后,恢复了君主专制统治,成为德意志诸邦中最反动的国家。其五,普鲁士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1850年,普鲁士政府颁布了调整地主与农民关系的法令,实行了农业改革,结果大批农民通过交纳赎金或购买土地成为自由人,而地主也由于收取赎金或出卖土地增加了经济实力,此后,地主阶级逐渐采用机器和雇佣劳动制,于是普鲁士产生了一批资产阶级化的容克地主。经济实力的增长和经营方式的转变,促使普鲁士统治阶级希望借助武力实现国家的统一,以便把全体人民置于自己的统治和压榨之下。其六,普鲁士王朝能够担当统一大任,还在于它有一位铁腕人物俾斯麦。此人出身于普鲁士一个容克家庭,精通政治、外交和军事,对德意志当时的发展趋势和各阶级的需要十分了解。他于1862年出任普鲁士宰相后公开申明自己的信条:“当代重大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大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必须靠铁和血来解决。”因而获得了“铁血宰相”的称号。俾斯麦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德意志的统一,而普鲁士是完成此项任务的唯一选择。作为实现德意志统一的重要步骤,是必须把奥地利用战争手段逐出德意志。总之,由于当时德意志无产阶级的不成熟,资产阶级的软弱,普鲁士容克地主实力的增强,德意志的统一最终由普鲁士王朝承担了。2.关于德意志的统一过程。德意志的统一是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的。长期以来,奥地利和普鲁士为争夺德意志领导权,形同水火,普鲁士要单独实现统一,必须将奥地利排斥出去,这是统一能否实现的关键。为达到此目的,1864年普鲁士拉拢奥地利联合对丹麦战争,夺取了荷尔斯泰因和石勒苏益格。后因两地分属普奥,引起两国摩擦,终于在1866年又爆发了普奥战争。为保证战争的胜利,俾斯麦命参谋部作了精心准备,他又施展外交手段,排除了俄、法、意帮助奥地利的可能。最后,普鲁士集中优势兵力与奥地利在萨多瓦村展开决战,击败了奥地利,确立了它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领导地位。战后,奥地利退出了德意志联邦。普鲁士获胜后并没有进军维也纳。在这里,俾斯麦表现了他高明的外交手段和战略眼光,这样做既避免了因普鲁士的强大而引来法国的干涉,又使奥地利因为没被过分削弱而在未来的普法战争中保持中立。1867年,以普鲁士为领导的北德意志同盟成立,它包括除南德4邦在外的21个邦和3个自由市。北德意志同盟的成立,意味着德意志统一已完成了大部分。下一步就是将南德4邦并入同盟,实现统一。但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害怕德意志统一会妨碍自己称霸欧洲,因而竭力支持南德4邦割据,反对德意志统一,而俾斯麦也想利用统一南德之际,对法国作战,从而收到既统一南德4邦,又趁机削弱法国的效果。于是他施交外交手段,借西班牙王位之争,孤立法国,后利用“埃姆斯之电”激怒拿破仑三世,终于引发了普法战争。1870年9月1日,双方在色当决战,法国战败。拿破仑三世也做了俘虏。随后俾斯麦命普军进军巴黎,迫使法国政府签订割地赔款的屈辱条约,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得到50亿法郎的赔款。不久,南方诸邦同北德意志同盟合并。1871年初,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正式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统一终于完成。3.德意志统一的影响。德国的统一是其历史发展的重大进步。它结束了德国政治上长期四分五裂的局面,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也为德国的向外扩张铺平了道路。此后不久,德国一跃成为欧洲强国,而法奥的削弱衰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但是,由于德意志的统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的,普鲁士的旧制度、尤其是军国主义传统,被保留下来,加上容克地主掌权,这就使独立后的德意志帝国成了欧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四、“意大利统一”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三方面内容:1.意大利统一的历史条件。第一,统一的必要性。19世纪上半期,意大利政治上处于极度分裂状态,全部领土分成八部分,绝大部分都处于外国势力控制之下,其中奥地利所占最多,它直接占据着北部最富庶的伦巴底和威尼斯,又间接控制着帕尔马、摩地那、托斯坎那和罗曼纳地区;南部是西班牙波旁王朝控制的两西西里王国;中部罗马地区由法国占领军控制;唯一保存独立的是北部的撒丁王国。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经济在意大利迅速发展起来了,表现为:开始了工业革命,用机器生产的工业不断增加(突出表现在冶金、机器制造、棉纺织和毛纺织部门),此外农业资本主义也开始发展。但是,意大利的政治状况却严重阻碍着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驱逐外国侵略势力,实现国家的统一,已成了意大利刻不容缓的问题。第二,统一的可能性。如何完成统一任务,意大利当时有两条道路,存在两个政治派别。以马志尼、加里波第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战争,驱逐外国侵略者,推翻封建制度,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加富尔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自由派主张由撒丁王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驱逐奥地利,完成统一。加富尔认为,单靠撒丁王国赶走奥地利有困难,还要借助法国支持;必要时,还要利用民主派和人民的力量。由于民主派没有提出反映农民要求的土地改革纲领,没能把民族解放运动同统一国家、同土地革命联系在一起,只是依靠少数人的革命行动,不发动农民群众,所以斗争一再受挫。结果,广大人民和资产阶级把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希望,寄托在撒丁王朝身上,希望由它来完成意大利的统一大业。加富尔自然也成了领导统一的核心人物。1852年,加富尔出任撒丁王国首相,推行富国强兵政策。他改革财税制度,增加国家收入,资助铁路、港口建设;发展工商业;降低关税,实行自由贸易。撒丁王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增强,1851~1858年,商业流通额增加了一倍,工业尤其是棉纺业发展迅速,其次是机器制造、冶金业等部门;农村经济也得到发展,不少地主除采用机器生产、使用雇佣劳动力外,甚至还投资铁路和银行。撒丁王国实力的增加,使统一成为可能。2.意大利统一的过程。