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0|回复: 0

湘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 民乐奇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7: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湘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课题
第四单元  民乐奇葩
计划课时
2






感受与鉴赏少数民族常用乐器所演奏的优美音乐,培养学生理解、尊重、热爱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观、价值观,是重要的音乐教学内容。
本单元介绍的棋手乐曲分别有哈萨克族、蒙古族、藏族、壮族、彝族、苗族最常用的乐器演奏,都很有代表性、典型性。     




1.     热爱祖国的少数民族音乐艺术,能专注地听赏音乐。
2.     能分辨七件少数民族乐器的音色,并知道哪件乐器属于哪个少数民族。
3.     能分辨这些乐器所属的类别,如哪件乐器是弹拨乐器,哪件是吹奏乐器,哪件是拉弦乐器。





重点
    引导学生探究这些乐器与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密切联系。
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这些乐器与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密切联系。
教具
学具
准备
配套多媒体课件
教学
设计
思路
(含教
法设
计、
学法
  指导)
本单元提供的信息量,从音响时间上看比较少,七首乐曲仅二十三分三十秒,但从民族学、乐器学方面看,信息量较大:一要介绍七个少数民族的简要历史、生活地域、民俗特点;二药介绍七个民族的音乐概况;三要介绍七件乐器的特色。所以,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可先以师生自由交谈,教师及时提示、补充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额五十六个民族,然后引入到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的分辨,最后选听三首教材中的器乐曲。
第二课时听赏的几首乐曲,课选择一至两首让学生即兴舞蹈。教师则应深入学生当中,随时作必要的示范和引导。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
教学
二、导入
新课
三、新课
教学
四、讨论探究
五、总结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1.     导语:同学们,中国式
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人民,都相亲相爱,爱我中华!
2.     游戏竞赛
(1) 看邮票,认民族
(2) 看图片,认民族乐器
(东不拉—哈萨克族;马头琴—蒙古族;扎木聂—藏族;马骨胡—广西壮族。)
3.提出问题
刚才,同学们分别为这些民族选择了相应的乐器。为什么你们觉得这件乐器就属于这个民族呢?这些民族乐器跟这个民族的什么方面有密切联系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些少数民族自己特有的乐器。让我们在民族音乐的海洋里摘取几多民乐奇葩吧!(出示课题《民乐奇葩》)
(一)哈萨克族—东不拉
1.相关文化介绍
2.认识东不拉:哈萨克族最流行的民间弹弦乐器,可用于独奏、合奏和弹唱。
3.参与表现
欣赏《白骆驼》(描写白骆驼在草原上尽情奔跑,歌唱的活泼愉快的形象)
(二)蒙古族—马头琴
1.相关文化介绍
2.认识马头琴:蒙古族最常见的民间拉弦乐器。
3.参与表现
欣赏《黄骠马》(歌颂内蒙古达草原的辽阔、美丽,表现蒙古族人民对大草原、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三)藏族—扎木聂
1.相关文化介绍
2.认识扎木聂:扎木聂意即藏语“美好的声音”,是藏族最有特色的弹弦乐器。
3.参与表现(音乐形象前部分有点朦胧,后部分却栩栩如生,是一首久听不厌的优秀乐曲。)共3页,当前第1页123
  • 湘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 民乐奇葩
    (四)壮族—马骨胡
    1.相关文化介绍
    2.认识马骨胡: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拉弦乐器。
    3.参与表现
    欣赏《喜调》(壮剧是有壮族民间音乐与说唱音乐发展而成的广西地方剧种,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通过刚才的学习,现在同学们是否可以告诉我:东不拉、马头琴、扎木聂、马骨胡这四件乐器跟其民族的什么方面有密切联系。
    通过刚才的学习和探讨,我们发现民族乐器的产生与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学生在《爱我中华》的歌曲声中走入教师。
    1.     边听赏《爱我
    中华》边感悟教师的话语。
    2.玩游戏
    (1)分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认出其中的民族。
    (2)四组同学分别为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壮族、中的一个民族选一件乐器。
    3.聆听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明确
    今天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的重点,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一)了解哈萨克族、了解东不拉
    1.学生发言,谈对哈萨克族民俗风情的认识和了解。
    2.认识东不拉
    3.思考:乐曲描绘了什么情景。
    (二)了解蒙古族、了解
    1.学生发言,谈对蒙古族民俗风情的认识和了解。
    2.认识马头琴
    3.思考:乐曲描绘了什么情景。
