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2|回复: 0

信息的编程加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7: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章 第二节 】教案【学生分析】因为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都没有接触到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编程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利用 vb来进行编程方面的基础可以说是零,老师就要从最简单、最基础的方面来引导这些零起点的学生。在学生已有的计算机基础上给他们讲解一下程序设计中的算法以及一些简单的vb编程,因为有些学生将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那时将继续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因此在这里只向同学们简单介绍编程。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较为简练,是对上一节“信息加工的概述”的承接,主要是一个描述利用 vb来进行编程的过程。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编程知识。【教学目标】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了解一些 vb的基本常识,知道算法是进行程序设计的关键所在,会自己编写或者修改一些简单的小程序。【教学重点】在高级语言环境中操作执行一段简单的计算机实用程序代码,了解其工作过程。
【难点、关键】解剖程序,了解其结构组成和具体作用,认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教学方法】演示,实践,计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境】多媒体教育广播系统, vb软件, 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1)引入:师:执行几个画函数图像的小程序,让学生看程序运行的过程。(2分钟)师提问:数学课中是如何画函数图像的?(2分钟)借助高一学生正在学习函数图像知识的背景,从演示画学生熟悉的 函数图像程序入手,能立即唤起学生求知欲望,产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生总结出数学课中画函数图像的方法和步骤(2)新课讲述1.     师:学生在数学课上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方法、步骤,体现的数学思维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础,利用对比的方法,逐句剖析计算机画二次函数 的图像的程序(见程序剖析实例),让学生了解其结构组成和具体作用,懂得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按照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进行人机对话。计算机能够听懂的“话”,就是我们输入的命令。这样,就有利于消除计算机编程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编程的兴趣。 程序剖析实例:(11分钟)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确定命令按钮单击事件dim x, y as single ‘定义x,y两个变量 picture1.cls  ‘清除图象picture1.scale (-10, 25)-(10, -25) ‘定义坐标系 picture1.line (-10, 0)-(10, 0), rgb(0, 0, 255) ‘画横坐标轴 ,颜色为蓝色picture1.line (0, 25)-(0, -25), rgb(0, 0, 255) ‘画纵坐标轴 ,颜色为蓝色‘用循环语句描点画函数图像 for x = -5 to 5 step 0.0001 ‘x值从-10变化到10,每次增量为0.0001y = x ^ 2 ‘根据表达式y=x2来计算y值picture1.pset (x, y), rgb(255, 0, 0) ‘根据x,y的值用红色描点next x ‘取下一个增量的x值end sub ‘结束程序在这个环节中选用了学生在数学课中刚刚学过,比较熟悉的画 二次函数图像作为实例,学生容易理解,易于接受。通过教师剖析,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轻松学习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感悟到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魅力。 2.体验:教材中安排了“编程实现”一个小节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程序设计的过程,其“界面设计”、“代码编写”、“调试运行”三个环节非常好。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仍以画 二次函数图像作为主题,组织学生实施上述三个环节的学习、体验。首先将引入课题时运行的几个画函数图像的小程序提供给学生们,让其观看界面的设计,程序的代码,然后运行程序,在此基础上修改源程序代码,设计界面,画出其他函数图像,亲身感受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11分钟)共2页,当前第1页12
  • 信息的编程加工
    3.评价和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注重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互动。提早完成“任务”的学生通过“广播教学”给其他同学做示范,相互借签,相互学习,通过交流互动,实现知识“共享”,共同提高。(3分钟) 4.总结提升:在“编程实现”的基础上,发给学生一些实用程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用计算机编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的问题:不但能解决画函数图像这样的小问题,还能解决更大更复杂的问题,如office就是用vb开发出来的,更深刻地感受程序解决问题的魅力。认识到计算机解决问题和人解决问题一样需要有清晰的解题步骤。而对于计算机而言,这种解题步骤就称为算法。总结得出算法的概念: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解题的步骤就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算法.(1分钟) 5.最后总结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步骤:(1分钟) 6. 运行一个实用(发给学生)程序,让学生对程序解决问题有更深的了解和感悟.(8分钟)二、教学设计:教学阶段及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 信息技术的应用 引入课题 (2分钟) 执行几个画函数图像的小程序,让学生看程序运行的过程 看程序运行过程 看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运行几个小程序 提出问题 (2分钟) 数学课中是如何画函数图像的 学生总结出数学课中画函数图像的方法和步骤 听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数学课中所学的画函数图像的方法和步骤掌握的如何  剖析程序 (12分钟) 剖析程序,了解其结构组成和具体作用,懂得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 师生互动,了解程序结构组成和具体作用 观察学生,看其能否与教师互动,跟上教师的 思维  用多媒体控制系统上机练习  (10分钟) 辅导学生上机练习 运行程序,亲身感受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修改源程序,画出其他函数图像 辅导学生上机练习,观察学生谁做出了好的作品,记录修改源程序时出现的错误 用将 的源程序打在屏幕上 评价交流 (3分钟) 演示做得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评价,对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 相互交流 观察学生,看其对自己的作业是否满意,是否有成就感 多媒体广播 总结 (2分钟) 和学生一起总结算法的概念和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过程 和教师一起总结 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不能自己总结出来 多媒体广播感悟 (1分钟) 让学感悟编程的过程,是不是就像跟计算机对话一样 学生感悟 观注学生,看他们能感悟出什么  提升 (8分钟) 运行一个实用(发给学生)程序,让学生对程序解决问题有更深的了解 。,更深地感受程序解决问题的威力 观察学生,看其运行了好多实用程序后,有什么反应 课堂上分发3.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目标;教师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巡视指导? 由于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学生上机练习采用分层的任务和目标。 a类:运行程序,看运行结果,亲身感受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懂得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 b类:在a类的基础上,能修改源程序画出其他函数的图像。教师应注意学生是否正确地运行了程序,看到了运行结果;学生在修改源程序时,函数表达式写得是否正确。共2页,当前第2页12
  • 信息的编程加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