统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59年4月,撒丁王国与法国联合对奥地利战争。奥地利战败,法国中途撤军,撒丁王国实现了局部统一。第二阶段:1860年4月,南部两西西里王国发生人民起义,加里波第率一千多名“红衫军”远征两西西里,占领了两西西里王国首府,不久将政权交给了撒丁王国,实现了南部的统一。意大利王国成立后,撒丁王国国王成为意大利国王。第三阶段:1866年、1870年,意大利王国利用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之机,分别把奥地利和法国势力赶出意大利,最终完成了统一。3.意大利统一的特点和意义。意大利的统一与德意志的统一有相同之处:都采取了王朝战争形式;都有一个领导统一的核心力量和核心人物;都要排除阻碍统一的强大势力。也有不同之处:意大利的统一更多地借助了外国的帮助,利用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人民的起义和斗争也起很大作用,而德意志则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意大利内部自始至终贯穿着两条不同的统一道路的斗争,最后以“自上而下”道路获胜而结束。意大利统一是其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异族统治压迫和分裂割据局面,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国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但由于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加上意大利自然资源又比较缺乏,意大利资本主义的发展困难重重。五、“日本明治维新”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问题:1.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状况。第一,倒幕前日本的社会性质。明治维新前,日本处在德川幕府统治之下,是一个闭关、落后的封建国家。当时,将军是最大的封建主,掌握国家大权,天皇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为巩固和加强幕府的统治,德川幕府多次颁布“锁国令”,实行锁国政策,几乎完全隔绝了日本和外部世界的交往。它极大地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日本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二,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的急剧变化。变化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劳动人民生活日益贫困,纷起抗争。在幕府统治下,广大劳动人民所受的剥削是残酷的。农民每年要向幕藩领主缴纳年贡,还要缴纳苛捐杂税,仅仅能维持一种“不死不活”的生存。据《世事见闻录》(18xx年)记载,贫苦的农民连“吃杂粮度日,都成为不可能”,他们“衣不遮体,饥寒交迫,住的地方更是墙塌壁倒,破陋不堪”,在沉重的年贡剥削下甚至被迫“出卖亲生骨肉”。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只好用杀婴、堕胎等限制人口增加的方法,来减轻生活上的负担。另外,在德川时代发生了130次严重歉收,而其中大部分发生在18世纪中期以后。无以为生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从派代表向幕府控诉,发展到全村村民暴动,以至全藩及数藩性的大规模起义。据统计,从1804~1843年的40年中,共发生320次农民起义。城市贫民要求降低米价的米骚动也日益增多。这些斗争沉重打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18世纪中期起,日本商业性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村手工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步同农业分离,从而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解体。当时,小手工生产开始向资本主义生产过渡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一方面以商人为代表的商业资本直接控制了生产,另一方面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产生了资本主义工场主。资本主义因素首先在纺织业中成长起来。同时,在丝织、酿酒、榨油、制陶、制糖、采矿和海产加工业等行业中,也陆续出现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更促进了农村的阶级分化。除大批农民破产外,还出现了新地主。教材小字对此做了介绍。新地主是农村中资本主义势力的代表,对于农民来讲,他们仍是剥削者,但是他们又受封建领主的榨取和压抑。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统治阶级内部也发生了分化。一部分大名,特别是西南部的长州、萨摩、佐贺等藩的大名也经营商业和手工工场,他们逐渐与商人、资本家接近,对自己政治上无权的处境越来越不满。教材还介绍了中下级武士的状况。当时,大批武士经济上陷入困境,对幕府统治不满。为生活所迫,他们有的不得不从事手工业以维持生计,有的出售自己的武士身份,还有的同富商通婚或过继当养子,在经济利益上逐渐同资产阶级接近,由幕府统治的基础转变为反对幕府的力量。由此可以看出,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2.西方列强的侵入。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在打开亚洲许多国家的大门后,又把侵略的矛头指向日本。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理率领的舰队抵达日本,要幕府缔约通商。在美国的武力胁迫下,幕府接受了开港要求。次年,幕府同美国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开放下田、函馆两港口,给美国以最惠国待遇。接着,又被迫与英、俄、荷缔结了同样的条约。1858年,进一步与美国缔结《日美友好通商条约》,规定外国侨民有治外法权,以及值百抽五的协定关税、最惠国待遇、增辟通商口岸等。俄、荷、英、法也继而与日本签订了同样的条约。这严重损害了日本的主权。教材小字部分着重强调指出了在丧失关税自主权的情况下,日本被迫开港通商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一是日本开始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家庭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遭到破坏;二是物价暴涨和黄金外流。