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回复: 0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7: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州铁路第一中学  谭水平一、教学内容分析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是输送血液的“泵” 。 其特殊性在于它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必须运走,人体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这些物质的运输靠血液循环来实现。这一节知识点和难点较多,如何在短时间里使学生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充分的认识并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都需要教师课前精心准备。 二、教学目标及分析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本节教学通过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观;通过对心脏的结构实验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学生。通过血液循环的发现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三、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智力等方面来说,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对外界事物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但尚处于一种懵懂阶段,对于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都不甚了解,所以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无法解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每一个时机,在引导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远大的理想抱负。    四、教学策略本节教学可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血液循环途径的教学。在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教学过程中,要准备充足的新鲜的猪心以及人的心脏模型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主动获得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的功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师在课前把猪心解剖好,尽量露出四个腔,以利于学生观察和用手触摸心房和心室壁。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心房和心室壁的厚薄以及有关瓣膜等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各自的功能。关于把心脏比喻成“泵”,教师可以用发动机或抽水机等进行类比,进而说明心脏作为“泵”的作用。血液循环途径是本节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小品表演等多种方式理解以下要点:一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其相互协同的关系;二是动脉与动脉血、静脉与静脉血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三是血液循环的意义,即血液在流经毛细血管时所发生的物质交换。 五、教学媒体运用1、课件“心脏的结构”2、课件“心脏是怎样工作的?” 3、血液循环的录像4、实物投影仪5、血液(动脉血、静脉血)标本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将右手放到胸口左侧,将左手放到胸口右侧,感觉心脏的搏动。 积极思考、踊跃提问。  (引导学生进行上述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心脏你们想了解些什么呢?(给学生提问的机会)  心脏的结构        心脏有发达的肌肉,心脏分四个腔,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不一样,心脏内有瓣膜,心脏连接血管。  分组观察新鲜猪心脏,分组讨论课本68页“讨论”中的问题。通过观察,主动地获取有关心脏的知识,并推测它的功能。 每组派代表陈述本组的观点和结论,本组其他同学可将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进行补充。 注意观看大屏幕和模型,对自己所获得的知识进一步重组和加工。不足之处加以补充和完善。   观看动画,总结瓣膜的开闭情况。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及时点评(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发展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展示课件“心脏的结构”以及心脏模型(利用学生的视觉、听觉,加深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理解)。 展示课件动画“瓣膜工作动画”。  心脏的功能            发挥想象,提出问题。阅读与思考课本69页第二段。然后每组派代表陈述观点。  认真观看。  同学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诱导提问。布置阅读、思考。   展示课件“心脏是怎样工作的?” 及时收集反馈信息。 第二课时血液循环途径   认真观看录像。 从整体上把握血液循环的大致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血液循环录像。 心脏四个腔的名称、与之相连的血管、血流方向 四人一组,讨论课本70页的血液循环模式图。 巡视并加以指导。 体循环 肺循环     血液循环的意义   表演课本剧《何去何从——血液循环途径及其意义》。   将自己看到的、理解的有关血液循环途径及其意义进行归纳整理(可以用各种形式,如图表、文字等)。“比一比”,看谁归纳整理最快,最准。同时,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将抽象知识变为生动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最后展示教师准备的归纳完整的图表。 动脉血及静脉血的概念   区分动、静脉血的颜色并总结它们的特点。 展示:动、静脉血标本。 健康而强壮的心脏的重要性 计算数据,得出结论——拥有一个健康而强壮的心脏是非常重要的!  展示有关心脏功能的数据,指导学生进行计算。   仔细观看故事,从中获得启发,激励自己发奋学习。 课件展示科学家的故事——“血液循环的发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课后作业 用拟人手法写一篇介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文章。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包括心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过程及其意义,所涉及的概念和名词也比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先明确自己的任务和目的,活动起来才能有序,并从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在两个主要知识内容上,通过学生活动(分组观察、思考讨论和表演课本剧)来完成。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式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教师的适当总结,也使他们对知识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表现了自己的才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旁只是引导点拨,才能更好地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