    (三)了解藏族、了解扎木聂
    1.学生发言,谈对藏族民俗风情的认识和了解。
    2.认识扎木聂
    3.思考:乐曲描绘了什么情景。
    (四)了解壮族、了解马骨胡
    1.学生发言,谈对壮族民俗风情的认识和了解。
    2.认识马骨胡
    3.思考:乐曲描绘了什么情景。
    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聆听  感悟  
    从兴
    趣入手导入新课,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游戏竞赛活动中,巧妙、自然地进入乐器的学习,同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
    为新课教学做铺垫。
    这一环节采用师生交流、教师补充讲解和听赏几种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认识东不拉、马头琴、扎木聂、马骨胡这四种乐
    器。通过听、说、感受等不同参与表现得形式,让学生了解乐曲,感受乐器的音色,并使学生探究到民族乐器的产生与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密切联系。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民族乐器的产生与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新课
    教学
    四、讨论探究
    五、总结
    六、拓展延伸
    七、小结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
    们认识了四种民族乐器,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三个少数民族乐器。了解民族乐器跟这个民族的什么方面有密切联系呢?
    2.游戏竞赛:看图片,认民族乐器(巴乌—云南省彝族、苗族、哈尼族;葫芦丝—傣族;芦笙—苗族。)
    (一)巴乌—云南省彝族哈
    1.相关文化介绍
    2.认识巴乌:云南省彝族、苗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经常使用的吹奏乐器。
    3.参与表现
    欣赏《渔歌》(是20世纪80年代前期在全国较流行的乐曲)
    (二)傣族—葫芦丝
    1.相关文化介绍
    2.认识葫芦丝:亦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族、彝族、阿昌族等民族中。
    3.参与表现
    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三)苗族—芦笙
    1.相关文化介绍
    2.认识芦笙:是我国西南地区苗族、瑶族、侗族最常用的吹奏乐器,远在西汉王朝即已出现。
    3.参与表现:欣赏《拉山号子》
    通过刚才的学习,现在同学们是否可以告诉我:巴乌、葫芦丝、芦笙这三件乐器跟其民族的什么方面有密切联系。共3页,当前第2页123
  • 湘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 民乐奇葩
    通过刚才的学习和探讨,我们发现民族乐器的产生与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每个民族不仅有自己特有的文化、音乐,还有独特的舞蹈,下面让我们在《月光下的凤尾竹》优美的乐曲中感受傣族舞蹈。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族人民创造了音色、形态各异的乐器。这些乐器与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特点鲜明、光彩夺目,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
    1.聆听,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的。
    2.四组同学分别为彝族、傣族、苗族中的一个民族选一件乐器。
    (一)了解哈萨克族、了解东不拉
    1.学生发言,谈对云南省这些民俗风情的认识和了解。
    2.认识巴乌
    3.思考:乐曲描绘了什么情景。
    (二)了解蒙古族、了解
    1.学生发言,谈傣族民俗风情的认识和了解。
    2.认识葫芦丝
    3.思考:乐曲描绘了什么情景。
    (三)了解藏族、了解扎木聂
    1.学生发言,谈对苗族民俗风情的认识和了解。
    2.认识芦笙
    3.思考:乐曲描绘了什么情景。
    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聆听  感悟
    师生共同跳舞,感受傣族舞蹈。
    聆听   明确
    感悟   升华
    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游戏竞赛活动中,巧妙、自然地进入乐器的学习,为新课教学做铺垫。
    这一环节采用师生交流、教师补充讲解和听赏几种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巴乌、葫芦丝、芦笙这三种乐器。通过听、说、感受等不同参与表现得形式,让学生了解乐曲,感受乐器的音色,并使学生探究到民族乐器的产生与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密切联系。
    通过拓展部分的学习,引导学生不仅关注民族音乐,还有独特的民族舞蹈。
    作 业
    设 计
    第一课时作业:查阅你喜欢的民族民俗风情。
    第二课时作业:小组合作选一首喜欢的民族音乐排练舞蹈。
    板 书
    设 计
    第一课时
    东不拉—哈萨克族     马头琴—蒙古族
       扎木聂—藏族      马骨胡—广西壮族
    第二课时
    巴乌—云南省彝族、苗族、哈尼族
    葫芦丝—傣族        芦笙—苗族
    教 学
    反 思

    分 析
    共3页,当前第3页123
  • 湘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 民乐奇葩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