总之,西方列强的入侵,进一步暴露出日本的落后和幕府统治的腐朽。幕府统治者对外屈服于列强的武力威胁,对内还是奉行压制政策,使得原有的社会矛盾愈加激化。3.倒幕派的形成和武装倒幕。倒幕派产生于日本民族危机、幕府统治危机的背景下,其主要来自于接触西方先进思想较早的西南诸藩的下级武士。这些武士中的不少人已与新兴资本主义发生联系,最关心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倒幕”思想的形成存在着一个过程。最初,他们认为,要打击外国势力、开国进取,必须借“王政复古”(恢复天皇的最高权力)之名,改革幕藩体制。但到1858年幕府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订立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后,他们便萌生了倒幕的思想。如首倡武装倒幕的吉田松荫就曾愤怒地痛斥幕府:“不思国患,不顾国辱,不奉天敕,将军之罪天地不容,神人皆愤。”他认为,“只有那些不再为封建主君效力的浪人、爱国的豪农富商和粗食陋衣的农民等出身卑贱者,即被称为‘草莽’的人们,才能献身于救国斗争”。倒幕派号召人们用武力集中力量打倒腐朽的卖国幕府,进行社会改革。在倒幕派的号召下,在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日趋高涨的情况下,倒幕运动蓬勃兴起。首先,吉田松荫的学生高杉晋作在长州藩组织了第一支草莽武装──“奇兵队”。这是由爱国武士、豪农富商、农民、渔民、猎人、僧侣等组成的新兴队伍。长州藩的其他志士也组织了类似的人民武装。长州藩成了倒幕运动的基地。在1864~1866年间,幕府曾两次征讨这一地区,结果第二次征讨以失败告终。对此,教材小字做了介绍。幕府征讨长州的失败,大大鼓舞了其他反幕府的藩主,他们纷纷联合起来,组成同盟,势力日渐壮大。关于幕府统治的覆灭,教材做了简要说明。其中,“明治政府军打败了前来进犯的幕府军队”,指的是1868年1月的鸟羽、伏见战役。以后,政府军乘胜追击,5月,占领江户,德川庆喜投降。至此,统治日本长达265年的德川幕府终于被彻底推翻。4.明治维新中的主要改革措施。推翻幕府统治以后,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以巩固天皇为首的地主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关于这些改革措施,教材主要概括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四个方面。第一,政治方面:首先,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尽管新政权进行了中央政府机构的改革,并力图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但它还没有能力来迅速实现全国的统一。当时,内战的硝烟并未平息,幕府的残余势力仍在继续顽抗。各藩形成割据局面,新政府几乎无法在这些藩行使自己的权力。为打破这种割据局面、巩固政权,新政府实行了废藩置县。这一举措消灭了封建割据,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并在事实上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成为维新运动中一次深刻的革命性变革。其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前者的实行,实现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后者的实行,则使武士阶层得以消灭。教材小字部分做了补充。第二,经济方面:进行土地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对于这一项改革,教材是从两个方面阐述的:一是土地改革。教材插图《明治政府颁布的地契》对教材大字的有关部分做了必要的补充。这项措施的实行,使土地私有权得以承认。二是殖产兴业。殖产兴业是明治政府为发展资本主义而制定的重大经济政策。其基本内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大力扶植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教材中的资料出自于1874年大久保利通向政府提出的《关于殖产兴业建议书》。大久保利通是明治元勋,又是明治政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言论反映了明治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对大力推行资本主义的必要性的认识。教材的小字部分介绍了日本殖产兴业政策实行的初期,即在1880年以前,主要采取“官营示范主义”和“技术移植主义”,大办官营企业,由国家出资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以此向私人企业“示范”。后来,政府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在1880年以后改变了以国营企业带动和示范的方针,转为直接对私人资本实行扶植和保护的方针。这种作法为日本近代大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日本在很短的时期内就实现了近代化。第三,军事方面:军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和抵御外国的入侵,同时也为了对内加强镇压和对外扩张。关于后一目的,在教材资料1所引木户孝允的一段言论中有明确表示。概括教材大字有关内容,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便是模仿西方,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的常备军。1872年颁布的征兵告谕和1873年颁布的征兵令,标志着建设新军的开始。从民众中征兵、实行征兵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军制上的革命,由此废除了武士对军事的垄断,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常备军。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新式军队称为“皇军”,把天皇当做“神”来崇拜,并以“武士道”精神作为军人的行为准则,加之政府进行军事改革时就有侵略扩张之意,因此,不久这支军队便成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工具。第四,文化方面:“文明开化”是明治政府在19世纪70~90年代采取的一项社会改革运动。教材上将其内容归纳为两项:一是改造旧文化,建设新文化;二是建立近代学校体系,培养建设资本主义新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后者在文明开化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5.