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4|回复: 0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7: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pcr技术的基本操作
2、理解pcr的原理
3、讨论pcr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在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的实验过程中,应避免外源dna污染,严格控制温度等反应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pcr实验的操作及结果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
教学重点:pcr的原理和pcr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pcr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现代生物技术中,dna技术可谓是尖端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工程、基因诊断、基因检测、古生物鉴定等都离不开对dna分子碱基序列的分析。而分析dna碱基序列,就需要一定量的dna片段。怎样迅速获得足够量的dna片段呢?今天我们来研究学习dna分子的扩增技术――pcr技术。
(二)进行新课
1.基础知识
pcr技术扩增dna的过程,与细胞内dna复制过程类似:
1.1细胞内dna复制条件分析:
条件 组分 作用
模板 dna的两条单链 提供复制的模板
原料 四种脱氧核苷酸 合成dna子链的原料
酶 解旋酶
dna聚合酶 打开dna双螺旋
催化合成dna子链
能量 atp 为解螺旋和合成子链供能
引物 rna 为dna聚合酶提供合成的3’端起点
1.2细胞内dna复制过程
(1)dna的反向平行结构:(结合投影图)
核苷酸分子的结构与方向性:(分子结构模式图)
由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核苷酸长链:(模式图,体现方向性)。
dna双螺旋结构的反向平行结构:
(2)dna的复制过程:
解    旋:解旋酶、atp,dna两条链打开,,形成两条dna单链。
引物结合:在dna单链3’端与dna反向配对结合,确保引物3’端与dna单链准确配对。
dna聚合酶结合:
子链合成:dna聚合酶从引物3’端开始,将配对的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
后续加工:dna聚合酶i将引物切去,并合成空缺处的dna单链,再由dna连接酶将不连续的dna子链连接起来(半不连续合成。先导链,滞后链)
子链合成特点:不能从头合成;合成方向为“5’→3’合成”。
感悟生命的神秘:dna聚合酶不但能够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还具有校对功能。它在每引入一个核苷酸后都要复查一次,只有碱基配对无误后才能继续往下聚合,它不能从头合成。rna聚合酶没有校对功能,因此rna的合成不需要引物,而是从头合成的,它的错配可能性较大,在rna引物完成功能后即被dna聚合酶i删去,代之以高保真的dna链。
[思考]dna分子能准确复制的原因有哪些?
dna双螺旋结构提供模板;碱基互补配对;dna聚合酶的复查功能。
[思考]细胞内哪些物质是从头合成的?rna合成、蛋白质合成。
1.3dna分子复制的人工控制
解开螺旋:在80~100℃时,dna双螺旋打开,形成两条dna单链,称为变性。
恢复螺旋:在50℃左右时,两条dna单链重新形成双螺旋结构,称为复性。
复制条件:缓冲液,dna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热稳定dna聚合酶,两种引物。
反应场所:pcr仪(自动温度周期性调节)。
[思考]缓冲液相当细胞内的什么成分?(核基质)1.4pcr的反应过程
变性:在95℃时dna解旋
复性:在50℃时引物与dna单链结合
延伸:在72℃时合成dna子链(两个引物间的序列)2.实验操作
2.1 pcr反应体系:缓冲液、dna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原料、热稳定dna聚合酶、两种rna引物,水共2页,当前第1页12
  •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2.2 实验操作步骤
    2.3 按照pcr反应体系配方配制反应液;
    (2)将pcr反应体系50μl用微量移液器转移到微量离心管(0.5ml)中;
    (3)将微量离心管放到pcr仪中;
    (4)设置pcr仪的工作参数。
    (5)dna在pcr仪中大量扩增。
    2.4 水浴法:将微型离心管依次在95℃、55℃、72℃的恒温水浴锅中循环处理相应时间。
    3.实验注意事项
    3.1避免外源dna污染:所用仪器、缓冲液、蒸馏水等使用前高压灭菌。
    3.2缓冲液和酶分装成小份,-20℃低温保存。
    3.3每添加一种反应成分,更换一个移液器的枪头。
    3.4混匀后离心处理,使反应液集中在离心管底部。
    4.结果分析与评价
    4.1反应液稀释:取2μlpcr反应液,添加98μl蒸馏水;2.分光光度计调零:将100μl蒸馏水添加到比色杯中,在260nm处将分光光度计调整读数为零。
    4.2将100μl反应稀释液倒入比色杯中,测定在260nm处的光吸收值。
    4.3计算:dna含量=50×光吸收值×稀释倍数
    (三)课堂总结、点评
    (四)实例探究
    例1 在(    )的温度范围内,dna的双螺旋结构解开
    a. 10-20℃       b. 80-100℃         c. 20-30℃        d. 40-60℃
    解析:蛋白质大多不能忍受60-80℃的高温,而dna在80℃以上才会变性。
    答案:b
    例2 关于dna的复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只能从5’端延伸dna链
    b.dna复制不需要引物
    c.引物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进行结合
    d.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3’端向5’端延伸
    解析:由于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只能从引物的3’端即复制方向由3’端向5’端延伸;由于dna分子是反向平行的,子链是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的,其合成方向是从子链5’端向3’端延伸。
    答案:c
    综合应用
    例3 下列有关pcr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酶促反应
    b.引物决定了扩增的特异性
    c.扩增产量按y=(1+x)n
    d.扩增对象是氨基酸序列
    e.扩增对象是dna序列
    解析: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它以极少量的dna为模板,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理,在引物的作用下使dna聚合酶从引物的3’端连接脱氧核苷酸,短时间内迅速复制上百万份的dna拷贝,其扩增产量为y=(1+x)n,y代表dna片段扩增后的拷贝数,x表示平均每次的扩增效率,n代表循环次数,因此答案选d。
    答案:d
    课后探究
    1、pcr与生物体dna复制有何区别?
    2、如果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只收集到一根毛发,但它所含的遗传信息太少,该怎么办呢?
    ★教后小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必修2的有关dna复制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可加深对于pcr原理的认识。对于pcr反应过程的教学,应以读图识图为主。教材中反应过程图解详细的描绘了参与pcr的各种组成成分;每一轮反应的三个基本步骤—变性、复性、延伸;每一步骤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请学生在读图的同时,结合教科书中的文字说明来加深理解。当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地方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解答。
    共2页,当前第2页12
  •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