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回复: 0

第二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7: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一.水分代谢
教学目的:1.掌握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的全过程
2.理解成熟的植物细胞渗透吸水的原理
3.了解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
复习:细胞的组成物质(成分)包括哪些?──包括水、无机盐和各种有机物
而植物新陈代谢的内容就是包括这些物质的吸收、利用、合成、分解、排出等
具体来说植物的新陈代谢包括:
(1)水分代谢──吸收、运输、利用、散失
(2)矿质代谢──吸收、运输和利用
(3)有机物和能量的代代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必须先吸收无机物才能合成有机物,因此,植物的新陈代谢先讲无机物的代谢 
一.水分代谢
1.吸收水分的器官──根(最活跃的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细胞即是在成熟区细胞) 结合根尖结构图简要介绍根尖四个部分的结构及其功能
根冠──保护; 分生区(生长点)──具分裂能力 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
成熟区(根毛区)──吸收水和无机盐
吸胀作用吸水:未形成液泡前(条件),原因是有亲水性物质
2.吸水的主要方式
渗透作用吸水:形成大液泡以后,主要是这种方式吸水
3.渗透吸水
(1)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渗透作用
利用实验讲清什么叫渗透作用.
在上实验可知:在一个渗透系统中就会发生渗透作用,但组成渗透系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半透膜
(2)组成渗透系统的条件
浓度差
(3)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溶液中,亦组成一个渗透系统
①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间的原生质组成)相当于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②细胞液具有一定浓度
因此,成熟植物细胞置于溶液中,会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实验能证明这点
如何进行实验……
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叫做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把已经发生质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原生质层和液泡逐渐         恢复原状。这种现象叫质壁分离恢复。
(4)渗透吸水和渗透失水的条件──决定于浓度差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会通过渗透作用失水;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会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4.水分的运输
运输的结构──导管, 水分主要是通过导管进行运输。
运输的途径: 根(根毛区细胞从土壤中吸收)-→茎-→ 叶-→散失(通过气孔)
5.利用 (1)参与光 合作用等代谢活动:公仅占1%左右
(2)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约占99%
6.蒸腾作用失水的意义(稍作解释)
(1)是植物吸收水和促使水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2)促进溶解在水在的矿质养料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3)可以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因强烈阳光照射而造成灼伤
小结:1.从个体水平看,根是吸水的主要器官,水经根、茎、 叶的导管运输到各器官,    然后,99%的水散失,只有1%的水利用。
2.从细胞水平来看,植物细胞主要以渗透作用方式吸水, 水参与各种生理活动过程。
二.矿质代谢
教学目的:1.了解植物生活所需的必需元素及分类,掌握矿质元素的概念
2.掌握矿质元素吸收的过程及利用的情况
教学重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 第二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
    教学难点: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的选择性
    复习:1.根毛区细胞吸水的主要方式的什么?
    2.根毛区细胞能否从土壤中吸水,决定于什么?
    新课:
    (一).植物需要的元素
    1.必需元素:16种 ……
    大量元素:(9种)c、h、o、n、p、s、k、mg、ca
    2.按需要量分类 微量元素:(7种)……
    3.矿质元素:──除c、h、o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如n、p、k等。 4.重要作用:(1)组成植物体的成分 (2)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功能.
    一旦缺乏某种矿质元素,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症(彩图五)
    (二)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1.交换吸附:
    根细胞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 碳酸可离解成
    h+和hco3-。这两种离子吸附在细胞膜的表面。
    原生质同时具有正负电荷,通常情况下会保护电荷平衡,因此,细胞膜
    吸附了一个正离子,同时就要释放一个正离子,吸附一个负离子,同时就要
    释放出一个负离子,这就是叫做交换吸附。据此,根细胞表面上的h+和
    hco3就会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
    交换吸附的结果是:矿质元素不断被吸附到细胞膜的外表面,而根细胞膜上的h+和hco3不断释放到土壤溶液中。细胞膜外的矿质元素离子要
    进入细胞内,要经另一个过程。
    2.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需要什么条件?──载体和能量
    能量是由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由此可知:根吸 收矿元素与呼吸作用有
    密切关系,呼吸作用为交换吸附提供h+和hco3,同时又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载体是决定于细胞本身,不同的植物细胞,含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这决定植物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是具选择性的。
    (三)植物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决定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与土壤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不成正比例
    比较:植物吸水和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吸水: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主要决定于浓度差.
    矿质元素的吸收:(1)交换吸附 (2)主动运输 与离子浓度无关,与载体有关
    结论:吸水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四)运输和利用
    运输是与水同时进行的,而利用分为两种情况:
    1.可以重新利用(可移动):如n、p、k、mg
    这些离子,进入细胞后,或以游离状态存在,或与其他物质结合为不稳定的化合物 随细胞的衰老,这些离子会转移到幼嫩的组织被再利用,若缺乏时,老叶( 老的组 织)先受害,呈病态.