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材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日本是封建的幕藩制国家,一方面存在着作为中央政权机构的幕府,因而具有集权政治体制的某些特征;另一方面,它的全部领土又被分割为二百多个藩国,保留了由领主在自己藩国内实行统治的政治格局,每个藩的领主都拥有独立的而且是世袭的军政实权,因而潜伏着很大的离心力。由于一些藩国和幕府长期对立,甚至发生公开对抗,这就为革新势力进行反对幕府的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第二,倒幕派掌握了较大的实权,终于推翻了幕府的统治。在幕府统治崩溃前,倒幕派已拥有较强的实力,如长州倒幕派已有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奇兵队;反幕府的藩主还纷纷结成联盟;倒幕派把新天皇抓在手中。特别是民心所向,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的高涨,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的统治,也间接支持了倒幕斗争。幕府已处于内外交困、分崩离析、腐朽不堪的严重危机之中,在最后的决战中,不堪一击。第三,倒幕派建立政权以后,实行了全面、有效的改革措施。明治政府确立后,逐步进行政权建设,把原来以将军为首的幕府领主阶级的封建政权改造为以天皇为首、维新派下级武士为核心、代表资产阶级与地主联合专政的新政权,并通过一系列官制、机构的改革,使这个政权得到巩固和健全。然后,由这个强有力的新政权来发布命令,逐步进行除旧布新的各项重大改革。第四,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日本所承受的外部压力,使它的国内改革能够在较少的外部干涉的情况下顺利实现。关于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教材是从具体考察明治维新完成它所应当解决的历史任务的程度、它在日本历史上产生的影响这两个角度来阐述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的。明治维新取得的积极成果主要是:第一,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阶段,并在这个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二,它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惟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此外,它对亚洲国家立志改革、摆脱民族危机的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是,明治维新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中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等。其次,日本较顺利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的同时,却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迅速地走上了侵略和压迫其他民族的道路,在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筵席上占有一席位置。这不仅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灾难。教学建议一、讲述本节教材用3课时,其中有关俄、美的内容用1课时,有关德、意的内容用1课时,有关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用1课时,教师也可以做适当调整。建议教师:1.注意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全方位讲清俄、美、德、意、日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所走过的不同历程,使学生完整地掌握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线索。2.注意史论结合,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二、在讲述“俄国1861年改革”一目时,建议教师:1.教师可以首先指出:19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统治阶级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由此转入新课。2.结合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农奴状况、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农民运动的发展等政治经济情况,讲明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必然性。3.在讲农奴制的废除时,可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废除农奴制“是一次对农奴的‘合法’掠夺?”并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自然段和有关资料。4.在分析农奴制改革的意义时,应着重讲清这一改革的性质,它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及其局限性。三、在讲述“美国内战”一目时,建议教师:1.可结合“美国的领土扩张”地图讲清19世纪上半期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并客观地评价其历史作用。2.关于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可先讲述两种经济形式的性质、矛盾产生的背景,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二段正文,归纳南北两方经济发展后的矛盾方面。可提问学生:“为什么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学生回答后,教师再进一步分析这些矛盾对美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使学生认识内战发生的不可避免性。接下来,教师介绍19世纪上半期废奴运动的发展和南北两大阶级斗争的深入,讲清林肯上台与美国内战爆发的关系。3.关于内战的过程,教师可自制地图,结合教材表格讲清北军最初失利的原因和后来反败为胜的过程。4.关于美国内战的历史意义,注意讲清战争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并客观地评价林肯其人。