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回复: 0

输入数值型数据”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7: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材使用
宁教厅审定 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软件excelxx
适用年级
初二年级第二学期
适用单元
电子表格软件第2节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1)掌握知识窗中输入数值型数据的规律;
(2)巩固数据录入方法。
2.技能目标:
通过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掌握excel窗口中数值录入的规律的基本操作。
3.情感目标:
(1)通过阅读书本习惯的培养,逐步增强学生利用书本获取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对比、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3)利用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数值型数据的规律
教学方法
对比法、任务驱动法
课前准备
软件excel
教学设计
(广播):打开上节课输入的“初一(5)班学生信息表”点评自主学习过程中,对于书本中的知识理解和不看课本现象:
p20小博士:光标键、回车键、tab键、esc键的功能与作用;可以减少你既抓鼠标又敲键盘的忙乱,那么使用键盘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加快输入。
p20金钥匙:它会告诉你“为什么要按列输入?”的原因,减少你频繁切换输入法,也是加快录入速度的一种办法。
p21小博士:讲到了使用“填充柄”填充的方法,快速录入的又一方法。
p23小博士:它告诉你“输入的内容较长时怎么办”困惑?
还有大家细心度不够,当你的工作表比较多时,可以通过工作表名了解表中的内容,大家没有更名。
因此大家在今后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依据课本的知识一定要认真看书,搞明白后,观察好后再动手,不要埋头苦干、蛮干,要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在文本型输入时,“出生日期”列上出“######”现象,是什么原因?同学们不停改,还是原样。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学习数值型数据的输入。
任务一:大家打开课本p26的“知识窗”了解原因,并验证知识窗内的规律。
学生动手实践……
练习一:完成下列数据的录入
+12364   -235   12345678000   0.023%   1/8   $34000   ¥1234560000
点评练习:
1.深入体会文本型与数值型的数据的区别:
数值型:12364   -64   完成计算结果:12300
文本型:+12364   -64   不能进行计算
2.明白生活中财会数据的分隔:12345678000  应12,345,678,000
3.理解计算机语言的表达形式:
输入:1/8 结果是1月8日
课本中表达“0  1/8”:0后应是空格 输入后才为1/8
4.录入时键盘技巧:¥ $这两个符号用插入特殊符号可解决,键盘更快些。
在中文输入法中 中文标点符号状态下(shift+4键)结果是¥
英文标点符号状态下(shift+4键)结果是 $
5.科学计数法在数学领域与计算机领域中的不同表达方式:
1×104  1e+4
1×10-4   1e-4
6.出现“####”是列宽不够,可以改变列宽。
任务二:结合课本p25方法完成p24的成绩表,注意录入的技巧。
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出现问题:“数学”这一列输入后是日期型,可告诉学生原因以及方法。
学生小结本节课中的小知识点……
教后记:
当我发现上节学生为了“#####”现象频繁地更改单元格内的数据时,学生的心理上感到困惑比较大。
这节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出来,我上本节课成功之处:共2页,当前第1页12
  • 输入数值型数据”教学设计
    1.以练习促学:布置练习完成单元格及工作表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在积极看书或互相交流,没有看到学生“等着吃”的现象,这种积极的心态也感染了我,同时在处理练习时学生有自己的表现方式,如练习4中的地址,他地址输入到相应的单元格中,既直观又好理解;在练习7中的操作使用多种不同方法是我没有料想到的。这是我尝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的一种,我认为比较成功,今后也可以推广的方法。
    2.设置问题障碍:使学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情趣高、效果比较好,知识牵移比较巧妙。
    3.区别与拓展:对“信息”与“数据”知识的拓展比较满意,扩大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4.通过找不同学习excel窗口时,随机说了几道题如234+548=256*652=的计算题让学生找不同并用它解决这个计算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发现很容易记住“编辑公式=”的用法,这对今后数据处理有很大的用处。
    5.内容衔接比较紧凑。
    不足之处:
    1.“信息与数据”知识的拓展时间掌握不好会影响下面知识的进展速度。
    2.“了解excel窗口,并区别与word窗口不同处”学生实践区别完成后,学生讲解与展示时间太长也影响进度,在另一个班我进行对比区别,让学生和我的进行比较,注意自己没有发现的,这样效果比较好。
    共2页,当前第2页12
  • 输入数值型数据”教学设计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