    2.不能再利用(不可移动):如
    这些离子进入细胞后,与其他化合物结合成稳定的化合物, 这些离子往往停留在 已经长成的叶(组织)不能再利用,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首先呈病态.
    小结:1.植物需要的元素
    2.矿质元素离子吸收的过程
    3.利用的情况
    三.光合作用
    教学目的:1.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的有关结构特点;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
    2.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复习:1.矿质元素以什么状态存在和被根吸收?
    2.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分哪两步?与呼吸作用有何关系?
    绿色植物的生活,除了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外,还需要有机物,如葡萄糖等,那么,有机物从哪昊来呢?归根到底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一)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1.叶绿体的结构特点 ①含各种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用挂图复习) ②含各种色素
    2.叶绿体的色素种类和作用
    叶绿素a(呈蓝绿色)
    叶绿素
    (1)叶绿体的色素 叶绿素b(呈黄绿色)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 第二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
    胡萝卜素(呈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呈黄色)
    (2)各种色素的作用:吸收可见光,用于光合作用.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反应 光解
    ① 2h2o──→4[h]+o2
    (1)物质变化
    ② adp+pi+能量──→atp
    (2)能量变化: 光能──→ 活跃的化学能(贮于atp中)
    2.暗反应
    (1)物质变化: c5+co2───→2c3────→ c6h12o6+h2o
    (2)能量变化:活跃的化学能─→ 稳定的化学能(贮于atp中)
    3.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
    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因此,尽管暗反应
    不需要光,暗反应也不能在晚上(或无光条件下)单独进行.
    4.解释下列几个问题
    (1)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有哪些?各参加哪一步反应?
    水──光反应 二氧化碳─── 暗反应
    (2)光合作用的产物有哪些?各生成于哪一个反应过程?
    葡萄糖── 暗反应 水──暗反应 氧气──光反应
    (3)生成物中各种元素的来源如何 ?
    葡萄糖中的c、o来源于二氧化碳 h来源于水;生成的氧气的氧来源于水
    (4)光反应和暗反应能否独立进行?
    否 因为暗反应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
    (三)光合作用的反应总式
    6co2+12h2o───→c6h12o6+6o2+12h2o
    写这反应式时注意以下几点
    (1)光合作用有水分解,也有水生成,反应式中不能抵消
    (2)“─→”不能写成“=”
     (3) o*是一种标记方法,不要漏写
    小结:1.光合作用的场所
    2.光合作用的过程
    3.光合作用反应总式
    四.呼吸作用
    教学目的:1.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详细过程及概念
    2.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教学难点: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复习:1.光反应和暗反应各生成了什么物质?
    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什么?写出反应式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但贮于有机物中的能量是不能直接利用的,而植物的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能量,那么, 有机物中的能量又怎样被释放出来,供植物进行生命活动呢?这涉及到呼吸作用.
    有氧呼吸
    (一)呼吸作用的类型
    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主要形式)
    1.主要场所──线粒体
    2.全过程
    (1) c6h12o6(葡萄糖)──→ 2c3h4o3(丙酮酸)+少量氢(4[h])+少量atp(2atp)
    (2) 2c3h4o3 + 6h2o──→6co2+大量氢(20[h])+少量atp(2atp)
    (3) 24[h]+6o2──→12h2o+大量atp(34atp)
    总反应式:
    c6h12o6+6h2o+6o2──→12h2o+6co2+能量
    1摩尔葡萄糖彻底分解后,放出总能量是2870千焦,其中有1255 千焦的能量贮存于 atp中,(约占43.7%)其他的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
    3.有氧呼吸的概念:
    有氧呼吸是指植物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 把糖类等有机物彻 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
    (三)无氧呼吸
    1.无氧呼吸和发酵的概念
    2.过程(分为两阶段)
    ┌─→2c2h5oh+2co2+能量
    c6h12o6─→2c3h4o3─┤
    └─→2c3h6o3+能量
    第一个阶段与有氧呼吸相同,第二阶段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酒精或乳酸
    由于无氧呼吸是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还有许多能量未释放出来,所以无氧呼 吸比有氧 呼吸释放的能量要少得多.例如:1摩尔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只产生
    196.65千焦的能量,其中60.08千焦的能量贮于atp中.
    (四)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1.本质一样,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从过程看,第一个阶段是相同的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 第二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
    2.分解的产物不同,释放的 能量的量不同
    (五).呼吸作用的意义
    为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细胞分裂
    葡萄糖─→atp─→adp+pi+能量── 植株的生长
    矿质元素的吸收
    新物质的合成
    小结:1.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2.呼吸作用的本质和意义
    3.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比较
    共4页,当前第4页1234
  • 第二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