课堂小结: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都是俄美两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前者是俄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转折点;后者是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们对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影响证明了:只有扫除本国经济发展的障碍,才能促进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四、在讲述“德意志统一”一目时,建议教师:结合地图“德意志统一”,给学生讲清统一前德意志的分裂状况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德意志的分裂和资本主义发展给德意志资产阶级提出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资产阶级要把应由自己完成的任务转让给封建的普鲁士王朝来完成呢?”对俾斯麦,除指出他是领导德意志统一的关键人物外,还要分析其“铁血政策”的性质。在讲普鲁士王朝的三次统一战争时,可对他的统一策略做些介绍,对普法战争要注意后期战争性质的变化。最后分析统一意义。五、讲述“意大利统一”一目时,可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过的有关知识,然后指出有着辉煌文化传统的意大利在19世纪中期还是一个“地理名词”,由此开始介绍意大利统一前的政治经济状况,包括加富尔和撒丁王国情况。然后教师总结:意大利的分裂和资本主义发展使统一国家、赶走侵略者成为意大利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提问:“围绕统一问题,意大利国内存在什么派别?他们的统一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民主派会失掉领导权?”请学生阅读教材本目第二自然段和下面小字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归纳。关于统一的过程,注意加里波第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的作用和统一的曲折性。课堂小结:德意的统一,既是两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们结束了两国的分裂,促进了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欧洲政治格局将产生极大影响。它证明:国家的统一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六、讲述“日本明治维新”一目时,建议教师:1.本节内容较深,知识的整体性和理论性较强,因此在讲述中要抓住“幕府统治的危机”、“武装倒幕”和“明治维新”之间的有机联系;在理论导向上要把握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注意同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初中教材偏重以形象具体的形式介绍了倒幕前阶级关系、倒幕运动的具体过程,比较概括地介绍了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及其意义。教给学生的知识主要是从“是什么”的角度来考虑的。高中教材不偏重于过程,而注重理论分析。如:注意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阐述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揭示倒幕派形成的原因;全面介绍明治政府采取的改革措施;增加了对明治维新成功原因和意义的深入分析;所引的几段资料对教材有关的大字内容的补充。可见,高中教材是从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的角度来考虑的。2.讲述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时,建议教师:先结合教材地图《19世纪中期的日本》,讲述日本当时的社会性质,然后讲述当时日本正在发生的变化;讲述人民的反抗斗争时,可让学生观察、分析本节教参“资料和注释”中的《18世纪初至明治维新前农民暴动的次数表》,并提出“农民起义这种愈演愈烈的趋势说明了什么”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讲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发展时,依照教材上“封建经济的瓦解、手工工场的出现──新兴地主的出现”的线索讲清楚;讲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所引起的变化时,除说明新地主和高利贷商人要求摆脱封建束缚的政治态度外,要强调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讲述西方列强的侵入时,指出日本面临的民族危机,是明治维新的外部条件。通过以上的分析,指出幕府已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已成为众矢之的。讲武装倒幕时,结合小字说明倒幕思想和倒幕派的形成。结合本节地图指出长州、萨摩、土佐等西南强藩在武装倒幕中的作用。讲明治维新及其意义时,建议教师先讲清明治政府实行改革的目的,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改革的内容。结合本目的几段资料和插图,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然后,结合教材上的思考题,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一成一败的原因。教师最好酌情处理,对理解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就此题展开讨论;对理解力差些的学生可先引导其归纳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再进行日中比较。最后,关于明治维新的意义,首先应充分肯定它的积极成果,然后再适当地讲述它的消极影响;分析时要结合改革的措施。3.全课讲完后,可作如下小结: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封建弱小的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日本的明治维新虽然成功了,但由于这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日本的封建势力仍然很强大。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很快跻身于世界帝国主义列强行列中,给日本乃至亚洲历史投下了阴影。
  • 第三章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